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货币共同体"是以交换价值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逐利欲望的观念反映。"货币共同体"是单个的个人满足需要的手段,实现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意味着人的自由发展受到了新的限制。深入研读和把握马克思的"货币共同体"思想,对于认清资本主义本质,理解当代人的现实处境,减轻"货币共同体"等外在力量对人的奴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早年认为国家是最普遍的事物,并且可以把个人提升到普遍性的高度。但在《莱茵报》期间,面对因现实利益问题而产生的困惑,马克思开始重新思考国家的本质,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的命题。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人是社会存在物,即人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真正的共同体是以这种统一为基础的。国家则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相分离的产物,是虚幻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5.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合理性的评价尺度,合理发展既是生产力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同时也是由人的片面发展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而生产力的发展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离不开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生产力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为虚幻共同体走向真实共同体提供物质条件;应当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正确解决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提供前提;应当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真实的集体,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个人与社会是公共性现实存在的基本形式,前资本主义社会共同体是自然的真正公共性,资本主义社会虚幻的共同体是虚幻的公共性,共产主义社会真正的共同体是自由人的真正公共性,构成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核心内涵。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是其主要理论特征。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它启示我们: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基本前提;以彰显公共价值为最终取向;以确保公共安全为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王喜 《长白学刊》2021,(3):38-45
本源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是马克思揭示共同体演进的三种形态,人与物质资料的关系以及人的社会交往关系是蕴含在其演进过程中的双重整合线索.其中,本源的共同体作为人类存在的起点,是以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的原始公有为根本特征,以土地、血缘为交往纽带,建立在共同劳动和相互依赖关系基础上的自然整合;虚假的共同体伴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马克思对共同体的探索过程,考察后我们发现马克思并不是一般地谈论共同体,或是有意要建构一种共同体理论,他的"共同体"思想是在探索人类解放道路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创立、运用、验证、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给共同体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在共同体问题上蕴涵着马克思深厚的人文价值关怀,那就是人的自由发展.对马克思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一种共同体到底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条件.这是马克思探索共同体乃至表达"共同体"思想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共同体”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其一生致力追求的理想共同体形态。但“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并不是一经出场就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而是经历了一个从人本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过程。在人本主义阶段,这一思想具有明显的抽象特征,遵循鲜明的应然逻辑。在历史唯物主义阶段,“真正的共同体”思想走向成熟并科学阐明“真正的共同体”的构成主体是现实的个人、实现方式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共同体的和谐统一。历史地考察“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发展过程,深刻理解该思想在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下的基本内涵,对于当前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研究具有基础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关系牵涉着马克思思想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只有厘清这一个关系问题,才能够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意义有较为准确的界定.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内容丰富,马克思所揭示的"共同体"类型多样,其本质是关系共同体.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不是唯物史观的验证和填充的实体,唯物史观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关系是紧紧相连的一种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仪 《长江论坛》2020,(1):12-17
青年马克思在批判地考察黑格尔式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当时市民社会状况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现代国家作为虚假共同体的本质,进而提出了一种以充分肯定人的本质力量为根本特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旨归的真正共同体观念。这一观念为我们今天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在国际社会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思想来源、价值依归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2.
虚幻共同体是人们自发的联合,分工、私有制和阶级斗争是它产生的原因。对于个体来说,它是异己的、冒充的、不真实的,但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它又是必然存在的。消除虚幻共同体的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途径是消灭分工和私有制,且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的普遍交往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14.
马克思和现象学都把人的本质升华为共同体,但共同体的性质不同;都把共同体植于生活世界,但植入的深度不同;都把创造的主体拓展成共同体,但创造的价值尺度不同。现象学的共同体人论,一方面是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佐证和“个人共同体”层面的具体化拓展,另一方面需要马克思共同体人论对之进行深度的矫正。  相似文献   

15.
余虹 《人民论坛》2013,(11):190-192
马克思将个人自由的真谛与现实领域分为经济、政治、私域三个层面.更重要的是,在马克思看来,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真正的共同体的建立,而真正的共同体与资本主义国家及其货币的虚幻性或抽象性是格格不入的,需要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体系下拥有个人选择及个性自由的个体之间的相互联合.  相似文献   

16.
周丹 《大连干部学刊》2021,37(12):33-37
共同体的进化有其内在规律与逻辑理路.通过解读马克思经典著作文本,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进行多维解析,可探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早期探索、逐渐形成、发展完善等过程,并深刻理解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生成发展的内在逻辑.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经历了由自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真实共同体的进化过程,指明了共同体的进化规律、进化动力和进化目标,进而实现了对虚幻共同体的扬弃与超越.  相似文献   

17.
18.
欧阳康  王晓磊 《求索》2008,(5):81-83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理论依据,作者认为,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内涵着三个基本维度,分别是历史和地理的维度、实践的和辩证的唯物主义的维度以及价值批判与理想建构的维度。全面、辩证的理解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原意,对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交往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议题.但是学者们大多只是将交往形式交往过程等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反而忽视了对与交往来说最基本的概念——交往主体的研究.因此,对交往主体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只有对马克思交往主体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全面把握交往理论的深层内涵,科学阐述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意义,深刻领悟其在全球化社会中的实践价值.本文着重对马克思交往主体思想的发展历程、丰富内涵、理论特质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既肯定社会对国家的决定作用,又承认国家对社会的反作用,并认为维系国家与社会发展及二者关系的基础在于人民群众。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可以为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方法指导,启示我们在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时必须坚持社会力量参与、县乡政府负责和以农民群众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