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桥》2015,(7)
近代以来,伴随中国现代化进行的是"西学东渐"和整个中国自上而下的,从精神层面到器物层面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传统思想文化的坍塌,西方思想的涌入,使西方的科学主义、进化论思想在短时间内取代了传统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普遍认同。伴随而来的除了理智主义、科学主义与传统儒家思想、德性精神的对立之外,还有人的精神生活的疏离、意义缺失、异化等问题。为了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作为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认为应该重新竖立儒家思想,用儒家思想来扭转"时代精神的堕落"。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与民族精神○谢军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和民族的昌盛来自一个强而有力的民族精神,和由这个民族精神所形成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各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形成与该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巨大成就表明:儒家思想对于人的道德修养,自我人格的完善,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精神,对于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儒家文化作为现代多元文化的一元,保持其存在的价值和文化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儒家思想与东亚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与东亚发展模式陈启智在齐鲁文化中,儒家思想影响最大,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传播到国外,以致在现代的东亚地区形成了一个目前人们常称谓的“儒家文化圈”。我们有必要对儒家思想与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发展模式的关系作出认真探讨,正视儒...  相似文献   

5.
儒家思想教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整合起了重要的作用,净化了人们的灵魂、促进了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但是儒家思想教化在当代面临学术与实践相脱离、传统与现代相冲击、心灵与物质相冲突等一系列困境。因此,对儒家思想教化的继承与创新,促进儒家思想在当代中国更好地发挥其教化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强 《当代党员》2010,(8):59-60
儒家思想一直是国人精神的文化支撑,建设学习型机关,要充分汲取儒家文化的精华,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长线路,促进机关建设“换挡升级”。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华人以集资办校兴学的方式传承儒家思想,发扬了中华民族崇文重教、作育英才的优良传统。早期华校是方言性的私塾、书院,大都附设在庙宇、宫观、祠堂之内,形成了儒学在新加坡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融儒学教化于民间信仰。后期新式华校以华语教学并通过校训来灌输儒家思想,表现在用儒家思想为学校命名、以儒家精神来办学,且结合生活实践和社会现实对儒家价值观作出新的诠释。海外华人之所以如此重视办校兴学和传承儒家思想,原因在于这既是他们漂泊心灵的安顿之处,也是他们生活创业的精神源泉所在。  相似文献   

8.
弘一法师的儒家思想不但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而且其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仁爱厚德的博大胸怀、诚信至上的道德情操、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与现代管理理论是一脉相承、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东亚经济的崛起,儒家思想传统对现代企业经营的影响成为世人注目的课题。笔者认为,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经营并无直接的关系,不应指望从儒家精典中找出现代企业经营的现成妙方,但儒家思想中也确有一些基本的价值取向或行为原则能对现代企业经营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它不仅在过去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现在和将来的指引作用更是源远流长。一、儒家思想及其体系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演进历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千百年来教化、哺育着中华民族,成为中国人精神与信仰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1.
孟子思想与邹城发展房立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思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面对现代社会遇到的社会问题无法根本解决时,转而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孔孟思想的...  相似文献   

12.
荀子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学者,其思想介于儒法之间,故荀子属于何家何派学术界争论不一,笔者细细研读《荀子》后对荀子及其思想形成了自己的评价——具有儒家思想的苟子、具有超越精神的苟子、具有科学批判精神的苟子。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神主体,其突出的特征就是人文性,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它不仅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儒家的这种人学思想包含着极其重要的民族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前,大学精神的衰微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突出表现是人文精神的滑坡和文化品位的下降,过度专业化和培养目标的功利化倾向,大学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的一定程度丧失,等等。时代强烈呼唤大学实现新的文化觉醒,重建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真…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和儒学的复兴分不开的。新时代的儒学必须不断地反思其自身,揭示其真精神,发掘其真精神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和特殊的理论价值,自觉地适时发展和更新其自身,这是儒学复兴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作为一种完备性哲学、道德与政治学说,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具有输出政治价值观念、诠释政治生活、约束政治过程的功能。在受到现代政治思想冲击时,面对需要重新诠释权力、君主与人民的关系等问题上又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然而,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对其人文主义精神旨趣、经世致用学术态度及君贵民轻的政治道德情怀继续加以审慎的反省并有条件的继承。如何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汲取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仍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理论话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社会的转型,道德趋于多元化。一些人精神迷茫,人生价值观扭曲,亟待有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来规约人们的行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又十分强调德育,它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方面都有着当代公民道德建设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国人寻找中国文化现实出路的努力就一直不曾停歇过。作为近代思想史上少有的建构起文化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之一,贺麟推出了儒家思想新开展的学说,在实现文化理想和探寻中国文化现实出路之间找到了结合点。贺麟断言:“广义的,新儒家思想的发展或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就是中国现代思潮的主潮。”[1](P4)儒家思想在当时已经受到多方面的批判,在文化生活中失去了自主权和新生命,贺麟为何还要如此大力提倡儒家思想新开展,自信它能带领中国文化走出危机呢?首先,儒家思想新开展是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内在要求。贺麟指出,中…  相似文献   

18.
崔华前 《唯实》2007,(3):8-11
儒家思想中蕴涵的博爱大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积极进取精神、以义制利精神、严以律己精神、人格独立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古代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产生过十分积极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习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是教育实践活动中严格党内生活、净化党员灵魂的重要环节,必须始终贯彻整风精神,善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把“解剖刀”,在真亮丑、真揭短中真治病。  相似文献   

20.
儒家思想教化之所以能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与它在历史中积累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化方法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儒家思想合理内核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尽管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存在本质不同,二者在具体内容、历史条件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二者教化和灌输对象同为中国民众这一点没有变,中国民众接受思想灌输教化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相似性和继承性。儒家思想教化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