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偶像崇拜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选取北京市某普通中学 42 8名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1 )有偶像的中学生人数非常显著地高于无偶像的人数 ,“歌星影星”与“著名人士”是中学生偶像崇拜的主流。 (2 )有无偶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主效应 ,心理健康各维度在有无偶像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3 )主要偶像类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主效应 ,不同偶像类型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多元选择--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研究对 55名中学生访谈发现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的普遍心理。青少年处于第二偶像人格崇拜的阶段。崇拜对象的选择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政治家、父母亲人和文体明星为青少年主要的偶像。青少年崇拜的价值取向是奉献和卓越的才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演变历程。笔者首先提出,偶像崇拜在神灵性-世俗性、精英性-草根性、禁欲性-享乐性三个维度上存在着内在的对立关系,并以此将偶像崇拜分为神灵性偶像崇拜、民俗性偶像崇拜、圣贤性偶像崇拜、娱乐性偶像崇拜和草根性偶像崇拜五种类型。以这五种类型为基础,笔者提出,中国大陆青少年偶像崇拜经历了幼稚多元化阶段、相对单一化阶段、绝对单一化阶段、探索多元化阶段和成熟多元化五个阶段。其结果是偶像崇拜逐渐由幼稚多元化走向成熟多元化,由激进走向理性,由迷恋西方价值观走向确立独立的价值观。最后,本文也总结了研究当前中国社会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偶像崇拜在神灵性-世俗性、精英性-草根性、禁欲性-享乐性三个维度上存在着内在的对立关系。据此,中国大陆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可以被归纳为宗教性偶像崇拜、圣贤性偶像崇拜、民俗性偶像崇拜、娱乐性偶像崇拜、草根性偶像崇拜这五种基本类型。这五类偶像崇拜表现出某些特性维度上的重叠,同时又各具特点,其总和就构成了中国大陆青少年偶像崇拜类型划分的正六边形模式图。  相似文献   

5.
偶像崇拜行为内地上一代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基本上是一种“榜样崇拜”;香港上一代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基本上是一种“师长崇拜”,八九十年代两地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是一种“三星崇拜”,而现今内地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基本上都遵循着“三星崇拜 民星崇拜”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论述偶像理想化、浪漫化和形象化的特征基础之上,提出性别作用在青少年偶像崇拜中亦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性别差异因偶像类别而异。女生更倾向于欣赏明星偶像,男生更倾向于欣赏杰出人物偶像;女生多体现表层性偶像崇拜,男生多体现实质性偶像崇拜。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的偶像崇拜——207封“赵薇迷”信件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 ,从赵薇影迷的书信入手 ,分析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原因、内容和特点。分析特别注重了偶像崇拜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和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8.
何雪燕 《学理论》2012,(14):81-82
偶像崇拜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从文化的角度探究偶像崇拜产生的原因,分析其正负功能,可为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提供对策:寻找亮点,分析其成功之路;开展批判,摒弃盲目崇拜;剖析人格,明确学习方向等等。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一)——偶像崇拜的年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将偶像划分为明星偶像与杰出人物偶像的基础上,提出年龄作用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欲望成反比关系,并于14-16岁达到峰值;年龄作用与青少年杰出人物偶像崇拜的欲望成正比关系,并随着批判性思维的日臻成熟而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关于青少年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心理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本调查使用开放式问卷 ,分别调查了青少年对榜样教育和偶像崇拜的心理状态及教师对有关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本文提出青少年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之间存在着理想化与现实化、浪漫化与理性化、绝对化与相对化的六边形差异,并设计问卷验证。826名香港和南京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完成了此问卷。调查结果验证了这个六边形模型。本文还提出,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的核心在于社会学习和依恋,它又分为以人物为核心和以特质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社会英模崇拜和明星崇拜之异同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模崇拜和明星崇拜具有偶像崇拜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反映为两者的心理机理相同和行为机制相同;英模崇拜和明星崇拜又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反映为两者依存的社会秩序不同和导向的价值观念不同。由此,在当前的社会中,应当坚持对英模崇拜的“官方主导”原则和对明星崇拜的“满足与提高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从偶像崇拜透视青年文化消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开亮 《青年研究》2001,(11):16-19
青春偶像作为青年文化的代言形象及年青一代的崇拜对象 ,自身有着很多值得探讨的特征。文章从形象包装、明星轶闻、偶像崇拜以及青春舞台四个维度对偶像形象进行了描摹 ,并试图通过青春偶像来透视青年文化的形式、内容、消费心理以及功能等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李梅 《学理论》2011,(11):283-284
中学生道德观念每况愈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信仰迷失,导致部分中学生自私等,未走出校园便走上犯罪道路;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滑向犯罪深渊,离校后,又走向犯罪。导致中学生道德观念沉沦最直接的原因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放松民族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致使中学生内在约束力下降。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加其内在约束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10)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现实的实效性。对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高校、学者在进行研究分析。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决定学生们未来的成长,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滞后于中学生思想实际和形势环境的变化发展,为此,对现存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状况,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中学生经济社会化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中学生经济社会化的一些相关方面 (主要涉及中学生的个人经济状况、金钱观、消费观、经济态度和经济意识等几个具体方面 )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 :( 1)中学生对金钱与个人幸福的关系给予较高评价 ,对金钱的欲望值普遍较高 ;( 2 )中学生的贫富观存在不一致性 ;( 3 )中学生经济社会化基本上处于一种不自觉状态 ,学校教育的影响不明显 ;( 4 )中学生对国家经济形势和经济生活有所关心 ,但关心程度不够 ;( 5)中学生对目前国家经济政策和国企改革态度不一 ,但对国家未来经济形势较为乐观 ;( 6)中学生的经济意识水平偏低 ;( 7)中学生的购物消费倾向性顺序依次为 :审慎消费、虚荣消费、品质消费、享受消费和议价消费。  相似文献   

17.
王忠录 《学理论》2009,(19):11-12
网络在当代中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中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娱乐的过程中也受到网络不文明现象的侵害,影响了身心健康。针对网络对中学生生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着重探讨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规范原则,阐明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市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不同视角中的图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全国十四城市中学生及其家长问卷调查所得资料 ,从父母和孩子两种不同的视角 ,探讨了城市中学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从总体上看 ,城市中学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是正常的和良好的 ,从学生和家长两个不同的视角中所看到的图像基本一致。从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的比较来看 ,几乎所有的结果都一致地表明 ,中学生与母亲的关系明显强于他们与父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田玉洁 《学理论》2013,(3):261-262
作为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礼仪教育能够引导中学生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通过对中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现象的列举及其成因的分析,就如何通过加强礼仪教育来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并从确定内在美德的决定地位和通过外在形式的强化这两大方面提出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自我控制、价值观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问卷法考察了价值观、自我控制能力与违法犯罪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少管所和工读学校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在价值观的接受权威维度,少管所和工读学校青少年得分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在平等主义维度则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