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工作中,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邓小平“两手抓”方针的基本内容,它不仅是邓小平总结我们党革命和建设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同时也是他运用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一个成功范例。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1、“两手抓”:矛盾面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邓小平“两手抓”方针的客观依据,就是事物矛盾面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或是相辅相成,或是相反相成。任何认识一旦脱离了事物矛盾面的对立统一关系,形成真理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因此,“两手抓”,既是辩证的思想方法,又是科学的工作方法。邓小平从这一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标志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行将结束,全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的经济体制即将建成。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已成为人们特别是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一、机遇在事物发展过程今的地位和作用所谓机遇就是机会、时机。它对事物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事物而言,它的存在、发展,既受制于事物自身矛盾斗争所产生的原动力,又受客观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决定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当…  相似文献   

3.
新旧矛盾是事物内部新的一方与旧的一方组成的矛盾,结构矛盾是事物内部不同部分、层次组成的矛盾.新旧矛盾的主要特征是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结构矛盾的主要特征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旧矛盾的主要作用是为事物发展开拓空间,结构矛盾的主要作用是为事物发展积蓄力量.解决新旧矛盾的主要方法是斗争,解决结构矛盾的主要方法是和谐.  相似文献   

4.
讲真话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是毋容置疑的。然而,怎样讲真话,在态度和方法上也有个实事求是的问题。有的同志把讲真话简单地理解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爱怎么讲就怎么样”,未免有失偏颇。首先,讲真话应以“实事”为依据。真实性是讲真话的本质。讲真话所具有的真实性,起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真心话;其二,客观依据要真实,即是“实事”。两者不能偏废。这里所说的“实事”,是指符合事物本来面目并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具体事实。现实生活中,人们由于主观意识的作用,有些真心话可能没有事实根据。如果是家  相似文献   

5.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在科学的循环观看来,事物是在运动中存在,而运动其实是一种循环运动。任何事物,不论是天然事物还是人工事物,在时间链条中周而复始并有规律地发生发展,这就构成了循环运动。事物的循环运动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复杂性、历史性、开放性等特征。要实现由循环运动向循环发展的转变,必须构建一种“突围机制”,循环运动中突围机制的生成是受趋利避害规律支配的。所谓突围机制是揭示或反映事物突破原有循环运动而呈现出向上向前发展变化的方式、机理和结果的统一体。要促进循环发展,需要重视并坚持这样一些做法:设法解决观念认识问题,培养一种科学的循环观;在对待循环运动时,一定要密切关注突围的存在,并把握住机会寻找突破口;根据科学的循环观所揭示的事物在循环运动中所遵循的立体套嵌结构律,认真处理好不同层级的循环运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 近几年来,各行各业盛行量化管理方法,力图在管理上以定量求精确.毫无疑问,对事物的认识,从质发展到量,标志着人类认识的精确和深化.量化管理为我们正确判别事物提供较客观的依据,可以防止主观武断,随心所欲.然而,目前在以定量求精确的具体做法上,出现某种绝对化倾向.每见一些部门惯于将各种工作化为不同的指标,每种指标冠以不同的分值,三分、五分,合成三百分,甚至一千分.然后用打分去检查、衡量工作.为了评判客观公正,又制定个人自测,小组联评,领导总评等具体测评办法.有的还移植歌咏大奖赛的评分法:去掉一个最高  相似文献   

7.
“势”相对于“形”,指事物根据其固有的规律发展变化的方向或趋势,如事物的新陈代谢、人的生老病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等。“势”具有客观必然性。 “造势”是人们对客观形势的正确感知和能动的反映,是顺其“势”而营造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舆论氛围,是一种催人、逼人的人气。“造势”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内容应该是客观的,是人们认识真理与追求真理的辩证统一。 “造势”对人类的进步事业而言是绝对的必需。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首先发现真理的人总是少数。要把这种少数人的发现变成多数人的拥有和追求,…  相似文献   

