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这是一张充满着融融暖意的“全家福”。照片上的人是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纪委的7名常委和淮安市中学的8名特困生。他们非亲非故,不是一家人,却亲似一家人。2001年春,刚到楚州纪委任职的邱金义在一次下访中,了解到有一些品学兼优的农家子弟考上了全国示范高中———淮安中学,却因家庭贫困无力上学时,心情格外沉重。他回来和纪委常委一合计,决定每人资助1名贫困生完成高中学业,他1人资助2名,大家一共资助8名贫困生。3年以来,每学期除学费外,区纪委每月都派专人把每名同学的200元生活费按时送达,从未间断过。除给予必要的经济资助外,区纪委常委…  相似文献   

2.
《法庭内外》2007,(1):58-58
领居小明是高中二年级学生,今年15岁。1周前,小明发现同班同学小强买了一支好钢笔,便前去索取,要小强将钢笔“贡献”给自己。因小强不肯,小明将小强抽了几耳光,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贫困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一直提倡我个人保持适度的贫困,这里的“适度”有我自己的含义,即是要保持自己的尊严,没有尊严的贫困是应当抛弃的。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诗人歌德对于贫困也有自己的见解:我不讨厌贫困,但我讨厌阻止我成长的贫困。  相似文献   

4.
于谨  康利 《法制与社会》2011,(1):237-238
贫困大学生是现代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有来自心理上的问题。学校有责任教育、帮助、引导这些贫困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同时作为贫困学生自己也应当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这样经过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使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化、制度化的形式,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或减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其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它旨在防止贫困的公民在诉讼或其它法律活动场合中,因贫穷而失去有效的司法保护,因困难而损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它是为了缓和法律的形式理性同实质理性之间的张力而建立的。因此,法律援助的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是否健全、司法人权保障机制是否完善的标志,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尺。在西方,法律援助制度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援助体系。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虽…  相似文献   

6.
黄颖 《法制与社会》2012,(33):166-167
新时期,我国物质贫困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精神贫困的人数日益攀升。着眼于因物质匮乏而精神贫困的群体,从对精神贫困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新时期我国精神贫困滋长的原因,提出转变我国反贫困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06,(7):59-60
法官: 我的妹妹于1997年去世后,侄女张晓当时读小学一年级,因张晓的父亲张某被判7年有期徒刑,我们就承担起抚养张晓的责任。2005年10月份,张晓的父亲张某出狱,张某到我家看望张晓,他见张晓在我家生活得很好,因张某自己当时没有固定收入,也就没有提张晓抚养的事。2005年10月份,张晓考上高中,张某要求张晓由他抚养,我认为我与张晓之间已经形成收养关系,所以不同意张晓由张某抚养。双方发生纠纷。后来张晓在张某的劝说下一直不回我家居住。我能要求继续抚养张晓吗?  相似文献   

8.
家住上海市徐汇区中漕路的赵女士因单位效益不好,下岗在家,当她在《检察风云》杂志上读到《呵护起山尖上一簇圣火》文章后,不禁潸然泪下,深深为贫困山区6个求学儿童的命运所牵挂。虽然自己家庭并不富裕,但她也想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向这6个贫困儿童捐献一些衣物。2003年3月12  相似文献   

9.
从小病魔缠身的他,因家境贫寒无钱医治,致使左手残疾;又因贫困无助交不起高中学费而辍学回乡。然而,意志顽强的他以一个初中毕业生的基础,自学古今中医经典,攻克致残的重要“杀手”——骨髓炎顽症,最终以卓越的成就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成为全国首批获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唯一的一位乡村医生。这一切或许反差太大了,让人感觉到他神秘的传奇色彩。他是谁?笔者不想扯天撤地的使人们愈  相似文献   

10.
贫困女网店卖歌 惠珊是在台湾南部出生、到北部求学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在她念小学时,母亲就因父亲有外遇而与之离异。依父母离婚协议,惠珊归母亲扶养。  相似文献   

