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两个证据规定的进步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东 《证据科学》2010,18(5):526-529
一、两个证据规定的总体评价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等五部门在今年5月30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分别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统称两个证据规定)的实施,我国的刑事证据立法进程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2.
1.2011年3月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38号公布2.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规范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理、复核行政处罚案件,适用本规定。第三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设立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委员会(以下称案审委),负责对立案查处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集体审理。  相似文献   

3.
一、鉴定意见的特点2010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死刑证据规定》)。该规定第23条规定了鉴定意见的  相似文献   

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自二○一○年七月一日起已正式开始施行。两《规定》的出台,直接推动了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不仅弥补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立法上的不足,同时在司法实践的基础上也增加了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而且对办理死刑案件的证据审查和判断方面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规定》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民主化、法治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两个证据规定”的施行与公诉工作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分别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并称“两个证据规定”),已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2010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弥补了刑事证据规则缺位的遗憾,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非法证据规则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2010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判决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标志着中国特色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在我国,检察机关具有特殊  相似文献   

8.
张翔 《法制与社会》2011,(29):123-124
2010年7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两个证据规定”)正式施行,标志着证据核心意识理念在我国刑事诉讼领域的基本形成。本文拟从正确有效应对“两个证据”新的执法办案形势,就贪污贿赂案件的证据收集问题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9.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的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源于20世纪的美国,当今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大都制定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于2010年颁行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非法证据排除做了详细规定,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八),从立法层面上首次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虽然中国司法实践中治理刑讯逼供的科学证据体系基本形成,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一些完善非法证券排除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2011年3月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37号公布2.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保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适用本规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三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  相似文献   

11.
范勤  邹莉 《犯罪研究》2007,(5):58-59,71
与我国现行的证据规则相比,英国证据法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渊源不同。我国证据规则皆为成文法的规定,而英国的证据法则由判例法和成文法两部分组成;其次,分类不同。我国立法机构针对不同的诉讼设定了不同的证据规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在此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又分别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而在英国法中,证据的适用问题并未依据诉讼种类的不同独立规定;最后,证据审查不同。我国证据法学界一直强调证据应当具有三性,即关联性、客观性和合法性,但对于何为合法的证据,则缺乏系统的规定;而英国法中,则随着判例的日渐成熟,早已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证据排除规则。本文拟结合相关判例和法规,对此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樊星 《法制与社会》2015,(2):117-118
2010年7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两个证据规定)正式施行.两个证据规定的颁布是不仅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我国的证据体系,也对刑事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发挥了作用.至此我国有了比较明确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同时也正式出现了瑕疵证据.  相似文献   

13.
2019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法释[2019]19号)(以下简称《修改决定》)并回答记者提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郑学林出席发布会并介绍相关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李广宇主持发布会。江必新通报《修改决定》的有关情况。最高人民法院这次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做了较大修改。  相似文献   

14.
法制月报     
8月28日《检察日报》报道,由中央纪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查处厦门特大走私案展览揭幕8月29日《法制日报》刊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就民商事案件相互委托送达司法文书和调取证据的安排》8月31日《检察日报》全文刊登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 施有关问题的规定》9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闭幕,表决通过防沙治沙法等;人大常委会举办第二十三次法制讲座《法制日报》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相似文献   

15.
国家林业局令第14号《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文书制作管理规定》已经2005年5月13日国家林业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第一条为了规范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文书制作,正确实施林业行政处罚,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三年多来,各级行政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为全面了解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状况,最近,笔者对某县法院近三年来审理的各类行政诉讼案件及非行政执行案件进行了调查,并参加了人大等有关部门对行政处罚情况的专项检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基本上都做到了正确、公正、合法。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当前,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行政处罚主体依然混乱。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  相似文献   

17.
《判例与研究》2002,(2):56-6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于2001年12月6目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炅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并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现将《关于审理证券行政处罚案件证据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参照执行。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院。  相似文献   

19.
2010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及《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并于2010年7月1日施行。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是改革完善刑事证据制度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20.
罗松 《经济与法》2003,(10):48-49
2002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68条为:“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本文肯定此举在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5)2号《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基础上进步的同时,又指出其对非法证据范围界定过宽之疏漏,在保障隐私权与保障发现案件事实的真实之间的界限上没有表明立法态度,不利于司法实践。最后借鉴域外发达国家的证据规则,以求弥补《规定》68条之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