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盗出没,请注意!去年12月发生的中国船只"振华4号"遭海盗袭击并险遭劫持的惊险事件再次将人们的视线拉向索马里海域——这里是新晋的"海盗天堂",上演着全球一半的海盗劫船"大戏"——肯尼亚"海员援助组织"的数据称,2007年有300多艘船在索马里周边海域遭到索马里海盗劫持或袭击。2008年年初至11月有40余艘船被索马里海盗劫持。而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数据,2008年1月至11月,中国有1265艘商船通过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其中20%的中国船只遭遇过海盗袭击。曾经只在电影大片中看到的海盗们离中国船员不再遥远,每年大约有2万名外派船员通过正规渠道登上世界各国的渔船或货轮,他们的安危越来越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中国正积极考虑向索马里海域、亚丁湾派遣军舰参加护航。中国海运的人士认为,这将大大提高中国船只和船员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2.
李丹 《北京观察》2014,(7):70-74
正日本,中国历史上曾视其为"蕞尔小邦",民间称其为"小日本"。然而,就是这一弹丸小国,曾于1894年发动了对大清国的"甲午战争",打得大清国陆军一败涂地,水师(北洋)全军覆没,迫使中国含屈忍辱,与之签订《马关条约》。这段历史,至今想来仍是羞愤难平。日本,中国历史上曾视其为"蕞尔小邦",民间称其为"小日本"。然而,就是这一弹丸小国,曾于1894年发动了对大清国的"甲午战争",打得大清国陆军一败涂地,水师(北洋)全军覆没,迫使中国含屈忍辱,与之签订《马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可谓"公民网络围观年",重大新闻事件,无不在网络上引起焦点关注,从而被"围观"—围观可不是"浮云"。网友用一个简短的对联来表达自己的2010感慨:"上联:恨爹不成刚;下联:  相似文献   

4.
<正> 9月中旬以来,日本和德国大选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它们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被称为"政治自杀":两国的政府领导人预感政治风暴即将来临,于是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以便"先下手为强",再次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地位。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凭借"问信于民",最终大获全胜,为日本迎来一个改革的转折时代。此时,人们不禁要问:德国总理施罗德也会如此幸运吗?  相似文献   

5.
正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大规模创新、集体创新、加速创新、不断创新的时代。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为什么会迅速崛起?这正是源于中国的创新。那么,人们还会再进一步问道:中国最大的创新是什么呢?这就是开拓了"中国之路"。所谓"中国之路",就是邓小平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不照搬前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模式,反对教条主义,也不盲目照搬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模式。尽管当时要求学习西方现代化,借鉴西方的经验与教训,但更要超越西方现代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且介亭杂文》集里,有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读之觉得颇有现实意义。文章写在国难日亟的1934年。文中又说,中国人过去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在"九一八"日本占领东三省之后,却希望"国联"(当时列强的国际组织)出头伸张正义,结果无济于事,于是有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甚至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普迅对中国人人性分析的深入,至今无出其右。此文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中国人先信地、信物,后信"国  相似文献   

7.
《就业与保障》2009,(1):79-80
海盗出没,请注意!去年12月发生的中国船只“振华4号”遭海盗袭击并险遭劫持的惊险事件再次将人们的视线拉向索马里海域——这里是新晋的“海盗天堂”,上演着全球一半的海盗劫船“大戏”——肯尼亚“海员援助组织”的数据称,2007年有300多艘船在索马里周边海域遭到索马里海盗劫持或袭击。2008年年初至11月有40余艘船被索马里海盗劫持。而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数据,2008年1月至11月,中国有1265艘商船通过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其中20%的中国船只遭遇过海盗袭击。  相似文献   

8.
资讯     
《小康》2004,(10)
王毅9月10日,王毅 抵达东京履任。日本媒体认为中 国派遣现任副外长担任驻日大使, 表明中国政府对日本外交的重视。 而中国媒体却期待有"日本通"之 称、又长期主管亚洲事务的王毅 这次"临危受命",能够以高超的 外交技巧,结束中日两国摩擦不 断、首脑互访中断的僵局。  相似文献   

9.
苏枫 《小康》2011,(4):58-60
在中国发展的日本演员矢野浩二或许可作为一个切口,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日本人所具有的忍耐、坚持等民族性格——当年有日本人骂他"卖国贼",有中国人骂他"日本鬼子"时,他静等时间证明一切;如今谈及日本地震,他说:"只要破釜沉舟,一切还来得及。"  相似文献   

10.
许家宜 《台声》2014,(4):74-74
今年又逢岁次甲午,二甲子120年前清廷战败而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成为日本大和帝国的“领土”。厥后,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与日本也变成了“敌国”。早在隋唐时期,日本即派“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汉文化。当时的长安城是繁华的都市,众才荟萃的世界中心。到了明朝,出现了日本海盗,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0,(1):51-51
年关将近,邻邦日本选出了年度汉字"新",我们却无法用一个字来浓缩这一年。中国2009年网络热字盘点,注定是一次挂一漏万的筛选,有的一字千金,却不足以刻画大千世界的是非曲折;有的一字不差,命运起承转合却大相径庭。盘点只是提醒,唯愿对抗遗忘,若能铭记于心,社会就在前进。  相似文献   

