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已成为精准脱贫工作的一块硬骨头,也是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热切期待解决的问题。民族医药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变迁中积淀下来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风俗习惯、自然生态等相适应的医疗技术、单方验方、草医草药和保健习俗等,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对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降低医疗卫生负担、发展精准脱贫产业、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作用。当前,针对民族医药存在的社会认知存在偏差、人才缺乏、开发不够充分、资源保护不力等问题,需要从优化社会环境、完善政策法规、完善工作平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促进民族医药现代转型等方面予以加强,充分发挥民族医药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辽宁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总体情况,借鉴大板村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辽宁省民族和宗教委驻村帮扶工作经验做法,提出在"十四五"时期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建议,包括:突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着力抓好政策有效衔接;实施项目牵动,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创新体制机制,发挥乡村人才作用;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组织力等。  相似文献   

3.
辽宁作为我国民族工作大省,民族地区是全省脱贫攻坚的重点,也是难点。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辽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但继续攻坚任务依然艰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挑战不容小觑,机遇更前所未有,需要在抢抓政策机遇、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筑牢返贫防线上同时发力。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本文在梳理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研究四种视角的基础上,以"嵌入—建构—增能"为整合性分析框架,通过对贵州省T县的经验考察,系统探讨了结构性嵌入与资源下沉、系统性建构与土客共生、全方位增能与社会改造的展开逻辑,立体呈现了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实践探索,这对于有效破解贫困治理长期存在的碎片化困境、打好新时代精准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深入推进深度贫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焕发民族地区乡风文明新气象,全面夯实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进一步优化帮扶力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边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与维护边疆长治久安。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离不开党和国家的运筹帷幄.加速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党建和贫困治理相互联系、相得益彰,必须强化以党治国、政党一群众治理的新模式,才能应对边疆民族地区错综复杂的脱贫攻坚的新情势和新挑战。为实现党和国家领导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宏伟战略,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和合共生"和"多元互动"的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略。  相似文献   

7.
在新一轮脱贫攻坚当中,马边彝族自治县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扎实开展“三大行动”,着力开展“六个精准”行动,为示范县建设夯实基础;强力开展“廉洁阳光扶贫”行动,为示范县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奋力开展“四好村”和“五新工程”行动,为示范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如期全县贫困群众脱贫摘帽,全面实现与全市同步小康。  相似文献   

8.
民族认同机制由民族认同主体、民族认同客体和民族认同内容三要素组成;它在维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要充分发挥民族认同机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功能,就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民族国家认同,奠定民族认同的血缘基础;二是优化民族关系认同,建立健全民族平等机制,搭建民族认同桥梁;三是优化民族自身认同,提升各少数民族自身综合素质。强化民族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地处边疆石漠化特困地区的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白裤瑶是广西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直过民族",长期以来其经济社会发展极为缓慢,贫困问题极为突出。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就在南丹白裤瑶地区开展扶贫工作,但脱贫任务仍然艰巨。研究里湖白裤瑶地区的贫困现象和原因,做好精准脱贫工作,对边疆少数民族石漠化特困地区的精准脱贫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上,作为少数民族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习惯法曾对少数民族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护发挥了重要功能。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国家制定法在民族地区呈现出强势渗透的态势,但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民族地区"法治"的背景文化,直接影响着国家制定法在民族地区的适用效果。因此,在现阶段下,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的"法律多元"并有效发挥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脱贫攻坚背景下,坚持大扶贫格局,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湖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存保护和发掘发展已取得重要成效,但仍存在过度开发和异化改造、投入不足和政策支持不到位、资金投入上急功近利和不合理利用等问题。为此,需要加强学习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水平;完善相关立法,规范政策实施;加大投入和制度性供给,汇聚全社会力量不断推进此项工程。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云南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实践在民族建设与发展的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理经验,这对于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必须立足民族地方实际与时代要求的双重基础,以新时代下的国家治理为导向,把握住云南作为开放前沿的历史机遇,从而推进云南民族地区向"多元化"社会治理模式迈进。  相似文献   

13.
民族院校统一战线在推动和构建多民族地区和谐民族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民族院校统一战线在发挥这一作用时存在一些主客观方面的问题。要按照相关思路,进一步发挥民族院校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的差距拉大,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国排名靠后,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滞后需要西部地方政府在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脱贫攻坚战进入收官之年,民主党派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察实情、建诤言,充分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独特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从加强政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敢举善举“尚方宝剑”,强化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力度;树立良好作风,突出民主监督“精准度”;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民主监督实效;凝聚党派思想共识,加强党派自身建设;发挥参政议政职能,利用好人民政协制度平台;强化专题调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整合资源优势,发挥民主党派在脱贫攻坚中的独特作用等八个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以来,内蒙古地区在脱贫路径选择方面形成了自身有效的政策,为地区扶贫富民工程提供了保障。目前内蒙古地区脱贫道路仍存在理论支撑不足、政策保障能力有限、返贫现象高发、易发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公共政策方面入手,探索制约内蒙古扶贫开发和相关公共政策实施的重要因素,重新审视内蒙古在脱贫路径选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提升扶贫开发政策的保障能力,建设可持续的脱贫富民工程,构建一条符合内蒙古发展的扶贫道路。  相似文献   

17.
我省如期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实现了全部脱贫,在脱贫过程中,产业脱贫发挥了引领作用,提高了农民收益,促进了农村产业升级。为巩固产业脱贫成果,保证脱贫户不返贫,需提前识别潜在风险,构建巩固产业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脱贫攻坚是新时代党和政府重点做好的三大攻坚任务之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社会工作之间有着一种密不可分的联系。基于脱贫攻坚中社会工作的契合性、实践性、优势等方面分析脱贫攻坚的社会工作介入机制和路径,以期社会工作发挥价值理念、他专业方法、工作模式等独有的优势,更加有效、有利的帮扶贫困户,使其真正的脱贫,走上富裕之路,共享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这一历史性课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政治一体化”这一成熟的理论框架为我们分析国内现实的政治问题提供了便利,对于西部民族地区而言,政治一体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出长远的现实意义。新时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一体化面临着多重挑战,提升西部民族地区政治一体化水平,应当考虑从构建和谐的政府间关系、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培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情感、构建反对分裂、分离势力的国家应急体制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人民群众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当前脱贫攻坚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忽视了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贫困群众存在"意识贫困"、"权利贫困"和"能力贫困"三个方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尤其是要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把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