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隆回县的大部地区原属宝庆(邵阳)。党的创建时期参加过共产主义小组的彭述之(后成为托派)、大革命时期担任中共宝庆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的彭钟泽(又名彭觉如)等都出生在这里。早在“五四运动”前后,彭钟泽、罗卓云、欧阳秋暴等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受到毛泽东同志的影响,接受了新的思想。后来都参加了党的组织。他们曾带回过不少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1894年,彭述之出生于湖南省隆回县,后考入北京大学。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彭述之作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被派往苏联留学。留学期间,彭述之非常活跃,与瞿秋白、罗亦农被称为中共党内留苏三领袖。  相似文献   

3.
1894年,彭述之出生于湖南省隆回县,后考入北京大学。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彭述之作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被派往苏联留学。留学期间,彭述之非常活跃,与瞿秋白、罗亦农被称为中共党内“留苏三领袖”。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曾和彭述之照过一张合影,但照片中谁是陈独秀,谁是彭述之?几十年来被许多报、刊和专著弄错,以讹传讹。1982年2月,中国学术出版社翻译出  相似文献   

5.
1927年,陈独秀因右倾错误被免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职务,1929年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在上海他与彭述之等人成立“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并自任书记。193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中央机关遭国民党破坏。因叛徒告密,陈独秀被当局逮捕,并被押解到南京,  相似文献   

6.
文正章  萧时珍  罗斌  张柏雄 《湘潮》2010,(12):35-38
欧阳宝堂,1924年1月出生,隆回县司门前镇兴隆村人,是大革命时期宝庆县农协委员长欧阳秋曝的满儿。他在解放前夕,从事地下革命活动,解放后坐牢20载,是一位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7.
<正>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党史著作基本上都无一例外地说:经共产国际同意,俄共(布)远东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处派代表魏金斯基一行人1920年4月到中国来,会见李大钊与陈独秀,是推动与帮助南陈北李建党的第一人。然而,彭述之却在二十多年前独持异见,根据他的所闻所见,认为推  相似文献   

8.
雏凤初鸣第一声1903年7月20日,贺绿汀诞生在湖南宝庆东乡(今邵东)萝卜岭蚂蟥塘。他是个难产儿,也许在未离娘胎时就开始拚搏,过分疲劳,坠地时默无声息。不知是谁借了一面铜锣“咣啷咣啷  相似文献   

9.
<正>1926年1月初到2月下旬,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突然离奇“失踪”,党组织多次派人寻找未果,史称“陈独秀失踪事件”。学界现今并无相关的研究成果对此有系统性论述,而作为当事见证者的郑超麟、彭述之等人在其回忆录中关于该事记载又有所出入,使得这一事件更加扑朔迷离。陈独秀因其特殊身份,一举一动尽惹社会各界注意,他的失踪引起社会各界的猜测。  相似文献   

10.
朱树彬 《党史纵横》2014,(10):62-62
正抗战爆发后,陈独秀出狱,并要求重新回到党内工作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离开中共中央领导岗位,先是隐蔽在汉口,不久移居上海党的秘密机关,深居简出,不担任党的任何工作,拒绝共产国际要他赴莫斯科学习的指示,党的一切会议包括"八七"会议这样重要的会议均不参加。他脱离党的政治生活,脱离党组织批评监督,在寂寞中进行反省。1929年9月,陈独秀与彭述之等人成立了所谓"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后来,在托洛茨基的直接指导下,1931年5  相似文献   

11.
很少有人知道我党早期有这样一位烈士;他生前三次文场夺魁,他是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左右手,又与李大钊同时遇难于军阀的绞刑架下。他牺牲时年仅二十二岁,根本没尝够青春的欢乐,也未来得及施展出自己的全部才华。他叫谢伯俞。一九○五年一月十二日,谢伯俞诞生于湖南宝庆东乡(今邵东县)黑田铺。谢伯俞的父亲谢炳坤,是个勤劳朴素的普通农民;  相似文献   

12.
《湘潮》1986,(6)
在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匡互生是一位可歌可颂的闯将。匡互生,湖南省宝庆(今邵东县)廉桥镇人。一八九一年十一月一日,他诞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创伤。少年时代,在当地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大汉佑民灭洋军”大元帅的影响下,萌发了“拯救民众于水火”  相似文献   

13.
姜齐贤,1905年生,湖南省湘乡县人.1925 年夏,他从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护士班毕业,适逢驻宝庆(今邵阳市)的湘军派员到长沙招收医务人员,姜齐贤征得父母同意后,即投奔湘军,被分配在第三师十二团一营当军医,后毅然投奔国民革命军.  相似文献   

14.
彭述之是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在主编《向导》周报和贯彻中共中央指示精神的实践中积累并形成其宣传思想。他主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无产阶级宣传的党性与阶级性统一,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坚持联合战线中的独立批评原则,坚持中共宣传言论出版自由。其宣传思想对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推进中共理论宣传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罗卓云曾是大革命时期中共宝庆地方委员会组织部副部长,1922年他变卖家产,在家乡隆回创办了“维央”学校,免费招收目不识丁的山民入学。在校门口题写了一副对联:“此处有药能光眼;这里无钱可读书。”吸引了很多无钱读书的贫苦人家子弟。该校为大革命运动培养了不少人才,1925年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86,(6)
大革命时期,中共湘西南特委民运委员、宝庆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欧阳秋曝,早年从事教育工作。他在教学中,不随举子纸上学六韬,不学腐儒穿凿注五经,有一套新的办法。有次,他讲授文言虚词,从当时的报章上选了这样一篇古体文,作为教材。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后期,毛泽东和邓演达这两位革命的领导者,怀着极大的革命热情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共同研究和探索了当时的重大问题之一——农民运动问题。他们的合作密切而愉快,堪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典范。对这一段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合作,毛泽东后来回忆说:大革命时代作农民运动,陈独秀、彭述之不同我合作,倒是邓演达肯同我合作。周恩来在1944年的回忆中也说:邓演达从苏联回来,在讨论土地问题时,他和毛泽东同志的意见一致。  相似文献   

18.
妙讽联弟     
《湘潮》1994,(1)
妙联讽弟欧阳秋曝(1893~1931),湖南隆回人。大革命时期担任过宝庆县督学和县农协执行委员长。他在六兄弟中排行第五,时人尊称为"牧五爷"。其弟欧阳昶是个锱铢必较的奸商,1925年冬在家乡办了个商店,店号"逢源裕"。开业那天,宾朋满座,欲请墨客写一...  相似文献   

19.
田智 《新湘评论》2020,(2):54-55
1963年,共产党员石大城把一本珍藏了几十年的日记交给了四川省委。一本日记穿越了历史时空,从广州到成都,映照了一代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坚守。游步瀛:留下日记,以身许国1903年10月,游步瀛出生在湖南宝庆县的一个小山村(今属邵阳市隆回县)。1923年夏,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省立第一农业专门学校农本科,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4月,游步瀛根据党组织指示,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第一队学习。  相似文献   

20.
声势显赫,统兵数十万的国民党华中“剿总”白崇禧人称小诸葛。1949年8月,小诸葛被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打得大败,带领十多万残兵败将退到湖南南部,驻扎在衡阳至宝庆一带。这时候白崇禧还想作困兽之斗,他认为自己还有十几万“精兵强将”,加上美式武器装备,只要共产党不急追猛攻,他就可以利用喘息机会安营下寨在衡宝地区,与共产党决一雌雄。如果共产党穷追不舍,那就逃回广西去,那里人熟地熟粮钱皆足,加上有十万大山的复杂地形,也可以跟共产党打个一年半载再见分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