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体制 ,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但现存的农业经营体制中有许多制约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如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经济管理体制、教育体制等 ,都严重地阻碍产业化进程。要实现农业产业化 ,必须冲破以上障碍 ,其对策主要是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农业科技体系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2.
论农业现代化与我国农业体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和技术进步的过程 ,同时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和体制创新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生产技术 (生产条件、生产手段 )的现代化 ,而且包括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农地制度、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业科技体制、投入体制以及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制等一系列体制、制度的现代化。一、农业现代化对农业体制创新的内在要求1 .对农地经营体制创新的要求 :要变革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地主所有、农民租佃”的土地经营形式 ,建立起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我国人多地少,家庭经营规模小,农户经济基础薄弱,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不能统筹安排农业生产和乡村基本建设。在坚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在坚持土地收益权归农民的前提下,通过土地向集体流转,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农业劳动力队伍,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而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论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土地流转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且能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型农地制度,是新农村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课题.政府应积极介入到土地流转的全过程,统领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以土地流转和劳动力流动为契机,重新合理配置资源加快城镇化、城市化发展,建立我国土地政策协调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快改革开放,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发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重视法律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并适应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法制对经济基础起着保护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有完备的法律制度作保证。从某种意义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法制经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制度是关系到生产发展、人民生存、国家兴衰的至关重要的根本制度,它牵动着农村各阶层乃至社会各阶层的根本利益。衡量一个土地制度是否符合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首先要看它是否对绝大多数农民有利,然后看它的具体形式是否符合农民的文化、传统与习惯,最后还要看它是否符合国情。一、现行土地制度基本分析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土地集体所有家庭使用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土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负责确定土地使用方案,调整成员的承包面积;确定使用每亩土地应向集体交纳的公益金、公积金和管理费等;成员以承包形式使用集体所…  相似文献   

7.
刘秀清 《学习月刊》2014,(23):24-26
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的基本制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做出了"长久不变"的决定。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发展受到的体制机制约束日益凸显。在这一制度前提下,土地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无疑是破解农村改革发展瓶颈、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现代水平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说过:"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这一论断揭示,农业将最终决定着工业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它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基础",对我国来说又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制度建设问题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敏感的重大问题,也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重大实践问题。近期来,我国农业经济理论界,就如何变革现存土地制度,建立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一,我国土地制度几次变革的回顾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实施《中国土地大纲》,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又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近年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但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已不能适应其发展的需要 ,因此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条件下 ,改革现有农村土地制度成为必然。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 ,鼓励农村土地流转 ,通过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 ,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阮文彪 《学习论坛》2007,23(3):44-45
小岗村的土地经营制度变迁并没有动摇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也不能说明公司农业或者“土地入股、合作社集中经营”的土地股份制经营就必然是中国未来农业的主体经营形式和体制组织形态。小岗村土地经营制度变迁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是出于农民自愿和不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及不侵占基本农田,任何形式的土地经营方式和农业经营体制形式都可以尝试。  相似文献   

12.
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13,(11)
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当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集聚难;家庭农场主文化程度偏低;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足;家庭农场融资困难;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低。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主,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创新农村金融,强化政府扶持政策,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土地流转中制度的不完善和操作的不规范、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以及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的欠缺等因素,制约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因此,应完善土地产权关系,规范和促进土地流转,积极转移农村劳动力,健全农村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以努力推进和规范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4.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现实证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曾经促进了村民自治的生长与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滞后的农村土地制度逐渐不利于村民自治的发展,同时村民自治自身发展的不完善,也加剧和放大了人们对农村土地制度弊端的看法。只有二者互相并及时"回应",双重改革和改善,才能够实现农村土地制度与村民自治的共赢。  相似文献   

15.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土地流转中制度的不完善和操作的不规范、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以及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的欠缺等因素,制约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因此,应完善土地产权关系,规范和促进土地流转,积极转移农村劳动力,健全农村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以努力推进和规范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6.
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突破的“瓶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耕作规模过小,小规模传统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融资能力差,进而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率低,使我国的主要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农村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2)推行耕地托管制度,以推动耕地顺利流转;(3)实施补贴政策,对土地规模经营给予扶持;(4)建立土地规模经营保险基金制度;(5)发展支农行业,保证规模经营的顺利进行;(6)实施农业劳动力再培养,延长农业就业链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率.由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楚雄州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路径是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土地流转机制进行严格的制度匹配,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严禁擅自改变耕地用途,合理确定土地流转周期和流转进程,方能提高农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农业家庭经营组织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原 《求是》2000,(12)
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由集体农业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转向家庭农业的经营组织形式。80年代中期前,家庭农业带来了我国农业的超常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家庭土地承包制制度优势的释放,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所放慢,同时随着对土地规模经营的探索,有人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造成了规模经营的困难,农业规模经营与家庭经营体制是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19.
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与农村集体土地等相关制度改革联动进行。户籍制度与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在制度形成、制度功能等方面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这是实行联动改革的基础。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的联动改革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基于农业户籍而享有的土地权益如何分配,二是非农业户籍身份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权益(福利)如何向具有农业户籍身份的农村人口配置。  相似文献   

20.
农民脱离土地是我国各种制度不断革新,社会分工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不断变化,推行城镇化建设,适应改革开放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来自制度的,有来自产业分工结构的,还有来自现代化生产方式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冲击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对于一个拥有几千年传统农业文化的大国而言,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图式已深深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和活动方式,土地是农民生计的根本,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动力所在,农民脱离土地的问题值得社会各界关注。因此,解决好农民离地问题、寻找新的生存途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