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岁,人生的而立之年。然而,前程如锦的他却头顶耀眼的光环,坠入黑暗的深渊…  相似文献   

2.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眼睛能够保住,我喜欢阳光,更珍爱生命,我不愿自己今后的人生面对黑暗与冰冷,我才26岁啊!”黄玲说出了她内心的呼声。  相似文献   

3.
徐敏 《江淮法治》2008,(12):63-63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女性的变迁史。在我看来,女性可分为淑性和母性,淑性是小女子的情怀.拥有敏锐的直觉和细柔的感性;母性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象征.就像人性中的一面镜子映照着世间。母性中不仪蕴含着高山伟岸的爱.大海辽阔的爱,更重要的是对人生对社会持着一种纯真、清澈、朴实和动人的生活智慧。这种生活智慧有时也许会缺乏理性.但本真的意义却可以照亮任何一个人内心被黑暗覆盖的角落。  相似文献   

4.
2000年8月25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辽宁营口电视台《今日八点钟》同时播出了张恩举的犯罪经历,张恩举在狱中写下了长达85万字的人生忏悔录,在社会上引起轰动.2000年10月28日跨4省22余市县作案杀死11人的张恩举等人被判处死刑,罪孽深重的张恩举随着一声枪响结束了他黑暗的一生,在他走向地狱之前,写下的《人生回忆录》再一次向世人昭示,误入歧途后留下的是无尽的懊悔和无法挽回的生命,留给亲人的是永远的耻辱和悲痛.本刊编发此文,旨在警醒世人,触犯法律而心存侥幸者是永远逃不脱法律制裁的,步入歧途的浪子回头是岸.让血腥与暴力远离人群,让这个世界更加宁静、祥和、美好.……  相似文献   

5.
唐小薇 《江淮法治》2008,(20):46-47
我以为这一辈子都不会再为他哭泣,但是那一晚,愧疚、幸福伴随着幸福汹涌而来,黑暗里,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幸福是清晰的,爱也是清晰的。  相似文献   

6.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种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之下地狱……在民主与法治的洪流中,一个公民社会正在迅速成长,当然,也无法避免成长的阵痛与烦恼。  相似文献   

7.
戏剧界、梨园行有句老话: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前半句,说的是人生有许多矛盾、纠葛,有低谷,有高潮,有如戏剧剧情曲曲折折地展开;而后半句说的是,写好戏、演好戏,要有深刻的人生感悟,识得人生酸、甜、苦、辣、咸,方演得活灵活现、生气淋漓戏中人。对这句老话,我却要较真一番,说它过于笼统,也有些片面,因为并非所有人的人生都如戏剧那样冲突不断、跌宕起伏,而三尺舞台上也展演不尽众生百态、人生五味。我倒是发明了一句话,觉得更能道出生活与戏剧之间的内在因缘,就是:法庭如戏,戏如法庭。这句话,并非故意卖文,而来自实际生活的体验。话说2000年…  相似文献   

8.
人生的意义繁复而庞杂.可涉及每个人,在表达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时,又会表露出各自明显的趋向. 或许只是简单的一个或几个词,却被人们常常提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惦念和一生的纲领.如果人生是一篇论文,这一个或几个词,就是人生关键词.一生的篇幅和功夫,就为了论证这一个或几个词.  相似文献   

9.
食祭     
当写字板出现这两个字的时候, 我被自己吓了一跳。然后在这种惴惴中静默,又发现没有什么比这更恰当的表述。有位哲人曾言,没有就着眼泪咽面包的人不足于语人生。而我以为没有对饥饿有过切肤之痛的人生,始终是缺憾的,或者说是漂浮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房佳佳  陈亮瀛 《方圆》2023,(19):20-27
<正>暗夜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和遗产,是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这是独属于暗夜星空的浪漫。但如今抬头仰望,我们还能够看到繁星闪烁的夜空吗?如果不到一个孤立的黑暗角落,这恐怕难以实现。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1.
庆“七一”     
钱续坤 《江淮法治》2010,(13):57-57
有一页历史,照亮了黑暗的岁月;有一页历史,在我们心中铭刻。这一天,镰刀和铁锤,组成图案的旗帜在迎风飘扬;这一天,呻吟在水火中的灵魂,有了太阳的照射。  相似文献   

12.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不是权力地位、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而是“身体、美丽和智慧”。这不只因为身体是生命之本,是人之一切,还因为美和审美只属于人类。没有美就没有人生,不懂得羡,也就不懂得人生。现实社会之所以充满丑陋和罪恶,就在于还缺少美或美还处于劣势。因为只有美才能够陶冶情操,净化社会,推动文明,鼓舞斗志,增强信念,弘扬光明,抨击丑恶,揭露阴暗,给人们带来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自古以来,家国情怀已然潜移默化于教书育人和读书明理之中,无数读书人把此作为人生的一种理想和追求。这也就是经常所说的书生报国。读书人无论人生境遇如何,都秉承这种理想追求,其所有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都深深植根于家国天下之中。所以,家国情怀既是一种人生使命,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精神支柱。今天,我们有必要重申读书人的...  相似文献   

14.
刘桂明 《中国律师》2006,(10):58-59
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做律师,其实是一种选择。自从你踏进律师圈,你就开始选择了一种职业、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你就已经选择了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人生、决定了人生的旅程、决定了人生旅程的结果。于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2000年3月29日,阳光明媚,春风和熙。 这一天,对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下团堡乡沙涧村的村民们来说,永远是一个黑暗而又凄惨的日子。 这天上午,村民刘耀汉在村子中央小广场为儿子举行隆重的婚礼,300多名贺客和村民围在那里瞧热闹。  相似文献   

16.
蒋燕 《中国公证》2008,(12):63-64
人生就像一本书,有的人走马观花似地随手翻阅,而有的人却会用心地阅读,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每一个人都在经营着自己的人生。三十多年已走过,回想起来有太多的感慨和深刻的人生体验—那就是公证照亮了我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梁健美 《江淮法治》2013,(12):49-51
诡谲离奇的连环命案,锁定十二个不同的星座……猜忌、恐慌,以及沉寂了十多年的秘密,因此风起云涌。星座杀手是谁,这十二个星座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纠葛?黑暗骑士、星盘凶咒,以及那指引着杀人方式的连载小说,  相似文献   

18.
魏晋之际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司马氏用阴险凶残的手段逐渐夺取了曹魏的政权,以恩威并施的方法打击或拉拢曹魏朝臣。一时朝野上下弥漫着恐怖气氛。司马氏作恶于上,趋炎附势者奔走于下,“走兽交横驶,飞乌相随翔”(阮籍《咏怀诗》其十六),这就是正直的知识分子所见到的黑暗现实!但是就在这种浑浊的政治污泥之中,出现了一个不不愿同流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郭枫散文中有两类主题思路:第一类是属于生命意识范畴的,表现了作者超越于生命忧患而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第二类是属于人生情操范畴的,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在阐释作者的心境基调和两条思路的开拓时,强调了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这样说,郭枫的散文创作实际上就是他的以人文主义、人本意识等民主主义思想为基础的心境基调的外化,是一种人性化和诗意化了的散文世界。  相似文献   

20.
也算引子 少年是人生最瑰丽时期的前夕,因此它也许应该比青春更值得关注。 依稀记得这是一位外国哲人在他的一篇关于人生的著名篇章中所写下的一句话。 所言极是。 在先后采访浦东新区检察院、长宁区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的过程中,我忽然觉得这句话后面还得加上一句:这同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话题之一:免诉质证审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