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勿乱封官     
这里说的不是政府行为 ,而是媒体外文翻译方面的事。本来 ,本刊 2 0 0 1年第 8期在本栏目已发表过一篇题为《官与非官》的短文 ,内容大致相同。现在旧话重提 ,并非故意来“炒冷饭” ,实在是因为问题未引起注意 ,仍然继续“封官” ,令人不能已于言。说的还是外国 (主要是私营 )大公司里的一些重要职务 (位 )名称 ,如CEO、CIO、CFO、CKO等。这些都是同WTO、UNO、USA等一样的英文略语 ,所不同的是在汉语中后者比较规范 ,而前者尚有待“正名”。依照顺序 ,前者的汉译一般和较多作 :“首席执行官”、“首席信息官”、“首席财务官”和“…  相似文献   

2.
“官僚管理体制”这一词目,是根据《苏联大白科全书》第三版中的翻译出来的。一词的释义,在该书的第二版中是在词目下进行的,而在第三版中未见立条。以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使用的一词,国內曾有“官(亻了)权构”、“官(亻了)主义”、“官(亻了)政治”、“官(亻了)”等不同译法。这些译法在一定的上下文中都是贴切的。现在此处暂译作“官(亻了)管理体制”也不一定十分准确,待以后占有大量材料时再仔细斟酌。  相似文献   

3.
一、保安 保者:保卫、保护、保持、保证、担保也……,安者:安全、安宁、安定、平安也……(据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保安”一词的解释是:①保卫治安;②保护工人安全,防止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事故(同上)。就此我们来讨论一下建立在这两种解释上的“保安”一词的含义: ①保卫治安。所谓“治安”是指“社会的安宁秩序”(同上)。可见,“治安”一词具有较大的公共性和社会性,这恐怕与我们所讲的“保安服  相似文献   

4.
关于李清照的“改嫁”问题,多少年来争执不休,原来肯定与否定的两方都对李清照专为此事写的《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中一些词句理解错了,“词”主要指“宫文书”,“句”主要指“岂期末事,乃得上闻”。 “官文书”一词最是关键。对“改嫁”持否定意见者俞正燮《癸已类稿·易安居士事辑》解为“官告”(见其文“复与官告”句),而肯定李清照改嫁的王仲闻在《李清照集校注》中依韩愈《王君墓志铭》“粗若告身”句,解为“告身”。双方都把“官文书”解作委任状。可是请问,张汝舟持作了官的“告身”来,与清照何干?更何以因此就能“强以同归”呢!  相似文献   

5.
关于《土官底簿》(以下简称《底簿》)的形成,《四库全书·史部·职官类》《土官底簿·提要》说:“凡明正德以前,云贵诸省土司爵代、因袭皆载焉。观其命名与缮写之式,疑当时案牍之文,而好事者录存之也”。由此可见,《底簿》是明王朝在西南边疆推行土官统治的过程中产生的,是明代推行土司制度的产物。明代设置土司的地区主要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广东的海南岛,西北的甘肃和中南的江西也有少量土司分布。《底簿》所录土官,都属文职系统的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土主簿、土巡检一类,则《底簿》实出自于吏部验封司。方国瑜先生在《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说:“是书所载者为土官,而土司不在内,则出自吏部验封司案牍之文,即编缀土官袭职存档,以备稽查者,故名为底簿”。  相似文献   

6.
何谓公道?《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公正的道理。”《辞源》解释为“至公至正之道”。《荀子·君道》中说:“公道达而私门塞矣。”何谓正派?《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品行、作风)规矩、严肃、光明”。把公道和正派合起来理解,即至公至正,光明磊落是也。追溯我们国家历史发展的长河,公道正派的社会精神无不贯穿于各个历史时期。林则徐在他的一首诗中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其人生态度溢于字里行间,他一生的言行和政绩,也为此作了很好的注释。在当今共产党人的队伍中,公道正派的领导干部更是高风亮节,灿若星河。焦裕禄、孔繁…  相似文献   

