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人性的理解是所有关于人的理论的基础性命题,是各种具体学科无法回避的理论问题,也是某种理论构建自己体系的基石。然而以往理论对人性的设定往往过于抽象、简单,对人性的界定存在前定性、静止化的理论不足。马克思立足实践和人的具体的社会历史存在,克服了对人性问题的抽象争论,赋予人性以具体性、丰富性、可变性的特质,使社会教化成为必要,为社会革命和社会关系的变革提供了根据。  相似文献   

2.
在理性与科技日益撕裂与异化人类情感与天性的当今时代,对人性的回归与天禀的呼唤成为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一种价值与文化诉求,人性的凸现与彰显也成为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思想的内在灵魂。  相似文献   

3.
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主要代表,他在探索对人所特有的研究方式的过程中,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批判科学主义把人等同于“物”,因而把人视为“客体存在的人”,提出“主体存在的人”的观点,认为人性本善,是有着主体性、独特性、整体性的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4.
2008年是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大规模发展的一年,大量志愿者处于激情状态之中.为保障志愿服务事业在激情之后长期稳定发展,志愿者需要平复压力、消弭心理落差,完成心理的复归;还需要对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志愿者能力与志愿者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进一步明晰志愿者权利及义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 ,市场经济和人性都是历史的产物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市场经济的确立以人性为前提 ,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使人性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与人性之间是一种历史进程中的辩证关系。作者在探索市场经济与人性关系的基础上 ,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当代人性的辩证统一 ,并提出加快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 ,而且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性自私论"的观点曲解了人的真实本质和人性;离开人的社会历史性,将人性抽象化和凝固化了;混淆了个人主义与个人利益的界限,并且割裂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基本内涵,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应当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这四大文明建设一起抓,实现四大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战略地位,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任务,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德鲁克对人性的洞察及其对社会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鲁克对人性的洞察体现了其社会哲学思想的结构功能主义特征,他关注的是人性如何完善和人的本质存在的功能实现。一方面,人是不完美但追求卓越的,因此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是实现人性发展和完善最有效的途径,组织管理则要切实为人性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施展的平台。另一方面,人又是矛盾的,个人的社会存在处于悖论之中,因此社会必须赋予人以社会地位和功能。德鲁克的人性理论昭示我们,在一个功能健全的社会里,必须妥善解决社会失业问题,各类组织的管理必须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和培养,社会必须扩大与注重民间组织的(产品)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责任保险即第三者责任保险,第三人性是责任保险的一个基本特征,并且是责任保险最本质的特征.只有从责任保险第三人的法律地位,第三人的请求权基础及其意义的角度出发,才能证明责任保险的第三人性是责任保险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11.
工会的维权职能在改革开放后走向复归,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与发展为其提供着必然性,另一方面是执政党对工会维权职能规律性认识自觉与深化的结果。工会维权面临着不能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困境与工会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的困境,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有着主体、制度、行为、意识多方面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在当今国际竞争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揭示了文化在超越资本幻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目标和措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戒毒治疗社区实验始于20世纪末“美国戴托普治疗模式”在昆明的移植。随着戒毒者复吸率的持续上升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深化,深圳等地于21世纪初提出“无毒社区”概念,尝试探索治疗社区的本土经验。在回顾中国社区戒毒历程后,文章以深圳社区戒毒社会工作为例,探究社会复归理论下中国互助型治疗社区的理念与实务路径。研究发现,在戒毒者回归社区的自立自强中,需要积极建构互助型治疗社区的外部支持环境。同时,透过个人层面的激发改变动机、强化认知行为、重建支持性的家庭关系,以及环境层面的同辈互助、同事互助、自组织互助、正面文化营造等实务干预路径,社会工作可以协助戒毒者实现从“排斥”到“复归”。  相似文献   

14.
要树立科学的财富观,从马克思主义把握财富概念的人性基础及其社会历史意义是首要工作,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当代文学从异化向文学本位复归的转折期。文学格局从大一统向多元化演进,呈现出其本来应有的丰富多样性,形成了探索创新的面貌。这种新格局的形成动因,一是社会环境的开放;二是作家创作心态的活跃与自由;三是文学自身的觉醒。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论就是人民主体论。在现代化时代,没有人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缺少了主体依据。因此,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宽领域、多层次、多角度推进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在向生态文明过渡。与人类文明形态相对应,文明的主体负载者——人也经历了自然人、道德人和经济人的发展过程。与生态文明相对应的生态人也正在逐步形成。工业文明作为人类当前的文明形态,造就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把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推进到工业化时代,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人性观和西方现代“人性假设“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古代的人性观和现代西方"人性假设"有着重大的差别.中国古代人性观产生于农业经济时代,其出发点是为统治阶级加强统治服务的,其结构为平面线性结构,其研究方法为经验感悟法,其人性观的本质是人的道德属性;西方现代"人性假设"产生于经济、文化、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其出发点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其结构为主体螺旋结构,其研究方法为科学的观察、调查、测验和实验等实证法,其人性观的本质是人的心理和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一种完全未经文明浸染的人的"自然状态"的预设和追溯,卢梭得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现实中的恶并不能归咎于人性之恶,而应从社会制度本身去寻找原因.而有道德的人的生成必然有赖于合理的社会秩序,对人性的设定必须从对社会的设定中寻找依据.但合理的社会秩序和政治样式并不能由人的原始善性中自然地引出,而必须借助于理性的自觉建构.在这里,"自由"就代替"良心"而成为人的应然的本质性规定.但体现为自由的道德性并不是先验的,而是在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后才产生的,可要使卢梭描述的契约社会得以可能,它又恰恰是不可或缺的,有着应然的意义,而人性也就在应然而非本然的意义上被规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