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介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 ,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从美国传统的效果原则向平衡分析方法的转变 ,以及欧盟三项域外适用原则的并存 ,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同时 ,这些原则的固有缺陷以及各国在主张管辖权态度上的差异 ,造成了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冲突。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相应的国际法规则进行协调。基于国际反垄断法典制定的遥遥无期 ,应考虑采取双边或区域性的国际协调以及各国国内的单边协调方式 ,减少发生冲突的可能。通过对美国、欧盟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阐述和分析 ,我国应顺应世界潮流 ,赋予反垄断法域外效力 ,从而维持一种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2.
美德两国都将效果原则作为确定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管辖权的基础。在协调与其他国家有关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冲突时,美国借鉴国际私法上有关法律选择的考量因素,采用“利益衡量”方法进行协调,德国考虑遵守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强调国家主权。美德两国有关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管辖权冲突之协调方法值得我国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3.
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 ,在反垄断法中规定域外适用效力已成为反垄断立法的普遍趋势。本文在对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的发展、一般性原则以及域外适用所引起的冲突与协调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我国应在反垄断立法中规定域外效力并提出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传统上,竞争法是一国的国内制度,仅规范国内的反竞争行为。然而,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国际投资的不断发展,许多竞争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国内,而是涉及多个国家、地区。在没有一部统一国际竞争法的情况下,如果国内竞争法仅在境内具有法律效力,那么某些反竞争行为便有可能逃避其应受的规制和处罚,造成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扭曲。在处理跨国竞争案件时,某些国家、地区超越了竞争法的严格属地性而对其进行域外适用。这主要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我国《反垄断法》在域外适用方面学习了国外立法经验,在司法实践方面也有了初步尝试。对美国、欧盟和中国竞争法的域外适用分别进行分析,可以探寻国内竞争法的域外适用在规制跨国反竞争行为方面所具有的效果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贸易领域里各种限制竞争的行为日益突出,很多国家为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寻求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来规制国际垄断行为。我国也应借鉴他国的做法,在即将制定的反垄断法中规定该法的域外适用效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域外适用是反垄断法的潮流和趋势,而效果主义理论是域外适用的基石。本文通过对传统的效果主义理论构成的分析,将反垄断法的基本原理与国际经济法、WTO的有关内容相结合,提出了符合实际国情的效果主义理论的构成。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步伐的加快,全球范围内的限制竞争的行为日益增多,严重阻碍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进程。鉴于国际上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规范企业的国际性限制竞争行为的权威性竞争规则,导致绝大多数国家通过其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来有效防止国际垄断以保护本国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反垄断法也具有域外适用的效力,在今后的执法中有效地实现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效力将对保护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合法权益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指出了我国反垄断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与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全球范围内的限制竞争行为也日趋增多 ,妨碍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进程的推进。由于国际上尚未达成规范来自企业的国际性限制竞争行为的统一的竞争规则。绝大多数国家通过其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加以管制。通过借鉴外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的有益经验和立足中国现实国情以及面临的国际形势 ,本文提出中国不宜采用“效果主义”原则而应采用对等原则对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9.
赋予反垄断法以域外效力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域外效力原则有利于遏制和预防国际垄断行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原则在立法实践中有多种形式,其核心在于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原则的定位.正确定位我国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原则对于我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避免争议和选择性司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域外刑事管辖权是域外管辖权的一种,是指一国超越其领域范围的刑事司法权利,也就是一国的刑事司法管辖权及于一国领域之外的人或行为,意味着一国刑事管辖权的域外扩张。关于各国域外管辖权的行使,国际法已经形成一系列原则。就我国而言,要实现域外刑事管辖权需做好两方面的国际合作:一是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二是加强国际执法合作。  相似文献   

11.
从各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实践情况来看,它既有成功对抗反竞争行为维护竞争秩序的一面,又有引起国家间冲突,不能完全实现其所追求目标的一面。在我国的反垄断立法过程中,我们首先应采用灵活的域外适用原则,而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同时采用双边协定与多边协定并用的方式来解决域外适用中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劳动法的域外效力问题是研究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前提。对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存在着许多争论。本文在分析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我国立法应采取的法律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3.
从反垄断法的视角看,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具体表现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通过许可协议限制竞争、通过企业合并限制竞争以及滥用诉权等。而我国《反垄断法》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进一步制定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细则,规定知识产权反垄断机构,以及明确反垄断的域外适用等问题是我国反垄断法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市场机制的全球运作一方面给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自身缺陷的克服问题。经济全球化给传统内国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适用对象、适用条件、适用目的,执法机构及措施等方面都带来了变化。反垄断法基本原则变化表现为:普遍实行国民待遇,域外适用“影响原则”与国际合作相结合,注重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反垄断法立法模式由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转变。国际合作趋势日益加强。国际统一反垄断法的制定必将实现。  相似文献   

15.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反垄断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各国反垄断立法中均得以确立。美国、德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比较完善,且各具特色。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形成根源于垄断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两面性。适用除外制度与一国的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对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理论基础,比较国外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内容,对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民族经济与国际经济日渐一体化的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我国驰名商标如何在世界经济中求得生存,免遭不法侵害,是我国政府、企业和法学界必须高度重视并应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增强企业域外商标注册意识,及时进行商标确权,依法申请撤销外商的抢先注册,寻求政府支持,谨慎适用相关国家(地区)的法律,是我国驰名商标域外保护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反垄断法》出台,以求超越微观交易层面对市场关系及其竞争秩序加以法律调整。国外的《反垄断法》都有适用除外制度,即基于社会整体利益,在某些特定行业或领域中允许垄断组织和垄断行为存在,中国的立法也不能例外。适用除外制度贯彻了反垄断法的社会本位、公平兼顾效率的价值理念,存在着经济学、法学和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域外驻军是指屯驻、停留在一国主权管辖领域之外成建制的军队。和平时期域外驻军应尊重自由同意、协商、豁免、尊重驻地法律和授权等五项主要原则。和平时期域外驻军还受到与禁止和限制军事行动有关的国际法规则的制约。司法管辖权的分配是关系域外驻军的核心法律问题。派遣国通常具有刑事专属管辖权,在并行管辖的情况下要明确优先管辖的条件;民事管辖权的分配通常在区分政府间求偿与个人求偿,区分职务行为与非职务行为,区分当事国与第三方的基础上做到灵活处置。  相似文献   

19.
证据开示制度是美国国内民事诉讼中获取证据的一项重要制度,美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也将此适用于国际民事诉讼中,各国针对美国的域外证据开示命令采取了抵抗的态度,并制定了相应的障碍规则。1970年的《海牙取证公约》从国际视角来协调各国在取证问题上的冲突,对缓和美国的域外证据开示制度和外国诉讼制度的冲突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留下了若干公约本身无法处理的问题。美国亦采取一些措施来协调美国域外证据开示制度与各国诉讼制度的冲突,以期保障美国涉外民事关系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然垄断行业在各国反垄断法传统上属于适用除外领域,但该行业在运营过程中也显露出一系列弊端和问题,如滥用市场支配力、不尊重消费者权益等。实践证明,自然垄断行业也是可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的。因此,我国反垄断法不应将自然垄断行业列入适用除外的范围,而是要一般性(兜底性)地适用于该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