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在长征中遇到的最为严重的一场斗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935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于6月中旬到达四川懋功地区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这时,中共中央和红军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统一的战略方针、确定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分析了当时的中国政治形势,主张红军继续北上,在北方建立抗日前进阵地,领导和推进全国抗日民主运动。而担任红…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抢渡金沙江11935年4月下旬,长征中的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抵达金沙江畔。金沙江属于万里长江的上游,水流湍急,冰冷彻骨,因江底盛产金沙而得名。金沙江的两岸,多为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地势险峻。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要想彻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就必须尽快渡过金沙江。1935年4月29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抢渡金沙江的命令。命令指出:由于两个月来的机动,我野战军已取得西上的条件,一般追敌已在我侧后,但敌已集中70个团以上的兵力向我追击,在现有地区我已不便进行较大的作战机动。与…  相似文献   

3.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从南方各个革命根据地相继开始长征。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率先胜利完成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也胜利到达西北,中共中央和红军三大主力胜利结束长征。在长征过程中,党和红军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和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特别是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等严重情况。为了赢得长征的胜利,中共中央在长征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领导红军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使长征的过程,成为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过程、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座永远的丰碑。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助理薛庆超撰写的长篇纪实作品《长征中的重大决策》,详细披露了长征中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本刊从本期起连载这一纪实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红二方面军在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以后,红军其他主力部队也相继离开原来的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红二方面军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组成较晚。1930年7月,湘鄂边地区的红四军和鄂西地区的红六军在湖北省公安地区会师,组成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全军团约一万人。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1934年5月,红三军转战黔东地区,创建黔东苏区。1933年6月,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十七师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十八师组成红六军团,次年8月奉命西征,在湖南桂东寨前圩建立红六军团领导机关,…  相似文献   

5.
会理会议——毛泽东怒斥林彪“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巧渡金沙江的胜利,使红军摆脱了长征以来被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围追堵截的被动局面,取得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这样,当国民党军队追赶到金沙江边时,距离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已  相似文献   

6.
“大渡桥横铁索寒”1935年5月24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机关、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纵队进入彝族区域。为了不打扰彝族群众,毛泽东和同志们一起,露宿在树林中。当天晚上,英勇的红一方面军先遣队顺利占领石棉县的安顺场,随即控制了大渡河的安顺场渡口。大渡河是长江的上游,它流入岷江  相似文献   

7.
刘伯承与彝族首领歃血为盟1935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的会理会议,统一了中央和军队高级干部对遵义会议以来中央关于军事战略战术的认识,确定了今后的行动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党内对失去中央苏区而缺乏胜利信心和存在怀疑不满情绪,是右倾思想的反映;改变中央军事领导的意见,是违  相似文献   

8.
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指挥军事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后,军事路线、军事战略指导方针和作战指挥由秦邦宪、李德所包办,造成了红军作战的屡屡失利。在遵义会议上,秦邦宪、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被撤销。遵义会议以后,虽然毛泽东进入了中共中央领导核心,重新回到了红军领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遵义会议之所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和解决了事关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问题,除了形势发展的需要、党和红军的强烈要求、与会同志的积极努力以外,也是与毛泽东卓越的政治远见、政治智慧和实事求是精神分不开的。首先,毛泽东鉴于当时在长征途中  相似文献   

10.
余鸽子 《学习导报》2011,(13):53-54
从桑植县城出发,沿着西北方向一直前行,约13公里路程,在马路边上有一片宽阔的平地,这里群山环绕,麦田葱郁,一条清澈的河流像一条玉带从坪中缓缓流过,令人豁然开朗。这里,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湖南桑植刘家坪。1顺着公路边的岔道往南走约二百米,便是高大宏伟的纪念塔。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胜利完成长征在长征中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中共中央和红军一方面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一方面面临着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时又必须面临并战胜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活动。尽管中共中央一直坚持对张国焘采取团结、教育的方针,然而张国焘却一再拒绝中共中央苦口婆心的忠告,一意孤行,在给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电报中仍然坚持其“乘势南下”的错误主张。同时,他密电右路军的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和危害中共中央。在右路军的叶剑英看到电报后,立即飞马报告毛泽东。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中共中…  相似文献   

12.
《新湘评论》2006,(9):62-63
1935年8月,红军征服了雪山后,党中央在毛儿盖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决定红军一、四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在中共中央统一指挥下,过草地继续北上。茫茫无边的草原,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草丛里河沟交错。  相似文献   

13.
《新湘评论》2006,(5):62-63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包围之中,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调动和迷惑敌人,在运动中歼灭大量敌军。四渡赤水.先后历时2个多月,是中央红军长征历时最长的一次战役。1935年1月29日,红军分三路从猿猴(今元厚)场、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四川省古蔺、叙永地区前进,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此后的两个多月,红军在土城至茅台百里地段的赤水河上又三次飞渡。最后,成功地跳出了敌军的围追堵截,把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四渡赤水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中的得意之笔。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长征     
一、长征的基本概况关于长征的纪念活动,其实从去年就开始了。因为去年是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但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不仅仅是中央红军的长征,而是“3 1”,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的长征,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长征以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实施战略转移算起。此前的红六军团西行算“探路”,红军长征的历史起点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呢?这就要穿越时间隧道,回顾中央苏区的历史。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下井冈山,经过在闽西、赣南一年多迂回转战,创建了中央苏区。在连续粉碎国民…  相似文献   

15.
数字看长征     
《党课》2006,(8):92-92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先后经过了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青、甘、陕、豫、鄂14个省,穿越了苗、瑶、壮、侗、布依、土家、纳西、白、彝、藏、羌、回、裕谷等1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相似文献   

16.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随军委纵队于1月9日下午进入遵义城。这时.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向中共中央提出。立即准备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随后,王稼祥、张闻天就通知秦邦宪,要他在会议上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通知周恩来准备一个关于军事问题的副报告。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也认真准备发言。经过共同讨论,由张闻天执笔写出一个反对“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的报告提纲。毛泽东也写出一个发言提纲。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在遵义举行。  相似文献   

17.
赵士红 《学习论坛》2006,22(9):9-10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为纪念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本刊特刊发一组文章,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8.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进行战略转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在参观由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等几个部门联合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大型主题展览及观看有关长征的电视片过程中,不时被一次又一次在危急与斗争中拯救了党、拯救了红军的重要会议所吸引、所震撼.于是,我蒙生了对红军长征巾的重要会议进一步予以梳理和咀嚼的念头,以期从中受到陶冶和启迪.  相似文献   

20.
党正确研判革命形势并据此作出科学决策,是长征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前提条件。长征战略转移决策的作出得益于党对战争形势的正确研判,遵义会议胜利召开得益于党对组织和军事发展的正确研判,飞夺泸定桥奇迹得益于党对红军前途命运走向的正确研判,北上抗日政治路线的确立得益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研判。正是这种具有鲜明人民性、强烈实践性、突出辩证性、深邃历史性、非凡前瞻性的智慧和能力,成就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伟业,也必定成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