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11事件后,美国等西方势力加大了对俄罗斯、中亚地区非政府组织的利用和支持力度,将其作为推广“民主”的重要手段。俄罗斯和中亚的非政府组织大致有宗教性非政府组织、民族主义非政府组织等七个类型。各种性质的非政府组织的存在一方面有益于中亚各国和俄罗斯的民主化进程,同时,也滋生了极端民族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和恐怖主义,严重损害了这些国家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
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民族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现象,具有自己的历史惯性和鲜明特点.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在普京执政期间成为俄罗斯的主流社会政治思潮,它表现为温和的民族主义、激进的民族主义和极端的民族主义等三种形态.其中普京所引导的国家民族主义是温和民族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主流;而以帝国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激进民族主义和以种族排斥为主要内容的极端民族主义虽然处于边缘的位置,但是对俄罗斯社会的影响非常巨大.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在转型期间虽然具有整合国家和社会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而容易染上攻击性、保守性和工具性等负面特点,对国家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和中亚的非政府组织大致有宗教性非政府组织、民族主义非政府组织、美国等西方国家资助下的非政府组织等7个类型。各种性质的非政府组织的存在,一方面有益于中亚各国和俄罗斯的民主化进程,同时,也滋生了极端民族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和恐怖主义,严重损害了这些国家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民族分裂主义看车臣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出现的第三次世界性民族主义浪潮的消极面十分突出,这就是危害极大的民族分裂主义.在其影响下,车臣民族极端势力走上了闹独立之路.与此同时,车臣内外的宗教极端势力与其相勾结,为民族分裂主义活动推波助澜.对这两股势力的结合必须予以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5.
巴基斯坦与伊斯兰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月12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表示巴将维护伊斯兰教义,坚决打击国内宗教极端势力,清除恐怖活动。本文试图对巴基斯坦伊斯兰教的历史作用、巴主要宗教派别和组织、巴宗教极端势力的影响和发展原因以及巴政府整治宗教极端势力的措施和前景等问题进行一次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众媒体在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大众媒体对社会的转型过程进行反映并影响这一过程的发展,另一方面,大众媒体本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转变。俄罗斯媒体具有私有化和财团化的特点,从而导致媒体的极端商业化和庸俗政治化。俄罗斯转型过程初期蔚为奇观的大规模媒体战也由此发生。普京执政之后,开始打击寡头势力和改造媒体。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在俄国历史上历经三次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的冲击。20世纪末,伴随着全球性的民族主义浪潮,俄罗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其“民族主义”问题再次凸显。因此,复活传统民族主义,重构民族精神以填补意识形态空白,增强民族认同成为俄罗斯在社会转型期迫切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1999年8月大事:一、中、俄、哈、吉、塔5国第四次首脑会晤取得成功。25日,中国、俄罗斯、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5国元首在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举行第四次“上海会晤”并发表《比什凯克声明》,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阐明立场,在打击恐怖主义、非法贩卖毒品、麻醉品、走私武器、非法移民及其他形式的跨国犯罪、遏制民族分裂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5国将采取措施,开展合作,在1999-2000年制定有关联合行动计划;建议外长、国防部长、“护法机关”领导人单独定期会晤。声明重申人权不能…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直接产生于俄罗斯民族的特殊发展历程,形成了与西方的民族主义不同的道路和特点,长期以来扮演着与西方文化影响相抗衡的民族精神核心内涵的角色。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两大支柱——弥赛亚意识和俄罗斯的特殊道路,为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发展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石。正是在弥赛亚意识和俄罗斯的特殊发展道路的相互印证、相互作用下,俄罗斯民族主义才得以产生、发展和强化,并且深刻影响着俄罗斯的发展。其中,苏联领导人对待民族问题的态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民族主义"一词字面上可能包含三重涵义:俄罗斯人及其代表所具有和表现出的族裔共同体意识、情感、思想和运动,是文化和种族意义上的民族主义①;俄罗斯多民族国家的国家民族主义②;泛指俄罗斯国家的各种民族主义③.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该国民族文化心理的外在反映和体现,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由于历史、宗教、地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俄罗斯民族呈现出极端性、矛盾性、情绪化相结合的、带有强烈民族主义意识的复杂民族心理,这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2.
