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张俊卿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4):139-141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最具感染力的是它的语言艺术,而它的语言最大的亮点是形式多样、妙趣横生、极富创造性的比喻,文中试着从宏大精警的隐喻结构、虚实同构的比喻艺术、比后点题、比前引导、多侧面反复设喻、情理哲思兼具的特色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钱先生比喻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王琛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2):70-71
鲁迅的<故事新编>是所谓的"新历史小说",它采用了古今混融的创作手法,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批判性审视,显示出了鲁迅先生希望通过历史向现实复归的强烈倾向,同时更凝聚着作者对人性形态的执着沉思,这两点汇聚形成了鲁迅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3.
孙翀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3):141-145
萧红面对生命价值呈现一种形而上的思索,其作品让我们窥视到人的罪性、人性的局限及人的自我膨胀、人的自我神话,而这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一直忽略的一面。我们缺少"原罪"意识,对我们来说罪是带有一种法律的和道德的含义,而不是灵性的、宗教意义上的原罪意识。萧红形象地展现了人类的罪在现实生存中明显或隐含地显示着自身的存在。对基督教"原罪"思想的探究,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来探察真实的人性。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翻译中的关联理论应用——以钱钟书《围城》中英翻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昕炜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23(1):92-96
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英翻译为例,借用Gutt的关联理论翻译观,可见翻译的实质是一种进行两轮交际的跨语言活动,即"原作者——译者——译者读者",其中译者同时具有交际者和接受者这双重身份。翻译的核心准则是把握信息发送者意图凸显的"显明定识",寻求共同的认知交集。在分析的基础上,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可归纳四条翻译实践原则:译文归类化明示;直译加注异化性明示;删去繁赘简明化明示;增补评释点睛化明示。 相似文献
5.
孙翀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
萧红面对生命价值呈现一种形而上的思索,其作品让我们窥视到人的罪性、人性的局限及人的自我膨胀、人的自我神话,而这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一直忽略的一面.我们缺少“原罪”意识,对我们来说罪是带有一种法律的和道德的含义,而不是灵性的、宗教意义上的原罪意识.萧红形象地展现了人类的罪在现实生存中明显或隐含地显示着自身的存在.对基督教“原罪”思想的探究,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来探察真实的人性. 相似文献
6.
7.
桑盛荣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7,(4):104-106
土地是小说《叶落大地》中的主要隐性主题。土地一直以来象征着以男性为主导的话语霸权,亦是女性为之抗争的目标。在这种隐性主题下,小说以土地为意象对男权文化导致的女性压抑进行反抗与突围。在突围过程中,伴随着女性由"内"到"外"的转变,凸显了以冬莲为代表的女性抗争中的真实处境。但这种反抗与突围,却最终又陷入了男权话语体系的窠臼之中,从而呈现出女性突围的困境与无奈。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人性确证——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立新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0,(2)
本文认为 ,市场经济和人性都是历史的产物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市场经济的确立以人性为前提 ,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使人性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与人性之间是一种历史进程中的辩证关系。作者在探索市场经济与人性关系的基础上 ,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当代人性的辩证统一 ,并提出加快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 ,而且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玉峰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2):46-49
许多学者一般从“人性”、“人的本质”上来理解“人”,但是,他们却认为“人性”、“人的本质”是同一个概念,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另外,道德与人性、道德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李本松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1(2):21-23
社会主义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不断地推进人的发展,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党的领导下才能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通过经济文化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人的发展与实现发展的条件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不断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的发展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立足于现实而又着眼于未来的、全面的和无限的发展过程。可以把江泽民人学理论归结为不断地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这一理论树立了我国人学理论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张连桥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1):39-45
作为一部伦理悲剧,《布朗德》围绕着“母亲抱憾西归”、“幼儿患病夭折”、“妻子绝望自杀”和“悬崖葬身雪山”的剧情而展开,其悲剧的根源在于他淡薄的伦理意识、偏执的自我中心,以及空泛的道德说教、伪善的道德行为,不切实际地追求“全有或全无”的宗教事业,逐步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从而多次做出错误的伦理选择,因而走向毁灭。文章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关注作为牧师的布朗德同时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的多重伦理身份及其感情纠葛,探讨布朗德所遭遇的道德困境及其颇有争议的伦理选择。作家一方面以外部聚焦的叙述方式关注布朗德的道德行为及其布朗德周边人们对布朗德的道德评价,另一方面以内视聚焦关注着布朗德自我赎罪的心路历程。剧本围绕着布朗德的家庭、婚姻、亲情和事业等伦理关系而展开,由此讨论所引发的关于责任、义务、使命、孝顺、仁爱、仁慈、信仰、死亡、恐惧、绝望、自责、自杀、负罪、救赎等伦理命题,透视了戏剧人物的生命历程中对道德力量的渴望以及以死赎罪的自我诉求,体现了作者易卜生对于人类理想道德法则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12.
