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从说明研究人性论对于道德教育的意义入手,分析了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并以"性恶论"为基础,论述了荀子的一系列道德教育方法,并指出对于今天进行道德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荀子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以"性恶论"为基础,以"隆礼重法"为核心,构建了极具特色的犯罪学思想理论体系,提出了许多颇具实践意义的观点.荀子的犯罪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犯罪学思想中独树一帜,不仅对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当今社会亦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但人有理解和实践礼义法度的资质和才具,可以在后天通过自己努力磨砺,并在贤师和良友帮助下,化性起伪,而趋于善,并最终成为圣人。荀子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表面看起来大相径庭,但完整考察他们关于人性的思想,则是可相通的,而荀子实际上也有被误解之处。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主流思想历来坚信人性本善,然而在职务犯罪中,对人性的过于信任,难免会让人陷入道德理想主义的泥潭,这不利于职务犯罪的惩治和预防。将性恶论的思想引入职务犯罪体系,一方面,可以促使监督者以看待犯罪嫌疑人的姿态来审视权力者,这有利于监督者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力度;另一方面,公职人员也会以权力的危险性来认识权力,这有利于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提高警惕,时刻自我监督和自我内省。  相似文献   

5.
高见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6):157-157,161
《呼啸山庄》的叙事结构十分独特,其最引人注目之处是打破时间顺序的叙述。作者以对人性的探索为主线,为我们展示了人性逐渐堕落,以至冻结,最终复苏的全过程,告诉我们“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种独特的结构深化了主题,也给这部小说以无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儒家经典《荀子》集先秦百家思想之大成,其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述等诸多方面均蕴含着丰富的领导力的精髓和要义.从《荀子》领导力思想的若干关键词入手,撷取能参、解蔽、礼法、民本、劝学、修身等观点,研究其中阐发的参天配地、把握认识规律、德法相济、赢得民心、学习修身、道德培养等思想,对提升领导力素养...  相似文献   

7.
战争是<左传>的主线,<左传>的战争通常按时间顺序进行叙写.一次次的小战积聚而成的大战或盟会形成这条线上的高潮,这些高潮使二百四十多年间前后勾连的战争呈现为"郑庄小霸"、"齐桓霸业"、"晋文称霸""晋楚长期争霸"、"吴越先后称霸"五个以抛物线为特征的战争序列.而以战争为主的叙事结构乃成了此书的重要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荀子强调礼的制定、运行、遵守都要合符"道",这是礼治的实质。"礼治"一方面突出仁义和礼义的教化功能,另一方面又突出"礼"的强制性、制度性和规范性,使得"礼"与"法"有机统一,在本质上实现同一。荀子"礼治"思想对我们当下"依法治国"的启示是:其一,礼治思想内蕴着朴素的辩证法,依法治国必须辩证地应用道德和法治,两手都要硬就是中国特色的"礼治";其二,抽取了道德的法规是徒劳的,而缺乏对法律的信仰的法规是僵化的教条;其三,用"礼治"收拾"人心"、"道心",用"法治"引领社会的价值观导向;其四,创造性转化荀子的礼治思想必须放在现代性视域中加以反思批判,在双向展开中继承和弘扬荀子的礼治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永恒价值之一,处于东西方法治思想源头处的荀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审视。从时代特征、人性假设、法治价值、治国方略四个层面比较荀子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全面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启示,以期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解蔽篇》是研究荀子认识论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解蔽"不仅是我们认识问题的一个正确思维的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对自我进行反思、发现的过程。我们通过对"蔽"以及其成因深入的探讨,找寻除"蔽"的方法,由此体悟到"解蔽"的归宿又蕴涵对人的存在价值的深切关怀的一面,在自我实现的层面有其独特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杰作.它运用奇幻诡异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来抒发情感,并含蓄而概括地反映了诗人的半生经历,反映了当时楚国社会政治的基本色调.全诗从内部结构来说,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界、往古人物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凤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全诗贯穿着两条线索,情感的发展线索和或隐或现的叙事线索.写法上虚实相间,首尾照应.  相似文献   

