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青年作者卢新华写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发表后,被全国20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新华社、中新社先后播发新闻,法新社、美联社的驻京记者对外报道说:“《文汇报》刊载《伤痕》这一小说,说明中国出现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罪恶的‘伤痕文学’。”作为由此开端的、揭露“文化大革命”期间种种苦难的纪实文学——伤痕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正据9月24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发表《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八大立场:中国坚定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中国坚定推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中国坚定维护并推动改革完善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坚  相似文献   

3.
杨建业 《党史文汇》2002,(11):47-47
曾读袁唏先生发表在《随笔》1999年第6期上的一篇文章,题目为《真相》,主要是谈建国初期抗美援朝战争的所谓"真相". 按照袁先生的意思,所谓韩战的"真相",就是美国人本无意于与中国人打仗,而中国人却多少有点"庸人自扰",并在苏联人的怂恿下,卷入了那场残酷无比、得不偿失的战争.袁先生还暗示,毛泽东在那场战争中有些独断,因为是他力排众议,坚持志愿军要开赴朝鲜,去进行那场完全可以避免的作战.袁先生最后说:"美国人认为,朝鲜战争是美国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中国都做对了吗?中国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中国人是不是应该对这场过去的战争有新的思考,从经验教训中得出正确的认识,以恰当应对世界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有着辉煌的历史,是我们党团结教育引导青年的坚强阵地。从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回国后,任弼时曾负责编辑《中国青年》,发表过许多文章;解放前夕,他亲自指导了《中国青年》的复刊工作。他的一生与青年团和《中国青年》杂志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中国青年》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由于对中国青年团工作的突出贡献,他被誉为"中国青年的导师"。  相似文献   

5.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图谋灭亡中国的产物。事变引发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朝日新闻》作为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在事变发生后迅速做出反应,以"号外"的形式刊登了消息。从卢沟桥事变到日军攻陷北平,《朝日新闻》在重要版面报道事变的进展,并断定事变的责任在中国方面,以煽动性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关注。《朝日新闻》还大量刊登国民"赤诚报国"捐款、慰问伤员等消息,发起"军用机捐款运动",从精神和物质层面支持战争,煽动国内的战争情绪。本文以卢沟桥事变到北平沦陷近一个月的《朝日新闻》专题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朝日新闻》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报道,阐释媒体与战争的关系,从新的视角探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持续八年的原因,拓展抗日战争史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苑》2020,(2):F0002-F0002,F0003
1939年年底1940年年初,为了驳斥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叫嚣,粉碎"近来的妥协空气"浪潮,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提出和系统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瑞莉 《共产党人》2013,(12):23-24
正石嘴山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全市推行干部"干事档案",建立以事管人察人用人新机制,取得了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推动工作落实、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的良好成效。《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中国组织人事报》等中央级媒体多次对相关做法进行了刊载报道。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10,(2):56-57
<正>2009年12月18日的《新华每日电讯》发表文章指出:美国《时代》杂志今年的年度人物,给了自己人伯南克。而作为唯一入围上榜的群体人物,"中国工人"虽位居亚军位置,但《时代》给予很高评价: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  相似文献   

9.
媒体观察     
《当代贵州》2008,(19):33-33
《人民日报》:从试验的角度说,毕节做出了大文章;《求是》:不同的发展观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新华社:中国最穷改革试验区的20年;《光明日报》:毕节模式,统筹协调的辩证思维;《经济日报》:再造乌蒙秀美山川;《中华工商时报》:期待新一轮乌蒙开发热;  相似文献   

10.
正6月,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参考消息报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及国防大学共同主办了《甲午殇思》图书首发式暨"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系列报道研讨会。首发式后,世纪出版集团向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上海图书馆等捐赠了《甲午殇思》图书。激活中国人的"公共开关"《甲午殇思》最初作为一组系列报道刊发于《参考消息》。《甲午殇思》总策划、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刘声东介绍,去年11月,他就提出了以"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作为2014年重要选题的设想得到肯定后,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  相似文献   

11.
正"甲午",一百多年来时刻触痛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记忆。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拥有当时世界领先水平铁甲舰队的"天朝上国",自认"倭不度德量力","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却反被日本这一"蕞尔小邦"以"摧枯拉朽"的气势打败。今年,又逢甲午。3月3日至4月12日,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联合推出"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大型专题报道,连续刊发了金一南、丁一平、皮明勇、罗援、刘亚洲等一批军事研究名家关于  相似文献   

12.
<正>【编前语】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为您梳理习近平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这一命题关涉到先秦中国学术的发展。春秋社会对王道精神的丢失,特别是对作为西周礼乐文明重要载体的《诗》、《礼》本质的背离,加剧了"礼坏乐崩"的程度。而《诗》、《礼》之类的说教对于当时酣战中的诸侯已失去意义,晚年的孔子遂将王道之思寄于鲁之史记旧闻,从而创造性地开创了中国学术的新局面。孟子称《春秋》"其文则史",有助于了解孔子与《春秋》的相关度,也有助于认识早期中国传统史学发展的范式。  相似文献   

14.
正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第5、6期合刊推出了有关"学习雷锋"的专刊,发表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同时也发表了周恩来的相关题词。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头版同时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这天上午,北京  相似文献   

15.
《北京支部生活》2007,(6):26-26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瞿秋自长汀就义;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写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时,其论述主体"我们",并不特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而是指"革命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下,结合此文最初发表时的文章结构、最初发表刊物的性质,以及毛泽东当时的身份,这个"革命党"不是特指中国共产党,而是指国共合作时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加入其中的中国国民党。随着国民党日趋分化为左右两派,"我们"所指称的革命党逐渐演变为"革命的国民党",即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国国民党左派。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10,(3):48-49
<正>据1月14日的《人民日报》报道:一段时间以来,从南京的"彭宇案",到杭州的"飙车案";从"被就业"、"被增长",到对一些"听证会"的批评质疑,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社会对政府有关部门,表现出  相似文献   

18.
梁厚能 《湘潮》2012,(2):29-33
2005年11月,由艺术大师黄永玉题写书名,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作序的《欧阳允文书法作品集》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受到了书法爱好者的青睐,在京城书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中国书法》、《人民日报·海外版》、《书法报》、《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作了报道,同时,书法评论家李中原教授对欧阳允文书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发表了《生命之流一书法家欧阳允文先生研究》长篇评论文章。  相似文献   

19.
张辛欣 《湘潮》2013,(6):43
《蒙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强调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求"及施教者的"主导性因素",其中蕴含的教与学的辩证法原理,提倡尊师重道的传统,对当今教育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77年初,在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人们以各种方式悼念周恩来总理,各类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诗篇见诸于报端。1月7日,《北京日报》首发作家、诗人柯岩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1月8日,《人民日报》又全文发表此诗,在全国读者中引起了共鸣。柯岩是一位风格显著、成就突出的儿童剧作家和诗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到错误批判而被关进"牛棚",创作被迫中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