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民族精神、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自身的独特气质。挖掘阐发、继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现代化文化强国的重要一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建设好"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就要坚持不忘本来,充分挖掘与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吸收外来,正确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面向未来,明确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与发展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新的历史时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时代生命力,加强对企业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企业家将自身成长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脉搏相结合,有助于引导企业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延续不断的民族灵魂,伟大的中华民族铸就伟大的梦想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熔铸于中华民族血脉的优秀文化基因中,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伟大梦想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继承和发扬伟大梦想精神极具时代价值,伟大梦想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提供了不竭动力,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增添了时代特质,在时代新人的培养中树立了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4.
善美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价值追求的奠基石,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家庭是社会文明教养、德行培育和文化传承的第一驿站,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始发地。善美家风培育着一代代人,更夯实着社会道德大厦的根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学校具有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就必须将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教学管理等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有机结合起来,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大力传承和创新,形成有一定特色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6.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和坚实基础。新的时代条件下,只有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文化自信的底气才能越来越足。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这块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沃土上,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传统。在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在结合,形成了一整套独具民族特色、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今天,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已内化为当代共产党人一种文化心理和思想性格,融化在当代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之中,成为我们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研究探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与当代共产党人价值取向的关系,对于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推进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意  相似文献   

8.
彝族家风是彝族文化的缩影,是读懂彝族的基因密码。建设彝区优秀家风,事关彝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事关彝区的乡风文明、乡村振兴、和谐繁荣。加强新时代彝区优秀家风建设,要抓住彝族家风家支化、习俗化、封闭性、稳定性等特点,从筛选彝族传统家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促进彝族优秀传统家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吸收时代精华,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发挥家支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加强各民族家风的交流与融通,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传统价值理念能为大学生塑造现代理想人格提供有益借鉴,网络载体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崭新载体。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加强网络建设,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衍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在认识中定位地位、划定内涵,在把握中断清危机、寻觅希望,又要在塑造中树立维度,坚守初心。在饮水思源的追溯中,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自信的现代化背景下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是坚定中华民族的自信根骨。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哲学思辨、道德情操、审美取向、科技教育、宗教信仰等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树立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导向、垂范中华民族的思想德行与伦理规范、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等方面有巨大的社会作用。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时,文化自负与文化自卑都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一种不客观的认知。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理性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以文化自信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努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善于创造灿烂的历史文化,更善于继承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高等院校的学生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影响着中国梦实现的特殊群体,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即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也可以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拓宽重要渠道。本文笔者通过介绍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详细论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价值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构建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离不开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土壤的滋养。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蕴含着世代中国人所传承的伦理精神、民族性格和价值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并以其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对当代人类社会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入挖掘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对于涵养和提升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在当代青年道德修养构建中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颜氏家训》素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美誉,借鉴其"人伦为重,不可不笃"的家庭伦理教育和"礼为教本""朋友有道""经世治学"的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参考教子婴稚,把握时机、身正率下,家风熏陶、严爱殷责,惩爱有度的家庭教育方法,探索塑造现代家庭教育理念能够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新时期家庭伦理的嬗变、现代化进程中个体意识和精神世界铸造这三方面新境遇的思想根基和文化勇气,才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的理念融入于时代要求的社会治理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共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是文化自信的彰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入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加强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共有、共赏、共享、共传。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无论时代如何变幻,长征精神永不过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切的现实指导意义.长征精神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把长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因此,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需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将长征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根基,也是助推新时期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铸就了中华民族"团结合作、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当代升华为伟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民族复兴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是实现中华文化自信的必然途径,是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的基础。面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蚀等问题,必须通过发挥全媒体宣传优势,利用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传承,强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在"一带一路"中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等途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丰厚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文化自信深厚历史底蕴。文化自信源自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璀璨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向辉煌,要坚持实践标准,确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坚守精神实质,传承弘扬丰厚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谷文昌家风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集中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清白为官、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谷文昌优良家风逐渐产生、形成与发展。"四有"干部谷文昌的优良家风是家风建设的表率,集中体现了廉洁、奉公、齐家、修身及自律的优秀特质,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提供了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