7.
王辅世先生的《苗语方言声韵母比较》一文(1979年油印;《民族语文》1980年第2期)为苗语语音史的研究搭起了一个架子。读者从文中可以了解到苗语各方言中某些词在古苗语中属于哪一声类和韵类,以及后来在各方言中的演变及其对应情况。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到今天各方言中这些词的词义伸缩情况,以及哪些词是同源词、哪些词不是同源词,哪些词后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汉语借词等等。有评论说,这篇文章是研究苗瑶语共时性的“比较有分量的文章”,“实际上相当一部苗语《广韵》”(毛宗武《我国苗瑶语族语言研究概况》,《民族研究动态》1985.3)。我们还认为,这篇文章不仅是在语音学上的贡献,在词汇学上的贡献也不能忽视。文章不仅是为我们进行苗语甚至是苗瑶语的共时研究提供构架,同时,对我们进行词汇的历时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本文里,笔者结合自己熟悉的苗语黔东方言(下称黔东苗语),在阅读《比较》一文时,发现养蒿语点(代表黔东苗语)有一些缺例,由此引起本人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即苗语方言经较研究时对同源词寻找的问题。我想,在对没有文献的语言进行方言间的语间、词汇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 ,某地报纸刊登了一篇题为《违法采矿岂能屡禁不止 ,县人大常委会决议责成政府整治》的报道。见报后 ,据说政府某同志对副题中的“责成”二字很是反感并质疑 :人大责成政府做事 ?人大好大嘛 !就此 ,笔者想说点看法 ,藉以商榷。先说“责成”:“责成”真的有反感必要吗 ?“责成”何意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指定专人或机构负责办好某件事。”就这么简单 !可见 ,“责成”是一个很普通的词 ,并没有某同志想象的“大不了”。人大及其常委会可否“责成” (即指定 )政府做事 ?这已是一个很常识的“肯定答案”,似不必怀疑也无需争论。故…  相似文献   

9.
《半月谈》上有篇叫《“笨官”王绪钢的廉政自由》的文章,其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陕西省蒲城县县委书记王绪钢为政清麻,他“退钱,拒礼;不跑官,也不卖官;硬着性子抗拒一些地方通行的游戏规则。”他的“愚笨”办法,在普通群众中赢得了一片喝彩,但在“民意”测验中,他的得分却很低,排在  相似文献   

10.
贼诗     
南宋福建有个海盗叫郑广,后投降,做了官。也许是同僚苦其所难,要他一定做首诗。郑广是个大老粗,只好说:“不问文官与武官,总一般,众官是做官了做贼,郑广是做贼了做官。”——南宋·岳珂:《桯史》卷四海盗郑广降后做官,无足称奇。因为在宋朝,强盗降后做官,屡见不鲜,包括因《水浒》风行天下而妇孺皆知的宋江。故当时有顺口溜曰“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需胡做,跟着行在卖酒醋。”(宋·庄季裕:《鸡肋编》)令人称奇的是,郑广虽戴上了乌纱帽,但倒没有立刻打官腔,住打油诗中实话实说,一语道破了南宋贪官们的本质:“众官是做官  相似文献   

11.
汉语和侗台语(下简称江台语)关系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欧洲学者就发现了汉台语之间的关系,18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斯克纳在他的《暹逻语和汉语》一书中指出,汉语官语、福建语和暹逻语之间存在着关系词,继他之后(90年代),另一个德国学者孔好古对汉台语的关系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汉语和侗台语有亲属关系。于是,他提出了“印度支那语族”的谱系划分。孔好古的观点得到了法国学者马伯乐和丹麦学者吴克德的赞同。其中,马伯乐还提出了三国以前汉语跟原始台语有密切关系的具体看法。汉台语同源说(下简称同源说)被欧洲学者一锤定音之后逐成至理名言而为世人所接受,当然也包括中国学者。  相似文献   

12.
以邻为鉴     
记忆犹新的是在2002年第3期本刊本栏,曾经发出过“勿轻汉语”的呼吁。可是,近期以来,令人遗憾的是, 不够重视汉语教学的情况似乎已更引人注目。信手拈来的例证,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多到不胜枚举。“一个语文老师的困惑和苦恼”所产生的广泛共鸣, 是最近的事。一方面,国际汉语教学不断升温,“汉语水平考试”(HSK)日益推广,在全球创办100所以汉语教学为主的“孔子学院”计划正开始实施。而另一方面,在我们国内,具有天然优势作为母语的汉语教学,却未能与时俱进,水平还有明显下降的趋  相似文献   

13.
为“灌输”正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都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强调“生活逻辑”,二是强调“学习过程是主导”。于是,有的人据此欢呼“,灌输”终于成了历史,而且认为没有“灌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实效性。果真如此吗?今天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离开“灌输”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实效性吗?“灌输”究竟如何认识?它真的过时了吗?本文就此谈点个人认识。(一)《现代汉语词典》对“灌”的释义有三个:一是“浇或灌溉”;二是“倒进去或装进去”;三是指“录音”。在“灌输”一词中,人们多取“倒进去或装进去”之意,而对…  相似文献   