李文杰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4):46-48
潘向黎小说新作<永远的谢秋娘>揭示了其关注的女性问题在当代生存境遇中的复杂性.她是从女性情感的角度入手,进而将女性情感作为女性在大都市中产阶级化的生存镜像中的一个焦点,展示女性自身的困惑、努力和挣扎. 相似文献
13.
刘婉仪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2)
华文文学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窗口,新时期以来备受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华文文学中所蕴含的丰富中华文化内涵还有待研究者深入挖掘。袁勇麟教授的新作《华文文学的言说疆域》一书,正是基于学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直面华文文学学科建设的危机意识,将目光放到更为深切、更为关键之处,思索当代华文文学史料学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将华文文学这扇面向世界的中华文化传播之窗朝前更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孙文科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15(3):74-78
人性假设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都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但各自考察人的本质的立论基础不同 ;都从多侧面揭示人的需要 ,但考察的方式和目的不同 ;都强调个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存在和实现 ,但前提条件不同 ;都强调人的自身发展 ,但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15.
陈仕伟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4,(6):31-34
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之质,区别于人的属性和人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将人的本质界定为自由的劳动实践。这一重要的界定显示此时的马克思已经接近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界定不仅避免了以往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而且指明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物,因而与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不相矛盾的。并且,马克思还指出了人类解放的目标即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确证。 相似文献
16.
苏胜利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9,(5):70-77
法律的人性预设的基本要求一是必须注意区分法律的人性预设与伦理道德的人性要求,二是必须基于对现实客观的人性标准的认识。作为法律的环境法的人性预设既应区分“环境法的人性预设”和“环境伦理的人性要求”,又必须准确把握现实人的人性标准。以这样的基本要求为工具审视环境法理论界的“生态人”理论,就能看出学者们共同采用了“应然模式”,没有注意区分“环境法的人性预设”与“环境伦理的人性要求”,且普遍存在不忠实于现实人性,不符合环境法人性预设的基本要求。所以,现阶段不宜直接将“生态人”作为环境法的人性预设。 相似文献
17.
马升翼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13,(1):100-103
在网络时代,人们满心欢喜地享受着计算机科技带来的愉悦、便利、舒适和快捷的同时,也遭遇着一轮新的异化。铺天盖地的信息洪流,正吞噬着人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具有确定性的数字化技术,正抑制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正消解着人们的阅读能力。人们要想走出互联网时代的异化困境,应该树立自觉意识、自省意识和自律意识,有效地驾驭网络而非被网络所驾驭。 相似文献
18.
钟光丽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2):70-71
人生的意义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是人对与自身现状的一种追问和探索。本文主要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挖掘出人生意义的问题: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的感觉是衡量人生意义的标准。人生的意义不能脱离人的存在、人的实践。而且人生的意义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也不是对物质性东西的追求,它是人对一种无限完满过程追求中的圆满感、成就感。 相似文献
19.
鞠朝希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444-444
《看不见的人》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者埃里森通过描写一个黑人青年的经历,深刻的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种族歧视更多展现出一种心灵上的歧视,即白人对黑人的精神奴役。文章通过对小说主人公遭遇的解析。阐述了以主人公为代表的美国黑人所遭受的作为美国社会边缘人群不被人重视,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甚至被人看不见的种族歧视新表现——精神歧视。 相似文献
20.
李文华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4):84-86
薇拉·凯瑟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本文简析了薇拉·凯瑟在其小说《一个迷途的女人》中对女主人公的塑造.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指出作者在小说中的话语有受男权文化影响的倾向;并且从当时的社会现实与妇女的经济地位指出女主人公“迷途”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