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需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然而,在现行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纸上谈教"现象很普遍,导致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训练不足,缺乏必备的教育教学技能,严重影响入职后的教育教学质量。"基础实践技能自主修炼——专项实践技能模拟训练——综合实践技能现场实训"的"3S"模式,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由于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实践、职业能力提升受到影响等问题,借鉴美国费里斯州立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及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提出采用DACUM课程设置法调整课程体系,加大专业核心技能课学分、学时比例,制定《专业实践指导手册》,实施全程实践教学指导与监控,提高行业参与度,切实实现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音乐、舞蹈、美术、手工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这四项技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该专业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黎锦晖儿童歌舞剧不但可以将这四项技能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这四项技能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同时也可在学前教育专业领域中为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一个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593名学前教育女师范生为被试,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考察其学习效果的类别特征以及未来取向在学前教育女师范生学习效果类别中的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学前教育女师范生学习效果存在风险组、中等组和良好组3种不同类别;未来取向对学习效果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且具有高水平未来取向的学前教育女师范生更可能处于学习效果良好组;学前教育女师范生进入学习效果良好组的概率随年级上升而降低;专升本层次的学前教育女师范生更大概率进入学习效果中等组。研究结果有助于对学前教育女师范生学习效果类型多样性的深入理解,并针对性地为学前教育女师范生大学学习生涯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与方案。  相似文献   

5.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既是提升师范专业纳优能力的现实需要,更是回归师范院校办学特色和实现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应然诉求.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招生政策稳中有变,培养政策逐渐改进,就业政策稳步放宽.纵观十年,该政策在促进师范专业纳优能力回升、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改善师范生就业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面临招生形式单一、培养目标与学校办学目标冲突、就业模式有违公平等问题.因此,后续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招生制度,创新免费师范生退出机制;回归大学的“育人”主旨,增强培养单位的师范生教育动力;完善就业方式,鼓励免费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就业.  相似文献   

6.
教育信息化必然要求教师重视提高教育信息化技能,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信息化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教育信息化能够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实践。教育信息化能够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有利于教师个体成长,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重要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在职业技能培训的众多方法中,用于培训师范生的微格教学方法对提高训练效果非常显著,如果我们能够将微格教学法移植到侦查专业实训之中,使整个技能培训的训练项目单一集中、训练过程有序可控、训练内容反馈及时.则侦查专业的实训效果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在侦查专业实训教学中采用微格教学需要解决范围、时长、实训小组的人数和同步进行声像记录等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始建于1988年,现有教职工59人(含兼职),其中正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28人,博士2人,硕士34人,学院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8人。设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艺术教育和应用心理学5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陕西省高职高专优秀试点专业,教育学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设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学、艺术教育5个教研室,教育技术学、教育学2个实验室和学前教育与艺术教育专业技能训练中心。教师教育课程群教学团队为院级教学团队,教育学学科为院级重点学科。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挂靠在教育科学与技术系。目前在校学生2005人。  相似文献   

9.
王静雅 《工会论坛》2014,(4):161-163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提供保障,然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音乐专业理论与音乐技能课程或课时偏多而实践课程不足的问题。因此,加强音乐类实践课程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专业发展,能够加强高校与幼儿园之间合作,拓展音乐类实践教学平台;它对于课程,能够衔接音乐类专业理论及技能课程,优化音乐类课程结构;它对于教师,能够将教育理论与音乐教学实践密切结合,提高科研能力;它对于学生就业,能够全面渗透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满足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10.
“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师范专业教学的一个创新。在师范专业历史教学中,应用“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寓“教”于“学”,从“学”学“教”,从“学”悟“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着眼于培养师范生的“会学”、“会教”能力,致力于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能力,为其成为合格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毕新英 《工会论坛》2013,(6):113-115
我国职业技能教育近年实现了快速发展,但融理论、实习教学≮生产实践指导、班主任为一身的复合型一体化教师缺乏,影响了职业院校的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一体化教师是指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习技能和生产实践指导,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具备融知识技能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教学能力的教师。其在教学过程中应承担着社会代言人、教员、学生心灵牵引者等多重角色,它们相互联系融合,各种角色的叠加就是一体化教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是以技术、技能为特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石油行业职业技术学校应以加强教师的技术素养和职业精神为核心,构建实践性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支专业能力过硬、实践技能经验丰富、教育教学能力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主动参与程度较低;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指导实践"的应用价值难以实现;考评体系缺乏多样性,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等。本文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致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强教学改革管理以及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更新优化教学内容;探索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教改从更新观念入手,强化学生教育技能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而且缩短了学生的工作适应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相似文献   

15.
全程实践课程就是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实践技能进行整合,统筹安排,形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全程实践培养模式,依据学前教育教师岗位职责与要求,形成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成长的职前(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课程模块)、职中(基础能力课程模块、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后(迁移能力课程模块)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与岗位的对接,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向幼儿教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师范)教学课程设置相对滞后,毕业生的师范生技能弱化,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应根据学科教学原则,从毕业生就业的角度考虑对专业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美术教育的教学技能,掌握各种应用性知识的目标,从而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从事美术教学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教学对谈机制运用于课程的衔接中,是对开放教育多元化教与学模式作些探索。文章以学前教育专业的语言类的课程教学衔接为例,探析教学对谈机制的理论基础、作用及运用方式来及时解决大中专接轨课程衔接过程遇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同伦  丁旻 《工会论坛》2013,(6):106-108
新时期在师范高校构建孝文化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选择有效的方法,以提高教育效果。通过思想教育,激发情感,在践行中提高认识,重视传播孝文化技能和方法的训练。正确处理好孝文化继承与发展、孝文化教育与感恩教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教师教育将由办学模式改革向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普通师范院校是面向基础教育、专门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机构,必须率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引领教师教育走上创新之路.普通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以"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为价值取向,狠抓实验实训教学和实习环节,让师范生在扎实的技能训练和"伴岗实习"中养成教师专业能力,成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20.
自2007年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以来,在优化生源、保障师范生就业,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素质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但是,在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和就业待遇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因此,只有通过规范选拔程序、扩大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覆盖面、加强师范特色教育、合理调整服务期、完善师范毕业生就业机制等措施,最终才能促进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