14.
《太平经》一书,是我国道教的早期经典,也是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史和中国道教思想史的重要资料。它的出现,在《后汉书》里有一个记载。《后汉书·衰楷传》说:“初,顺帝时(公元一二六年到一四四年),琅邪官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又说:汉恒帝“延熹九年(公元一六六年),楷自家诣阙,上疏曰:‘……臣前上琅邪宫崇受于吉神书,不合明德。’”李贤注说:“神书,即今道家《太平经》也。其经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部,每部一十七卷也。”可见,宫崇从其师于(一作干)吉所受的《太平清领书》百七十卷,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太平经》。  相似文献   

15.
(一) 曾钊新同志在《在岐义中醒悟真理》(《湖湘论坛》1993第3期)一文中。严厉地批评我说:“不尊重事实,怎能讨论问题”,“违反实事求是,是党性不纯的表现”,说我使他“惊心动魄”。这个批评引发我一个感想,就是认为确实应当尊重事实。 (二) 曾文说:我的《对<人性论>若干问题的质疑》一文中,不同意曾著《人性论》“把人性理解为是社会意识或精神要素”之说,而认为“社会的人的本质是物质”。对此,钊新批驳说,这是只允许谈人的身躯、大脑等物质,而不许谈它们  相似文献   

16.
漫话白文     
白族是云南主要少数民族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唐宋时期,为了生产、社会及文化的需要,利用汉字作为表意和记音的符号,编制了一套文字,这种文字称之为“白文”;“白”又写作“僰”,是同音异写。“白文”是用汉字写白语,读白音,解白义,也就是用汉字来记录白族的语言。由于白族语言中吸收了较多的汉语辞汇,所以这些汉语词汇就写汉字解汉义;而白语辞汇就写汉字解白义。因之,不通白语的人读起来,可以推测其大概而不能明白其底蕴;通白语的人读起来则文从字顺,明白晓畅。在南诏时已经用白文进行写作了。如樊绰《云南志》卷二载《高黎贡山谣》有“囊中络赂绝”的句子,原注说:“络赂,财之名也。”又《玉溪编事》载骠信的诗有“元昶同一心”的句子,原注说:“谓朕曰元,谓卿曰昶。”清平官的诗有“波罗昆勇猜”的句  相似文献   

17.
(一) 麓川地名,首见于元朝时期。《元史·地理志四》云南诸路行中书省,金齿等处宣抚司(驻今保山)说:“麓川路,在茫施路(驻今潞西县芒市)东(按,应为西)。其地曰大布茫,曰赕头附赛,曰赕中弹吉,曰赕尾福禄培,皆白夷(按,傣族)所居。”麓川路东部的茫施路大致相当于今潞西县;北部的平缅路基本上为今陇川县。则麓川路即今瑞丽县,地域范围比今瑞丽县稍大。时金齿宣抚司所辖六路一赕,居民皆以“白夷”(傣族)为主,元朝用当地“白夷”中的上层分子充当各路土官。及至元朝末年,麓川路“白夷”土官思可法,起而兼并邻境其他土官的领地,企图造成地方割据势力。《元史·本纪》说: “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六月丁已,诏以云南贼死可伐盗据一方,侵夺  相似文献   

18.
闲谈听民意     
近日,笔者有幸参观了全国惟一保存完好的河南省内乡县衙,那副曾被朱铬基和国内外游客称道的对联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这副对联是清代内乡知县高义永所题: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不仅对仗工整,且意义深长,反映出官和民的血肉关系。在午饭后的理发当儿,笔者思索这副对联,随意问了理发员:“你们现在新当选的县长咋样?”理发店的谢久军师傅和他的妻子说开了:“俺们现在新当选的党县长可不错,一上任就开通了县长热线电话,把电话号…  相似文献   

19.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常頞接着李冰修筑的僰青衣道,从僰道(宜宾)将道路往南延伸,经朱提(昭通)汉阳、(威宁)修到味县(曲靖)终止。“五尺道”就是指的这条道。《史记》司马贞《索隐》说:“谓栈道广五尺。”《汉书》颜师古《注》说:“其处险阨,故道才五尺。”这就是“五尺道”名称的由来。唐张守节在《史记·正义》引李泰《括地志》说:“五尺道在郎州。”郎州是唐贞观年间改南宁州所置,在今天的曲靖,说明“五尺道”的终点站在曲靖。《辞海》五尺道条目是这样说的,五尺道为“古道路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人才”可以说已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使用比较频繁的词汇之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观念已深入人心。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人才呢?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才”一词的解释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这也是我们平常对人才的理解。但是,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中,我们却经常听到或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