11.
孙建武 《法治与社会》2011,(8):F0002-F0002
杨荣玉是陕西旬阳县蜀河镇沙沟村人,17岁那年高中毕业后,因高考落榜后。他为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踏上了艰苦创业的历程。他人勤技精,敢想敢干,视野开阔,步步上进,在"通达公司",一干就是17年,从小工做起,直到当上项目部经理。1997年,年富力强的杨荣玉毅然决然离开了培育他成才的"通达公司",凭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去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12.
在很多人眼里,上海戏剧学院是明星的摇篮。其实,这里除了富裕家庭的孩子,也有不少来自农村和城市下岗家庭的贫困生。2004年12月,“上戏”导演系一名学生为筹钱交下学期学费,铤而走险上街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此后,又有几名同学因无钱交学费而面临辍学。此事在导演系引起极大震动。一名叫董栋的同学写信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下岗母亲举债10万元从河南来到大上海。她要和儿子肩并肩开展一起轰轰烈烈的爱心自救行动,留住儿子的贫困同学。  相似文献   

13.
从寻求保护地球机会的“另外之路”到破解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可持续发展逐渐登上国际舞台,并与人权在一定时空邂逅。其关乎人的自身发展问题,包括消除贫困以及平等、人权等诸多领域,而人权是加快取得更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进展的明智方式。两者相互耦合、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因人权因素的渗透而使其内涵不断扩大,人权的内涵也因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介入而更加丰富,两者在不断深化内涵、增添时代内容中悄然演进。贫困是不可持续的根源,阻碍了可持续发展;贫困状态严重妨碍人权的充分实现和享有。中国消除贫困的国际法意义深远,不仅为国际扶贫脱困提供中国样本,而且在维护世界稳定、和平安全、人权保障、消除恐怖主义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贫困由来以久,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对贫困致因做深入的剖析,目的是将反贫困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持久消除贫困提供可靠的法律制度保证。而反贫困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反贫困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要求法律,确切地说要求经济法的介入。本文试图用经济学和法学分析方法,在经济法领域中探索出反贫困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5.
郭大瑞 《法制与经济》2009,(12):100-102
贫困由来以久,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对贫困致因做深入的剖析,目的是将反贫困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持久消除贫困提供可靠的法律制度保证。而反贫困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反贫困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要求法律,确切地说要求经济法的介入。本文试图用经济学和法学分析方法,在经济法领域中探索出反贫困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6.
贫困是当今美国社会客观存在的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济贫方面曾起了积极作用,但富人政治和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的主要障碍。贫困对穷人的打击莫过于精神伤害,要消灭社会贫困,减少贫困人口,不但要正确地认识贫穷的危害和本质,改革和完善现存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且要根除导致社会贫困和不平等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华山和祖强住邻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同学。华山喜爱文科,祖强偏爱理科。尽管如此,他们的关系处理得很好,每逢节假日和星期天,常常不是你给我背米带菜,就是我给你带菜背米。 祖强因出身贫农,高中一毕业就当上了民办教师;华山则因家庭是上中农,回家便扛起父辈的犁耙修理地球。 当了农民的华山依然忘不了读书,劳动之余创作的歌词被村文艺宣传队录用,办的宣传板报受到工作队和检查组的好评。第二年,华山也加入了民办教师行列。后来在“民转公”考试中,华山和祖强双双被录用为公办教师,又一同调到镇中心小学任教。华山在教学之余,…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一天只肯给自己留下5元生活费的农民工,8年间先后资助贫困辍学学生12万元,为了让更多山区面临失学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他四处动员爱心人士捐助贫困生,8年来,他和爱心人士共捐助贫困生45万多元,因为有了他,曾经辍学和面临辍学的385名贫困生如今有的留学美国,  相似文献   

19.
余香 《江淮法治》2013,(6):44-45
我们总是过于在意别人的评说,以至于整日左顾右盼、无所适从。要么随波逐流。要么妄自菲薄。在自我怀疑和否定中丢掉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没有谁天生便是一无是处。成功者无不善于放大自己的优点,而失败者往往先自己看不起自己。无垠天际因白云而蔚蓝,绚烂青春因自信而精彩,人生路上注定有风也有雨。与其终日抱怨不如坦然面对。勇往直前。你便是自己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20.
翟中东 《法学评论》2005,23(2):60-66
在当代中国社会 ,财产性的外在因素与关系是诱引犯罪增长的主要的直接拉动因素。诱引行为人犯罪的财产性的外在因素与关系同行为人犯罪行为结合的机制通常是行为人通过“发现”自己的贫困与“发现”财富的重要 ,产生对财产的需要。犯罪控制应当将绝对贫困治理、相对贫困治理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