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天赋人权”主张为西方女性主义提供了最初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点,而他的贤妻良母主义的女性观和女子教育观既遭到过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批判,又获得过女性主义思想家爱伦·凯的支持,这一切都使卢梭与西方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变得波诡云谲。  相似文献   

2.
在摒弃性别歧视,提倡男女平等的当今社会,性别平等在批判和矫正性别歧视的同时,不能尊重和满足人类性别关系的本相。性别和谐是一种基于“不同而和”与“和而不同”双重理念基础上注重性别个性的生存理念和生活方式。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他的自然主义女性观提出要尊重男女的性别差异,尤其是基于差异达到的性别和谐。这一思想对于和谐社会主题下性别和谐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康德哲学作为“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终结”,其内含的启蒙主义性质代表了18世纪启蒙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启蒙运动的理论化、系统化完成。“人的问题”是康德哲学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关联康德对启蒙的处理来展开。这有助于深化理解康德哲学体系,进而厘清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的现代转变及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实质。  相似文献   

4.
卢梭是一位对欧关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的启蒙思想家,他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总结完善的社会契约理论,他的人民主权思想和人民有权享有真正的平等与自由的主张,至今仍是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卢梭及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内在关联应被立足于政治哲学视域下的“个人”、“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视角来审视。黑格尔的法哲学开启了马克思关于“个人”、“国家”和“社会”三者辩证统一发展之社会整合视域。卢梭的政治学说和国家观启发了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并内在地影响了马克思这一整合视域。在如何整合“个人”、“国家”与“社会”三者和谐辩证统一发展问题的思维路径上,马克思与黑格尔、卢梭的致思趋向具有一致性,并内在地构成了他们三者哲学思想的内在联系和机制。“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至为重要,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澄清,将有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政治哲学乃至整个思想的理论实质及其理论旨趣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6.
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只存在自然状态与政治状态的区分,也只有作为动物的人和作为政治公民的人不同。卢梭那里所谓的"社会状态"指的是政治状态。人在获得理性的同时通过缔结契约进入了政治状态,并脱离自然状态。从市民社会理论的角度看,卢梭显然跳过了社会状态从而又忽略了政治公民之外的人的身份——市民。也因此,在卢梭的理论中存有一些在他自身理论体系内无法自圆其说的悖论。  相似文献   

7.
从欧洲联盟看国际社会的组织化与国际法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各种全球性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迅猛发展.国际社会出现了组织化的趋势,并推动了现代国际法的发展。①欧洲联盟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正在发展为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与政治实体。欧洲联盟的演进历程,既显示了欧洲区域一体化集团化的特殊性,也具有当今世界组织化趋势的典型代表性意义。③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历史回顾建立统一欧洲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卢梭、康德等学者那里,并为后来国际组织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二战结束后,欧洲和世界局势的巨大变化促使这种统一思想…  相似文献   

8.
一、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思想前提。人的解放问题可以说是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和政治要求,却是18世纪的产物,是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口号。可以这样认为,正是18世纪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土壤,加上黑格尔的理性思想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构成了马克  相似文献   

9.
卢梭的自然教育是在批判当时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人权、平等的教育思想,他第一次把儿童看作是平等的、独立的个体。卢梭自然教育启示我们:青少年教育不能脱离中国文化背景:教育不是压制青少年的天性。要尊重青少年的天性并进行引导,这同时也给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以资本为核心的世界体系当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面对列强的凌辱,“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刻不容缓的主题。这即是“五·四”时期呈现给人们的历史画卷。随之而来的则是西方的、民主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等外域文化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融。这其中包括了对于中国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文化启蒙。这一启蒙立足于已然在西方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是对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为标识的西方近代文明曙光的关照。  相似文献   

11.
一、“青年”概念的形成及其效应 (一)“青年”概念的起源 “青年”这一概念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近代启蒙哲学赋予了青年以这样的涵义:青年是摆脱原来社会地位的关键时期,是一个等待和未完成的阶段。18世纪是青年这一概念诞生和迈向成熟的世纪。  相似文献   

