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14,(3):50-50
我省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至345元 为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保障水平,省民政厅日前报请省委、省政府继续将“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纳入为民办实事计划,2014年城市低保指导标准提高15%,  相似文献   

2.
完善以城乡低保、灾害救助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住房、临时救助等制度为辅助,以社会捐助、慈善救助、结对帮扶等社会帮困手段为补充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努力构建社会平衡稳定机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10,(6):F0003-F0003
2010年,吉林省对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社会养老、五保对象以及农村困难户泥草房改造作出相应部署,并实施对困难群众一次性补助政策.  相似文献   

4.
《北京支部生活》2006,(4):69-69
国务院发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3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条例重点修改了有关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渠道的规定,明确了今后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预算中的安排,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给予补助。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0,(5):39-39
从今年1月1日起,我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人均每月提高30元,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人均每月提高15元;提高五保对象供养水平,分散和集中供养最低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1961元和2753元,同时加大敬老院建设力度,力争使全区五保集中供养率提高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李晔 《实践》2008,(6):36-37
一近年来,我区民政部门本着"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的社会救助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履行职责,基本形成了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与廉租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衔接配套,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调节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做到了  相似文献   

7.
记者:李厅长您好!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宁夏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基本情况。李志仁(以下简称李):好的。目前,宁夏社会救助体系是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和特困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相衔接,以制定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相配套,以财政性投入为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5,(1):60-61
<正>2014年,自治区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自治区中心工作和"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任务,积极发挥民政部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实现了民政事业的科学健康有序发展。民生保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通过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害救助、特困供养等政策措施,使221.5万个民政基本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养老服务机构建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3,(2):13
城乡困难群众,向来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群体。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每年都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为群众办"十件实事"和实施"十项民生工程"确定的目标任务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社会救助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全区社会救助实现了由传统单一的基本生活救助向制度化、复合型、全方位救助的转变,以城乡低保、农村牧区五保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临  相似文献   

10.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大冶市民政局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从解决弱势群体实际困难出发.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着力构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自然灾害灾民救济为基础.以临时社会互助为补充,  相似文献   

11.
●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建立精准脱贫长效机制,加强对辽西北地区对口帮扶。实现25万国标线下贫困人口脱贫。●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高校全程抓就业创业确保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12.
国事     
正中央财政支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近日,中央财政在已提前下达2016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资金849.8亿元的基础上,再次下达补助资金524.75亿元。其中,为健全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中央财政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资金中增加安排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补助资金90.12亿元。截至目前,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资金1374.5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08,(9):47-47
国务院制定灾区困难群众后续救助政策 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23次会议,会议决定,在3个月临时生活救助政策到期后,政府对生活仍不稳定的受灾群众继续给予救助。救助对象主要包括“三孤”人员等。后续救助政策以现金补助为主,不再发放口粮。人均每月补助200元.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三孤”等人员的补助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埠     
《求贤》2013,(4):40-41
天津市4月起调整社会救助范围和标准 从天津市民政局获悉,天津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社会救助范围和标准的通知》,天津市从4月起,上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困救助范围和标准、农村无保供养标准和价补联动范围。  相似文献   

15.
涉民新政     
正我省城乡医疗重点救助对象范围扩大为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我省近日出台《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医疗救助对象为特困供养人员和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逐步将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困难群众以及县级以上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纳入救助范围;适当拓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范围,积极探索对发生高额医疗费用、超过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中的重病患者实施救助。在各类救助对象  相似文献   

16.
中央财政近日再次下拨2011年医改补助资金184亿元,支持地方推进医改5项重点改革。其中,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34亿元,支持逐步扩大资助参保范围,逐步降低、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  相似文献   

17.
涉民新政     
正我省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低保提高到每月530元近日,省政府第75次常务会议通过《2016年提高黑龙江省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和制定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指导标准的方案》,从2016年1月1日起实行低保提标。此次提标惠及全省城乡困难群众246万人,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十连增"。根据这一方案,全省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53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710元/年;城市特困人员集中供养  相似文献   

18.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12,(4):49-49
日前,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因患重特大疾病致贫,难以自付医疗费用的中国公民,有望在基本医保外,再享受所在地方政府的专项医疗救助。  相似文献   

19.
农村五保对象是在我国农村弱势群体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近几年来,宜昌市夷陵区委、区政府强化农村五保供养的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着力改善农村五保供养的硬件设施,全区的农  相似文献   

20.
王杰 《实践》2007,(3):23-24
近年来,我国在建立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农村牧区的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救灾救济制度日益完善,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力度进一步加大,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和农村牧区医疗救助制度正在全国积极推进。据卫生部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333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