8.
什么叫做实事求是?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①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以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看,是从实践中来,从“实事”中来,从“实事”中“求”出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公式,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公式看成为“实事──求是──再实事──再求是”。客观实际、客观“实事”,是人们一切认识(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认识)的来源。依据客观实际和“实事”,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才能“求…  相似文献   

9.
《理论视野》2009,(3):63-63
《人民日报》3月13日发表唐双宁的文章指出,事物运动具有不平衡性,金融软硬实力的增长也不可能齐头并进。金融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初期主要表现为金融规模和数量等“硬实力”的增长,在这个基础上,逐步表现为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市场机制的健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等“软实力”的提升。软硬实力之间客观上是一种相互助推,螺旋上升的关系。中国金融“硬实力”的发展为“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比较方法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使用比较方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了解也不例外。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宣传,是通过理想中的社会主义与以前的社会制度的比较来进行时;我们今天对社会主义的深入认识,也只有在实际的比较中才能得到。一、全面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辩证方法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质、量、度。所谓事物的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这一事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是它自己,并与他事物相区别,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因此,质的事物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的客观自由原则是对形而上学和经验主义的扬弃。形而上学以知性的方法去把握无限之存在,其方法和内容是不匹配的,是不自由的学说。经验主义起于"具体内容"和"坚实据点"的需要,但是它仍有外物相对峙。黑格尔揭示了经验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上的不假外求,而远没有达到对事物内在必然性的认识。黑格尔通过并扬弃形而上学、经验主义的自身环节,达到了客观自由。客观自由是无限的原则。现当代学者对黑格尔客观自由原则的前提、思想理路和价值取向做了多角度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作为其存在和发展形式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事物即是运动,即是过程,事物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存在于事物的过程之中。社会制度也是如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也只能通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过程来体现。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从世界范围来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应当成为我们观察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3.
雅斯贝尔斯认为历史是人自身的历史,因此,历史的存在与历史的认识是统一的。我们可以用历史认识这一方式来考察历史的内在结构和认识方法,这一结构和方法就是主观与客观、科学与价值学、普遍与个别的统一以及变迁中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14.
向敏青 《理论探讨》2004,(1):104-105
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揭示方法确立的客观依据是方法研究的重要方面,隐性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显性教育法相对而言的实施方法。其客观依据主要有五个方面:哲学依据、对象依据、接受心理依据、环境条件依据和实践反馈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是依据一定条件而存在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灭亡.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的性质及其存在方式也就发生变化.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因而脱离条件孤立的观察问题,就连“下雨好不好”这个极简单的问题也将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刘志文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必不可少的思想前提实事求是,就是通过对周围客观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中发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形成真理性的认识并用之于指导实践。而人们发现和认识真理,既要受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又要受主...  相似文献   

17.
关于理论(认识)与实践的具体关系问题周喜庆(一)有无超越于实践客观水平的理论存在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对客观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联系的认知,唯有从其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去捕捉。同时,客观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联系,也唯有通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才能...  相似文献   

18.
形式主义是一种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形式主义者割裂形式与内容的内在联系,夸大事物的表面形式,抹煞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形式主义在观察问题时,对现状、历史、对任何事物都不作具体了解和分析,只根据事物的形式来判断事物的性质;不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和不顾及事物的本质,只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分类,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创新,目的在于提高其功能和效益。功能和效益是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如此。面对着社会各种职业和不同层次的人群,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效益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与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多要素构成的结构整体,也是一个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其机制创新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这种方法论就是系统论的科学原理。系统论是以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理论为基础的研究事物的方法。系统论认为事物都是  相似文献   

20.
第一节原因和结果事物的因果联系是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表现形式之一.一、事物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因果联系是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存在于一切现象的发展过程中;一切现象毫无例外的受因果联系的支配.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把特定的对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考察时,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在物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它们又经常互换位置.(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因果双方失去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