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面临严重挑战,存在协调差、部门利益化、监管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我国现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出发,在总结丹麦和美国两个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框架。本文认为:为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顺应国际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监管体制需要走合并重组之路,最终由一个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统一监管。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体制存在着较多的弊端,建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与食品安全监管事业科学发展。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结合近年来的食品安全监管实践,我们建议建立“一委、两段、两部门”(简称“122”)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有效解决多部门、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世纪行》2012,(9):9-9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积极履职,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作,我省食品安全监管总体上保持健康向好的良好态势。但与此同时,我省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对整体监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1、监管体制上下不对口。机构人员编制落实不到位。市州县一级有的由卫生部门综合协调.有的由食品药品监督局综合协调,未执行统一的监管体制,增加了上下沟通协调的难度。2、监管部门法定职责不明确,监管空白与重叠并存。“九龙治水、分段监管”导致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有利争着抢、无利没人管。3、经费保障不到位。基层监管力量奇缺。食品安全由地方政府负总责,但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有些地方政府还未纳入财政预算。工作人员较少.与点多面广的食品安全协调工作不相适应,制约了综合监管的开展。4、食品安全监管激励机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少数地方由于片面追求政绩考核指标等原因.在日常食品安全监管中避重就轻,怕暴露问题.食品企业违法成本低,敢于铤而走险。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已远远超越人们对维持生命基本物质需要这样的简单层次,但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尚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因此,需要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保障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推动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此促进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天津政协公报》2014,(5):11-12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经济社会越发展,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就越高,食品安全问题就越敏感。通过深入调研,部分委员就建立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高违法成本、行政监管和追责、加快建设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服务平台等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监管职责进行合理的整合,消除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之间食品监管的缝隙,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监管。从市到区县到街镇到社区,每个层面都要监管职责明确,不留死角和空白。一是尽快完善我市监管机构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建立起严格有效的监管体制机制。二是理顺内部机构关系。机构整合后,应  相似文献   

6.
《协商论坛》2012,(5):28-28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属于多部门、分段管理模式,为解决多部门监管存在的职能交叉和职能缺位问题,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还成立了议事协调机构。监管体制看似严密,但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很少有监管部门能事前主动发现问题,总是媒体率先曝光,随后相关部门再加强监管和查处,这说明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仍存在着监管漏洞及运行不畅问题。  相似文献   

7.
虞华  陈光亚  程鑫 《中国发展》2013,13(2):52-58
由于立法理念等问题,目前中国食品安全法律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机构、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存在亟待改进的地方,应当通过加强高位阶的立法来逐步解决。同时,应当创新监管模式,对食品安全集权监管;实现责任网格化管理;建立食品安全举报系统,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加大惩罚力度,提高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成本;引入"第三方监管"等。  相似文献   

8.
风险社会的时代背景与我国的食品安全治理困境二者存在着内生关联性.处于高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堪忧,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我国政府管制主导型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存在着食品安全监管理念的偏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设置的不合理、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不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效力的不足以及食品安全监管评估的欠缺等问题.因此,未来我国的食品安全治理应从面临的困境出发,在批判反思现有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建构一种多元协同治理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提高我省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几乎都与监管部门及其责任人员的渎职行为有关。其渎职监管方式主要表现为不作为或乱作为、"马后炮"式监管、"养鱼执法"式监管等。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既有现行监管体制的问题,亦有监督立法不足和法律监督不力的因素,但最主要原因还在于公共权力失去社会力量制衡。因此,有效遏止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必须正本清源,消除腐败;密织法网,严惩重罚违法犯罪分子;建立职责边界明晰和高效率的监管体制,防止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发生;创建多样化的社会力量监督机制,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近些年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危机,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强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本文就在食品安全危机中,政府监管不力的原因、政府监管的定位以及政府监管的转型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论公安执法监督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安执法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执法监督不力、机制不健全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落实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构建有效的煤矿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保证煤矿安全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摆在我国政府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分析煤矿安全监察激励因素的划分入手,重点论述了安全监察激励机制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组织目标体系、诱导因素集合和个人因素集合为支点的煤矿安全监察激励机制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4.
宅基地对于保障农民住房及基础生存条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存的宅基地闲置、"一户多宅"等情况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故宅基地退出对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宅基地法律制度不完善、宅基地监管机制缺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等原因,致使宅基地退出面临着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风险。应从完善立法、加强监管、强化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全面规制宅基地退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具有公安特色的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只有坚持文化育警与制度管警统筹兼顾的大宣教格局、坚持从严治警与监督爱警统筹兼顾的大法制格局、坚持查处惩治与预警防范统筹兼顾的大监察格局,才能使预防腐败的治本措施更加有效、公安民警执法执勤更加规范、警民关系更加和谐、违法违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公安队伍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社情民意调查手段中,居民安全感调查是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犯罪受害恐惧心理感受的调查研究工作。居民安全感调查有助于公安机关收集民意,使决策资源"从群众中来",打造服务型公安机关,更好地执行群众路线。目前在居民安全感调查中仍然存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人才缺乏、经验不足和监控不力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安全感。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安机关应从人才培养、健全监控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增多的集体劳动争议、群体性劳资纠纷使当下我国劳动纠纷案件成为了热点,主要表现在集体性讨要拖欠工资、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以及要求补缴社保等领域,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机制控制问题的蔓延,则容易造成更大的集体性纠纷。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发达的社会诚信考察制度,加之法治监督环节的疏漏,致使本已繁多的集体劳动纠纷,变得涉案当事人众多、案情复杂多样、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问题敏感。因此,尽快研究群体性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建立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 ,即教育训练机制、工作运行机制、绩效考核机制、表彰奖励机制、竞争激励机制、配套管理机制、监督制约机制、警务保障机制。在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六大原则 ,把握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e Chinese public's domestic expectation is that its state will ensure a safe and affordable supply of food. However, in doing so, China has acquired large amounts of farmland abroad which has raised concerns among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land grabbing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is a form of neo-colonialism. This role of a colonial power is in conflict with China's historical role, which presents China as a leader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In order to bring these role expectations into conformity with each other, China has taken a more active role in global food security governance. It has brought food security to what is becoming the core of the global governance decision-making system, the G20. China's historical role, together with its growing economic power, has helped to push the G20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food security. This has shifted the G20's 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 global governance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fields of banking and trade regulation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al-oriented economic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