12.
荀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在他内容广博的著作中,曾表达了较为系统的社会秩序论思想。他用“明分使群”这个命题解释了社会秩序的的存在及其合理性,同时又提出“隆礼重法”作为社会整合的具体形式。他的思想对于后人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荀子>出现之前,儒家典籍中无"教化"一词,"教"与"化"连用,在儒家典籍中首次出现在<荀子>中."教化"作为一个双音词,既有"教"的涵义,又有"化"的涵义.可是现在流行的许多辞典中,把"教化"之"化"解释为"感化",此解不合于荀子的原意.荀子所讲的"化"是指人长期生活在某种环境中,他原有的思想道德面貌就逐渐会被环境所改变,"化"是环境对人的道德思想所产生影响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人是感觉不到的.荀子提出的既"教"又"化"思想,是对先秦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完善.他纠正了只重视"教诲"而忽视"教化"的倾向.理解荀子的这一思想,对于改进我们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的叙事结构包括两层,表层结构是串珠式的,以成长为线,将小英子童年经历的五个故事集合在一起.深层结构是作者内心创作情感的表露与寄托,小说以不断的"离去"来组织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在内外两层结构的结合与互补下,小说得到了完整的表达与阐释.  相似文献   

15.
《荀子》中"情"字的哲学意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一方面继承了在他之前"情"字的各种义项,另一方面又将"情"视为"好恶喜怒哀乐"的抽象概括,更是把"情"视为"性之质","欲"之源,是"恶"性的集中表现.荀子以"欲"释情,实际上并非片面的否定情,他已经看到了"情之欲"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荀子性情思想的最大创新在于,把"情"与"伪"、"知"、"能"等知性方面的范畴结合起来相比较而言,"对心言性",从而使我们可以在性情交接出纳的运动之中,来把握"情"的提升、改造.另一方面,荀子以以"礼"则情而近于"法",这是脱离先秦儒家传统思想的轨范的,他并没有真正继承孔孟人学思想的传统,这为秦始皇在中国的暴政统治,乃至几千年的专制集权制度奏响了理论的先声.  相似文献   

16.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邱园记事》是一部反传统叙事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时间、空间叙事方法,通过空间并置、内心刻画和意象运用等叙事手法,将小说的现实时空和人物的心理时空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作品独特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17.
《伙计》是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代表作。本文拟研究这部小说的叙事艺术,即圆圈形叙述模式以及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的运用,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马拉默德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教育教学受困于重大理论观点引入介绍,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办法措施的合法性论证等内容,因为筛选截取痕迹明显,官方色彩和主流灌输的意图浓厚,缺乏一定程度的实用与关怀,极易遭受学生的心理反感和行动抵御,甚至会让学生感到痛苦与愤懑,其低效就可想而知;而传奇叙事,通过传奇元素的陈述和还原,融故事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通过教学资源的多彩宜人,教学内容的更新整合,有利于实现生活化、戏剧化、情趣化,增强视觉、听觉冲击效果,达到《概论》课的宏大意图浅显易懂、润物无声地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9.
约翰·巴思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迷失在游乐场》中的叙事特色,正体现了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引证性、片面性、不连贯性和不确定性等。巴思在《迷失在游乐场》叙事结构上有很多创新,例如循环结构和对应结构。另外,叙事方式中不可靠叙述的应用使得《迷失在游乐场》中的故事之一《墨涅拉俄斯》在环环相套的叙述中讲述出来。叙述的不可靠性,需要读者不断地对叙述进行双重解码才能理解原作意图。  相似文献   

20.
《狂人日记》是鲁迅用日记体形式创作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了小说在叙事艺术上成功的奥秘:第一人称的叙事模式使小说的独白式内容获得了客观化的品格;同时,第一人称的叙事模式又传达了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