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宗和 《法治纵横》2011,(12):55-60
抗美援朝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高喊“向我开炮”的经典形象曾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但“王成”原型之一——蒋庆泉却因为战场负伤被俘这一“污点”而并不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2.
魏志明  张志凌 《天津检察》2008,(3):20-20,11
看多了影视剧中的孤胆英雄,人们更多的感慨是英雄的无畏和无私。其实,英雄也是你我一样的平凡人,只是他们瞬间进发的伟大,会经久不息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感谢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和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对见义勇为家庭的无私帮助。”7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律师与见义勇为英雄手拉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上。见义勇为英雄代表对帮助他们的律师由衷地表示感谢。为了维护见义勇为英雄们的合法权益.使他们不再“流血又流泪”。  相似文献   

4.
英雄面对死亡也会有怯懦。电影《勇敢的心》中,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临刑前高呼"自由",但是在离开囚室临刑前,他对上帝祈祷,希望获得勇气,以抵抗面临死亡的恐惧。 中华民族的英雄文天祥,在留给历史舍生取义的宏大英雄气概之外,面临死亡威胁和元朝的利诱时,也并非全无恐惧,他不仅对自己的信念产生过怀疑,甚至可能有过“投降”的念头。  相似文献   

5.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喝的是啤的白的?明天你是否会后悔,视法律如同儿戏?歌迷们都不敢相信,醉酒后肇事的你,我也是偶然翻微博,才知道的确是你。谁灌醉才华横溢的你,谁让你放纵自己,谁让你不尊重法律,谁给你穿上囚衣…”——网友改编自《同桌的你》  相似文献   

6.
赵琳琳 《政府法制》2008,(16):22-23
沈阳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张建明,曾是沈阳市公安局刑侦等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也是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赫赫有名的“打黑英雄”。他曾破获一系列大案要案,立下赫赫战功,成为警界名人。不料,2006年,这位“打黑英雄”却因“涉黑”受到审查,后被逮捕。  相似文献   

7.
吴本务 《检察风云》2012,(14):73-75
初上银幕开锣戏 当年办电影杂志我和他同是编委,选题会时他点子特别多,因为有学问,中外电影倒背如流,明星导演如数家珍,谁也想不到如此大家竟连小学都没读完,全靠自学成才。私下里,他告诉我,他当过小店学徒、干过报社杂工、画过街头广告,能与电影结缘纯属偶然,还只13岁时,他就受老板欺压,饱尝世态炎凉,天天起早摸黑,生煤炉、搬门板、扫店堂,还要为老板倒夜壶。  相似文献   

8.
王洋 《中国公证》2008,(7):15-20
“5·12”汶川大地震震惊全国,作为《中国公证》杂志的记者,要深入灾区对我们的公证行业和公证人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了解。在走访四川灾区期间,我因这份职责而深刻体会和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对公证行业的痛惜,我也因这份职责而对灾区公证人员肃然起敬。因为,这场大地震让伴随改革开放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数十家公证处在顷刻间变得“一无所有”,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公证处4名公证人员全部遇难。但同时,这场大地震也见证了灾区公证人员坚守信念、恪尽职守、排除万难的决心和能力,他们用热血和忠诚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也用事实证明了他们是一支“震不垮的英雄团队”。  相似文献   

9.
提到这个孩子,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他的行为及其动机令人费解和震惊:一个16岁的孩子竞敢在光天化日下只身去抢银行!而其动机却是“通过抢劫体验当英雄的滋味儿”,而且他竟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也不知道自己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直到被抓捕时,他还反问警察:“我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0.
新版《三国》尚未唱罢,世界杯又接着登场,不禁让我产生错觉,假如让三国英雄去征战世界杯,情景会怎样?  相似文献   

11.
李二楞传奇     
在即将公映的电影《血战千倾洼》拍摄期间,制片人抗日英雄马本斋之子全国政协委员马国超将军向笔者推荐说:“阜城县义和庄村有位曾经穿越鬼子层层包围,帮着回民支队成功突破千倾洼重围的老敌工,可采访一下。”采访开始后,一个叫李二楞又叫李志清、李希明、杜义明、李矮子等这一连串的名字的人,显得即神秘又忒让人好奇。  相似文献   

