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容 《江淮法治》2009,(16):60-61
2009年6月,河南农民张海超来到郑大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铁了心要开胸。开胸的目的不是治病,而是证明自己患的是职业病--尘肺。医生说,凭胸片,肉眼就能看出你是尘肺,从技术上讲,职防所也不可能做出这么低级的误诊。你为啥非开胸?是的,在医学发达的今天,捧着郑州、北京等多家医院“尘肺”的诊断报告的张海超为什么一定要采取“开胸验肺”这样极端而近乎残忍的手段,证明自己患的是尘肺呢?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生活》2013,(8):60-60
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直接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2009年7月,河南小伙儿张海超以"开胸验肺"的方式证明自己患有尘肺病的消息一传出,舆论一片震惊。一位农民工,因为单位拒开证明而无法拿到法定诊断机构的诊断结果,不得不动手术开胸求真相,让人无奈又心酸。自2013年4月10日起,新修订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  相似文献   

3.
焦点     
《江淮法治》2009,(24):4-4
“尘肺门”事件 河南小伙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余波未平,经济特区深圳再现“尘肺门”。100多名来自湖南的农民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深圳的建筑工地从事孔洞爆破工作,由于长期吸人大量粉尘,多人经医院检查被疑患有尘肺病。但这些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给他们出具职业病检查委托书,他们的职业病诊断因此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河南省卫生厅、郑州市委市政府等相继对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中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开胸验肺事件已告一段落,但该事件暴露出的职业病防治领域的问题,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小非 《公民与法治》2009,(10):16-18
河南农民工张海超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一直无法到权威机构申请鉴定,因为曾打工的公司拒绝提供相关证明。张海超向有关部门多次投诉后,终于取得做正式鉴定的证明。但是,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竟然作出了“肺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林松 《江淮法治》2009,(16):60-60
28岁的河南新密市刘寨村村民张海超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就是为了“有证据”证明自己确实患了职业病!而之前,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奔波却无果,最后不得不把自己的胸腔打开,把自己的肺暴露在无影灯下,作一个验证,作一个鲜血淋漓的验证。我们为之感叹,为之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7.
小非 《政府法制》2009,(17):7-9
河南农民工张海超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一直无法到权威机构申请鉴定,因为曾打工的公司拒绝提供相关证明。张海超向有关部门多次投诉后,终于取得做正式鉴定的证明。但是,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竟然作出了“肺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根据卫生部门公布的数字,2010年全年共报告的职业病病例是27240人。其中,尘肺病病例是23812例,增加了64.3%。近年来,随着职业病病人的不断显现,职业病防治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民众的视线里,“开胸验肺事件”的阴影格外沉重,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相似文献   

9.
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工人,2004年6月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工作三年多后,他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得以被鉴定,郑州职业病防治所却为其作出了“肺结核”的诊断。为寻求真相,这位28岁的年轻人只好跑到郑大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铁心“开胸验肺”,最终被诊断为尘肺。2009年9月15日,在新密市劳动局和刘寨镇政府的主持下,张海超和公司签署了《调解协议》,公司对其作出赔偿共计61.50万元。  相似文献   

10.
郑巧 《法律与生活》2009,(19):35-35
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农民。2007年,他到郑州市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工作3年多后,被多家医院诊断为难以医治的职业病尘肺,但企业拒绝为他提供相关资料,当地唯一具有职业病鉴定资质的郑州职业病防治所起先不肯为其鉴定,鉴定后又得出“肺结核”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11.
李磊 《政府法制》2009,(17):10-11
近来,河南28岁的农民工张海超,为了证实自己患上尘肺职业病,竟然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该起事件经媒体报道之后,震惊全国。开胸验肺事件凸显丁当前弱势群体维权的困境。在这一悲怆的事实背后,也引发了人们无限的感慨:为什么弱势群体只有选择如此悲壮的举动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而才有可能维护自身的权益呢?  相似文献   

12.
根据卫生部门公布的数字,2010年全年共报告的职业病病例是27240人,其中,尘肺病病例是23812例,增加了64.3%。近年来,随着职业病病人的不断呈现,职业病防治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民众的视线里,"开胸验肺事件"的阴影格外沉重,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相似文献   

13.
截至7月26日,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农民张海超为维权而“开胸验肺”引起的法律及舆论风波,依然未有平息的迹象。 张海超的第一次开胸验肺,已经让民众感到一种无声的震撼,这种震撼来自底层农民工诉求无门的悲怆,更来自张海超为求得一个公平而不惜忍受身体之痛的决绝。但震撼显然只是对着那些局外公众而言,几乎所有相关当事人,都在张海超第一次开胸验肺后保持着顽固与沉默,甚至那些本该担负起社会公平与良心的鉴定医院,也在扮演着戗害社会公平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职业病诊断程序立法完善问题已引起理论和实践的广泛关注,本文选择现有研究尚未深入研究的有关职业病诊断立法中涉及到理论问题予以初步探讨,包括职业病诊断的法律性质、诊断过程中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之间关系的界定等。  相似文献   

15.
28岁的河南新密市刘寨村村民张海超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就是为了有证据证明自己确实患了职业病!而之前,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奔波却无果,最后不得不把自己的胸腔打开,把自己的肺暴露在无影灯下,作一个验证,作一个鲜血淋漓的验证。我们为之感叹,为之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突出,受到健康威胁的人数超过2亿,其中农民工群体占多数。2009年6月22日河南籍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发生后,职业病问题迅速成为社会讨论的话题,由此引发的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农民工的健康权。本文结合2008年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对我国农民工职业病危害的现状进行解读,对农民工职业健康权的法律保障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一起职业病鉴定否定原诊断结论案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起经职业病鉴定后否定原诊断结论案例的分析,探讨如何正确运用和进一步完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护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新密市农民张海超用"开胸验肺"这种极其悲壮的方式,证明自己患上了职业病——尘肺病而不是肺结核。在媒体的强力介入、各级政府及官员的高度重视下,张海超终于被确诊患上了尘肺病,认定为工伤,并已提请伤残鉴定,有关责任人也受到处理。同时,张海超的4名工友也被确诊为尘肺病,即将进入工伤监督和赔偿程序。  相似文献   

19.
近来,河南28岁的农民工张海超,为了证实自己患上尘肺职业病,竟然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该起事件经媒体报道之后,震惊全国.开胸验肺事件凸显了当前弱势群体维权的困境.在这一悲怆的事实背后,也引发了人们无限的感慨:为什么弱势群体只有选择如此悲壮的举动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而才有可能维护自身的权益呢?  相似文献   

20.
《司法业务文选》2013,(22):22-32
1.2013年2月19日卫生部令第91号公布2.自2013年4月10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及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遵循科学、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