12.
<正>有日本学者认为,七七事变是"偶然事件"。当时,日本虽有侵华意图、有并吞中国的准备,但没有具体的作战计划。日本的战争假想敌是苏俄和美国,对于中国只是希望稳定东北建立"满洲国",在其他地方则利用军阀割据的形势逐渐建立傀儡政府、实现控制。这纯粹是一种粉饰侵略、扰乱视听的谬论。事实上,虽然日本提出以苏联和美国为首要假想敌,并确定了南北并进的方针,但前提条件都是要先打败中国。先征服中国,不仅可解除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可以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政协公报》2013,(8):43-44
<正>戏剧门类的碰撞,不单是中国民族戏剧的碰撞,还有中西方戏剧艺术的碰撞,这种碰撞所导致的相互吸收、渗透和融合,也孕育出了新的表演艺术的胚胎,这就是中国的话剧。我国的话剧是从外国移植过来的,所以称"新剧",也称"文明戏"。它的引入渠道主要有两条,这两条渠道都是由天津人搭设起来的。一条渠道,是以上海为中心流行南方的话剧,通过李叔同创立的"春柳社",从日本间接移植到中国。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东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来说,仅仅先进,不足以使日本追随你;仅仅强大,也不足以使日本服膺,只有既先进又强大,让日本对你既服气又服输,中日关系才能太平,才能"友好"。中国要让日本从追随美国转变为友华亲中,最根本办法就是致力于搞好自己的事情,让日本彻底服气。在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用语中,有一个似乎为隔海相望的中日两国所专用,这就是"一衣带水":"衣带"之长,象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年轻的中国智库群体已经与全球智库一道,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创新、大角逐、大发展时代中国最大的创新:"中国之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大规模创新、集体创新、加速创新、不断创新的时代。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为什么会迅速崛起?这正是源于中国的创新。那么,人们还会再进一步问道:中国最大的创新是什么呢?这就是开拓了"中国之路"。所谓"中国之路",就是邓小平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不照搬前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模式,反对教条主义,也不  相似文献   

16.
雷颐 《人民论坛》2012,(30):78-80
《海国图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有限。然而这本书传到日本后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短短几年就再版二十几次,日本朝野正是通过这本书对世界大势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讽刺,是中国的悲剧在满清大员中,林则徐无疑是少有的开明之士,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可以说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的代表。从一些史料的细枝末节,便可窥见当时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程度。竹竿与马桶战法自从乾隆年间英国使臣觐见皇帝拒  相似文献   

17.
林金源 《台声》2014,(11):40-40
<正>最近香港"占中"事件引发岛内舆论风潮。面对"一国两制"、香港普选等议题,恶斗不息的国、民两党却达成了高度的共识。民进党反对"一国两制"、意图"联港制中"无足为奇。令人侧目的是,国民党对香港"占中"事件的态度不但与民进党毫无二致,且党内上上下下严词批评"一国两制",其"同仇敌忾"之情不亚于民进党。此时有必要回顾一番历史。1992年8月,国民党执政时期"国统会"通过《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中所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  相似文献   

18.
吴心 《黄埔》2011,(4):58-59
中国古代戏曲渊源于秦汉的乐舞、俳优和百戏。这里先弄清楚几个名词:优: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杂技为业的艺人之统称;倡:古代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俳:指杂戏、滑稽戏;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汉时又称"角抵戏"。一般认为,以表演乐舞为主的称"倡优",以表演戏谑为主的称"俳优"。另外,传说黄帝时有乐官名伶伦,后即称乐工为"伶人"。在古书中,  相似文献   

19.
<正>日本电车、轻轨、新干线、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四通八达、及时高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常用出行方式,还形成了有日本特色的"自行车+电车"模式。电车是指日本有轨电车,是日本较常见的公共交通,为方便从电车站到家"最后一公里",日本自行车交通普及开来。电车站为此专门设置了"自行车放置处"。为防止被偷,日本给每辆自行车一个编号,人们买完车后到政府做简单登记手续,就能获得包含车主姓名、地址等信息的编号,车主用白色颜料笔将获得的编号写在车梁上,这种字迹很难用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3,(1):2
<正>行胜于言,与其在年终岁末的时候用一个字来总结收成,不如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开启下一年行动的计划,崭新的世界会在行动中逐渐成型。在年底的时候,有很多人试图用一个字来总结2012年。马来西亚选择的年度汉字是"改",日本选择的年度汉字是"金",新加坡选择的年度汉字是"色",中国选择的年度汉字是"梦"。简单的表述后面蕴藏的可能是复杂的心态,如果让人们用一个汉字来开启新年,他们又会做何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