车臣伊斯兰极端势力迅速膨胀的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世纪末、19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到车臣后与民俗和传统相结合,呈现出某些本土化特征,但在早期传播及后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并未显现出极端主义倾向。20世纪80年代,伊斯兰极端势力在车臣迅速膨胀,始终严重地威胁俄罗斯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究其成因,主要有社会因素、意识形态危机、境外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渗透和支持、俄(苏)政策上的失误等。探究伊斯兰极端势力在车臣的形成和根源,将使人们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中东是伊斯兰极端势力的策源地和大本营,同时也是国际伊斯兰极端势力泛滥的“重灾区”。据统计,中东地区共有上百个伊斯兰极端组织,它们多崇尚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追求全球圣战,带有强烈反美、反以色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各国严厉打击下,中东的伊斯兰极端势力遭到很大削弱。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主义是俄罗斯在历史嬗变中形成的独特思想文化.西化改革失败后,俄罗斯国力和国际地位日趋衰弱,以追求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国家民族主义迅速兴起,它压倒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成为当代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潮.当代俄罗斯国家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家民族主义对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罗斯外交政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 90年代发生了两次车臣危机 (1994年 12月和 1999年 9月俄出兵车臣 ,以彻底解决危机 ) ,其根本原因是车臣民族激进分子进行的民族分裂和恐怖活动 ,而与它们交织在一起的伊斯兰极端势力对异民族和异教徒的逆反情绪和行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车臣伊斯兰极端势力对俄国人数世纪的统治耿耿于怀是车臣危机的历史根源  在俄罗斯山峦起伏、丛林密布的北高加索 ,居住着车臣、印古什、阿瓦尔、奥塞梯、列兹金、卡巴尔达、达尔金、库梅克、阿迪盖等几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这些山民自古就像在高加索山脉上空翱翔的苍鹰 ,习惯了自由自在…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俄罗斯恐怖主义泛滥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恐怖主义泛滥成灾,究其原因:政治经济转轨带来的社会不公和人民生活日益贫困是滋生恐怖主义活动的社会温床;民族、宗教矛盾激化,黑社会势力发展,邪教组织壮大是诱发恐怖主义活动的重要因素;军火走私,武器扩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恐怖主义的活动提供了方便条件;泛民族主义、泛宗教主义的渗透,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西方国家的干涉,助长了恐怖主义势力的嚣张气焰;俄反恐斗争的失误使恐怖主义势力得以发展和壮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恐怖主义的泛滥。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严重制约着俄反恐斗争的开展,使俄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影响俄外交政策的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主义是俄罗斯在历史嬗变中形成的独特思想文化。西化改革失败后,俄罗斯国力和国际地位日趋衰弱,以追求国家利益为核心的民族主义迅速兴起,它压倒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成为当代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潮。民族主义在当代俄罗斯包含着各种意识形态的内容,作为一种文化,它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主义既是一种思潮, 也是一场运动。冷战结束后, 此起彼伏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 潮席卷全球, 成为影响当今国际形势安全与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兴起的 原因, 从国际体系层次来看, 是冷战格局的解体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体系的负面影响;从国家层次 来看, 是有关国家民族政策的失误、历史遗留问题的后遗症和外部势力介入造成的不良后果;个人 层次的原因是以个人认同为基础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发生了不利于国家稳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极端势力在孟加拉国的出现比较晚,但发展很快。孟现有13个伊斯兰极端组织和12个左翼极端组织。本文简介了4个知名度高和具有影响力的极端组织,分析了孟极端势力活动的现状与特点,总结了现阶段孟政府应对极端势力采取的重要举措。由于极端势力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孟政府打击和全面遏制极端势力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德美关系在重新定位苑中建,孙春玲冷战后的欧洲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前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不再享有超级大国地位;德国引人注目地崛起;美国被迫从欧洲进行战略收缩。于是,欧美关系处于重新调整、德美关系处于重新定位的过渡期。一面对冷战后民族主义抬头、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