12.
时代所提出的一些重大哲学问题,标志着这个时代哲学研究的重心和水平:例如17—18世纪哲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宗教(信仰)和科学(理性)的关系问题;19世纪是历史(启蒙)与发展(辩证法)问题。而在20世纪,外国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由这些新现象中可以提炼的哲学问题,最典型的是技术、语言、交往问题。在  相似文献   

13.
奥古斯丁是中世纪神学家,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们都是把敏感而神圣的灵魂赋予人类的杰出思想家.他们都没有用神性的权威扼杀人性,而是赋予人性或人心能感受到的一切以神圣性.他们只说真话,流露真实感情,在这些真实感情脱离世俗生活的功利性的过程中,流露出一种长久以来影响西方文明的“人的宗教”.在这个意义上,神学与启蒙之间有一种被人们忽视了的隐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广义契约"的概念不但模糊了身份关系和契约关系的区别(就民事契约而言),模糊了专制社会和民主社会的区别(就是否依社会契约成立政府而言),使梅因"从身份到契约"的著名论断失去了意义;而且它还包含着一个更深层次的、也是更普遍的错误,就是把社会契约当作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契约."人民自己与自己缔约"并非卢梭的"思辩把戏",而是英、法、美各国启蒙思想家共同坚持的原则.所谓"人民自己和自己缔约",若非是为了强调社会契约不是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契约,那也不过是"组成人民的全体个人协商一致"的不准确的翻译而已.相反,倒是不求甚解的学者们所杜撰出来的"洛克"的"小契约"学说是没法理解的社会契约理论解释的是政治社会的起源或政府合法性的来源,诚如潘恩所说,政府尚无,人民与谁缔约?  相似文献   

15.
"问题与主义"论争不应当是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与非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之间斗争的第一回合,而是二者之间一次正常的应然冲突。五四前后世界及中国社会改造的大势预示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政治思想分野的必然;胡适、李大钊二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集中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关于社会改造方式是改良还是彻底改造的岐见,争论是商讨式的,直率而温和;论争中的同一与冲突表明这场争论仅仅是一场争论而非二人关系的断决,争论后的一段时间内二人友谊依旧,新文化运动中统一战线内部政治的分野并未即刻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启蒙是一项历史运动 ,启蒙理性催开西方现代性的文明之花 ,同时也带来了现代性的种种灾变。现代性分享了启蒙的荣誉 ,也必然承担人类对启蒙的控诉。检视启蒙 ,就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之路的检视  相似文献   

17.
康德对卢梭政治自由思想的继承是多维的:道德思想,自由思想,社会契约,平等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等都可以在康德政治自由思想中找到卢梭的身影,康德在继承卢梭的政治自由思想的同时,又实现了对其的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界关于经济法基础理论问题的争论,主要是围绕民法与经济法各自的调整对象展开的。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各自所主张的法律部门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规范权,使得这一学术论争竟然一度引起了学派之间的情感对峙。《民法通则》颁布后,民法、经济法各自的调整范围以纵横之分大致确定,这一争论便沉寂了下来。但是,立法不能代替学术论争,认识上悬而未决的难题不能指望通过立法轻易化解。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和迫切的现实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仅就建立经济法律体系的理论问题浅谈一管之见。一、经济法与经济法体系时下关于经济…  相似文献   

19.
公意是卢梭解决民主合法性问题的核心概念,但同时它也饱受世人争议。笔者根据《社会契约论》的文本,对公意概念进行层层剖析,试图揭示出其内在的权威性与抽象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公意在共同体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是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绝对的抽象性,以至于对权力的任何行使都是对公意的违背。这一悖论产生的原因在于卢梭误将前文明的自然状态作为其理论的前提,由此导致了其理论中一系列无法弥合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明清之际 ,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同时 ,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市民阶层也开始涌动于社会。反映在思想领域中就有了启蒙思想的产生。本文探讨了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民主法治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民权与分权 ;二、民主与法治。并分析了其思想产生的原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