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7部法律。这次会议通过的修宪决议和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  相似文献   

2.
宪法和法律赋予我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权.目前我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关于行使监督权这项职能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权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3.
1979年7月制定的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作为本级人大的常设机关.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这从体制上和组织上使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一次重大的发展和完善;是加强地方国家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同年12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正式成立,随后,我省各市县人大常委会也相继成立,至今已经整整30年了.  相似文献   

4.
我国《宪法》、《立法法》并没有明确划分地方人大与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等原因,在地方立法实践中地方人大常委会几乎独揽了地方立法权,地方人大的立法权则形同虚设。基于宪法对人大与其常委会的定位、代议民主的原则和地方立法更好地吸纳、表达民意,增强地方立法的民主正当性、权威性,克服地方立法的部门化倾向等的要求,地方人大应积极依法主导地方立法。《立法法》修订时,应明确划分地方人大与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分工,以利推进地方人大主导地方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5.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最早是由1979年《地方组织法》规定的,但是,该法以及1982年宪法中均未界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之间的立法权限划分,2000年通过的《立法法》第67条、第68条对此做了界定.但是,由于《立法法》(2000年)第67条所规定的“特别重大事项”在内涵上的模糊性以及其相较于《立法法》(2000年)第68条所规定事项的主体地位,《立法法》界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权限的努力难以取得实际成效.学界对“特别重大事项”的内涵、性质以及界定其范围的必要性等问题的理解不甚相同,各地界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权限的方式、界定“特别重大事项”的方式也迥然相异.对“特别重大事项”的来源、性质以及界分“特别重大事项”范围的主体需要明确,对界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权限的方式及路径也需要作出厘定.  相似文献   

6.
《江淮法治》2014,(15):7-7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5周年。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组织开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5周年纪念活动方案》的要求,将面向全社会开展征文活动,在《安徽人大网》开辟征文专栏,《江淮法治》杂志编发征文专刊,《安徽日报》、《江淮》、《江淮法治》杂志择优刊发部分征文.  相似文献   

7.
刘文忠 《河北法学》2008,26(6):73-79
一般认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包括"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四权。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为"立法权、监督权、议事权"三权。在新的历史时期,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履行职能,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而努力,要通过健全议事职能的制度建设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提高议事能力与水平,同时要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在其立法空间内履行好立法职能,并把监督职能发展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一种经常性的工作形式,使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从而在逻辑上与事实上"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撤销由它任命的“一府两院”组成人员职务,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促进“一府两院”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形式。如何有效地行使好这项职权.本文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熊菁华 《行政法学研究》2005,(3):122-124,130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做好涉及临时性许可的政府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工作时,首先要正确理解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原意,“一年”的期限是地方政府就临时性许可提请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启动立法程序的期限;同时还要主动把握立法权限和时机,对临时性许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再审查”,切实履行人大的立法和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10.
陆德生 《江淮法治》2009,(19):34-3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基础上,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1979年7月1日通过了《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制定了新的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这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和重要成果,也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回顾总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丰富经验,展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光明前景,目的是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充分发挥人大存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拿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闭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2.
蓝婷婷 《法制与社会》2012,(31):146-147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和监督权,它们之间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立法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的行使又必须以决定权的形式出现,离开决定的形式,各项权力就无法作出和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三十一年来,监督工作稳步于渐进、渐深的发展过程。寓支持与监督当中,并真正体现宪法与法律的精髓,各方的实践与探索从未止步。特定问题调查,就是这样一把法定的、重要的、高端的监督“利器”。它是由人大或其常委会组织,为查证某个重大问题而依照法定程序展开的调查。  相似文献   

14.
两个月一次的人大常委会会议负有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监督同级“一府两院”的工作,依法进行人事任免等神圣使命,是一项法律性、程序性、民主集中性极强的履职活动。但实际情况是,开会时,报告者长篇累牍、口若悬河;审议者雾里看花,只能坐而听之,泛而议之,作决定时盲目地举举拳头了事。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审议者与被审议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管理工作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转轨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一是加强审议工作,提高履职能力。提前七天将政府工作报告发放与会常委,提前搞调研,增强审议质量。二是今后将延长会议时间,对审议的各项内容进行分组讨论,提出意见建议;三是要求与会常委要深入群众,为民说话、为民代言、为民办事,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对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要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质询课题,做到心系百姓,  相似文献   

17.
地方人大的重大事项决定权。是指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以及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或者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事务和重要工作进行决策的权力。  相似文献   

18.
张永庆 《江淮法治》2009,(21):49-50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如何更好地依法行使人大职权,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是地方各级人大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工作实施监督,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在监督实践中,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具体工作和具体案件。对具体案件是介入还是不介入,是全部介入或个案介入,还是有条件地介入这个问题争论颇多。概括起来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宏观监督,即人大不应介入具体案件。认为,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20.
关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相关法律都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概括来说,可分为"四权":立法权(除法律特别规定外,省级以下没有立法权)、选举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大事项决定权包含于决定权之中.下面,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谈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