12.
仁艾 《江淮法治》2009,(16):20-21
2009年3月16日,在6层楼高的光滑楼顶,偶遇轻生女孩,她挺身而出充当“谈判专家”。生死瞬间,她紧紧抓住轻生女孩死不放手。她用勇敢、智慧、爱心,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她的行为令人感动。人们称赞她是“最美警花”。她的所作所为不仅感动了中国,就连英国《每日邮报》也报道了中国“最美警花”一事,盛赞这位女“英雄”。她,就是长春监狱狱警王玉辉。  相似文献   

13.
佚名 《政府法制》2010,(16):22-23
各付心思待统一 1972年3月,在台湾上空的浓重阴云中,蒋介石以86岁高龄出任第五届“总统”,悲壮宣誓:“只要毛共及其同党一日尚存,我们革命的任务不会终止,纵使我们必须遭受千百挫折与打击,亦在所不惜,决不气馁。”但“英雄”垂暮,他的精神已支撑不住他的宏志。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在街头、公园、学校等公共场合经常可以看到各种人物的塑像,那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这些英雄当中,也不乏中国人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赌海沉舟     
潘传坤在看守所中怎么也想不到会被判死刑,当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下达后,他才仅仅27岁。但法律是严酷的,又是公正的。他留下的最后的话是:“我很后悔,现在想给国家多挽回一点损失,但已经晚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我的身体捐献出来,为祖国的医学事业作点贡献。”呜呼,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初结赌缘  1986年初,当潘传坤经考试从一个民办教师进入武进小河信用社时,他正好20岁刚出头。他也曾激动过,也曾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时表现出最初的谨慎、勤勉与骄傲。然而,最初的一切并没有保持太久。1988年11月某日的傍晚,对于…  相似文献   

16.
话说英雄     
周港 《中国监察》2010,(19):61-61
英雄是正义的化身,是人类力量的灵魂,具有一种浩气长存的民族精神。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英雄的名字往往印记着一个个朝代的兴盛衰败。纵横万里横扫大陆的亚历山大,叱咤风云威震欧洲的拿破仑,倚剑立长城之上笑傲天下的秦皇汉武,南征北战盛极一时的唐宗宋祖,后人难以忘记他们的名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易水河畔临风洒泪、击筑而歌“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后人常为壮士悲情、英雄末路而惋惜落泪。  相似文献   

17.
刘继兴  王伟 《政府法制》2013,(29):24-24
曾国藩论涵养论能力论韬略论成就,可以说是人中之杰。但这位人中之杰的“最高学历”仅是在道光十八年殿试中入围三甲最末,成了“同进士”。虽然他人可以说“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本人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相当于“进士”的“学历”,可是一件让这位大人一辈子都不爽的事。  相似文献   

18.
英雄与草莽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1,(18):29-29
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一夜变天,政治怒火把全球烧得人心惶惶。 无论卡扎菲最终会选择流亡、投降还是背水一战,我们已经疲于去感知这位落草为寇的末路英雄身上的那抹悲壮。反倒是卡扎菲政府发言人穆萨·易卜拉欣,这位始终站在卡扎菲身边的英俊的年轻人,他那道忠诚、坚定的高大身影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难免让人心生敬意与悲凉。  相似文献   

19.
云飞扬 《江淮法治》2008,(18):48-50
2008年3月11日。一个爆炸性新闻震惊了韩国各界——被誉为“韩国英雄”的前棒球巨星李浩成,因和情人金成姬为1.7亿韩元发生纠纷,在将金成姬杀害后,又对其家人实行灭门式屠杀。冤魂在哭泣,不明白这个被称为韩国英雄的前棒球巨星有什么血海深仇要将她们斩尽杀绝!  相似文献   

20.
日前,北京西城法院受理一起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诉北京某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侵犯“英雄”钢笔商标专用权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