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刘天纯  宇震 《江淮法治》2008,(13):50-51
加强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一直以来是人大制度研究和人大工作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在保障各级人大常委会加强监督工作,健全监督机制,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同时,也为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与时俱进地探索“加强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这一课题开辟了新的境地。为此,笔者拟从效力、效果、效应三个角度切入,就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常委会如何依法行使好监督职权,增强监督实效,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聂泽灿 《江淮法治》2008,(15):54-55
依法监督“一府两院”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然而,当前一些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中还存在程序性监督多、实质性监督少的现象,宪法和法律确定的职能还远没有发挥出来,监督实效不够理想。笔者认为,要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首先必须做到对人大监督工作的认识到位、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责到位、把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到位。  相似文献   

3.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但长期以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一直存在着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和不会监督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人大的整体形象。如何提高监督质量,树立人大威信?笔者认为,关键要力戒“怕、虚、盲、懒”。  相似文献   

4.
长期存在的“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寓监督于支持之中”的提法,在人大工作的实践中产生了某种错觉,以至于让一些人误以为“人大监督就是支持”、“找政府的问题就是不支持政府工作”。  相似文献   

5.
《公民与法治》2013,(3):22-24
人大督查工作源于人大法定监督职权,是人大履行监督职责、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体现和形式,也是确保人大决策落实到实处、督促“一府两院”做好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怎样健全人大督查制度、如何做好人大督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按照宪法规定.人大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是最高权威的监督。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大监督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显得比较乏力.没有实现立法预期.没有达到人民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少人对待监督工作底气不足、热情不高。因此,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还需要“三股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地人大在监督司法工作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与此相伴,在探索监督司法工作中也存在一定误区,突出表现在有些同志经常将人大监督司法工作称为人大司法监督工作,认为人大监督个案就是搞个案监督。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8.
如何实施有效监督是人大监督的老问题,现实工作中,地方政府总感觉人大监督没监督到点子上,他们时常抱怨:“政府工作忙忙碌碌.终日忙于上项目、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还要腾出时间来迎接人大视察、检查、调查、评议等,精力分不开,时间不够用”等等,人大也深陷“没事找岔、添麻烦添乱”之烦。其实,地方政府还是很欢迎人大监督的,那么,他们期待什么样的监督?又有哪些“监督需求”呢?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只要有助于监督和推进“一府两院”工作.人大监督的方式方法可以创新。街道人大工委牵头组织代表评议街道和政府部门工作,只要有助于监督和推进政府工作,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10.
程力 《公民与法治》2013,(17):20-21
法制监督工作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基层人大常委会对法制监督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对照监督法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现结合基层人大常委会法制监督工作的实践分析,对当前基层人大法制监督工作方面谈几点体会。一、当前人大法制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1、对公、检、法部门工作的监督存在“真空”。现阶段基层人大监督工作没有明确的工作要点,基本还是停留在执法检查、工作调研等传统监督形式上,每年的工作要点随意性很大,除了参考上级人大工作内容外,基本上参考县委工作制定自己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1.
创新激发活力,求效重在务实.近年来,商洛市人大常委会辩证处理“多”与“少”、“督”与“帮”、“决”与“行”的关系,积极探索人大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建机制、抓落实,有力地彰显了地方人大的职能作用. 工作评议:瞄准监督“靶位” 如何实现人大有效监督、使人大工作不偏不空不走过程,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首要探索的问题.常委会领导班子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决定从改变工作方式人手,找准工作定位和切合点,全面统筹,务实求效,不搞“零敲碎打”,避免“虚走过场”,着重在开展专项工作评议上求突破,提高人大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从事人大工作不久的省人大代表,对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备感亲切。过去的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在加强经济工作监督、预算审查监督和省‘一府两院’专项工作监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市县人大常委会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推动我省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结束后不久,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乔如是说。  相似文献   

13.
《公民与法治》2013,(23):13-15
切实加强监督工作确保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在各种形式的监督中,人大监督是最具法律效力、最高层次的监督。因此,法治政府的建设与运行,不能缺少人大监督。一是政府要正确理解人大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的监督,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相似文献   

14.
《政府法制》2013,(14):10-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这为人大监督司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缤纷语丝     
《江淮法治》2010,(5):6-6
“要用‘倒逼机制’增强人大监督实效。”——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认为。人大要监督“一府两院”,而人大作为监督者自身也应该接受人民监督。如果监督工作不公开透明,就是不想创造条件接受人民批评。只有公开透明,才能产生来自群众的“倒逼机制”,提升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商州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监督法》要求,结合商州区情,稳扎稳打走好人大监督工作“四步棋”,认真制定监督工作计划,不断健全监督工作机制,规范监督工作程序,凸显监督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7.
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应有之义。创新,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充满活力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正定县人大常委会坚持监督中创新,创新中发展,不断更新监督理念,创新监督方式,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实效。监督形式上力求“活”。在人大监督方式中,“看、听、问、议”是最基本的形式。用“活”这四种监督形式,一定程度上就能提高监督实效。“看”。常委会把“看”作为各项活动的必备形式,通过实地查看,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真实情况。在选择查看地点时,常委会确定能全面反映工作的视察点,做到好差都有。同时,尝试无陪同视察,留足充裕的时间,让人大代表细查慢看,从而对查看对象的工作情况了解得更细致、更深入。  相似文献   

18.
《公民与法治》2007,(12):19-21
财政预算是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审查批准本级财政预决算并监督其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权。但南于各种原因,我国的预算监督制度一直存在诸多缺陷,导致人大对政府预算监督的“软化”。处在基层的县级人大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转变“豆腐预算”为“铁预算”,把好政府用钱的“闸门”,成为县级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近期,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12,(3):7-8
一直以来,吴邦国委员长十分看重“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着力加强跟踪监督”,以提升监督工作实效。2011年是地方人大的专题询问年。人大问“钱”、问“房”、问“教”,在问答之间,彰显惠泽民生的履职路径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去年县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开展,自己也从以前的监督对象变成了一名监督者。通过一年来对人大工作的学习和实践,自己进一步认识到了人大的监督同其他监督形式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那么,如何按照党的十七大对人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依法做好县级人大监督工作,是我们从事县级人大工作者需要破解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