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撤案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一项诉讼程序,它是司法机关的侦查部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行使撤案程序,不仅有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促其悔过自新,而且可以减少司法机关和当事人的讼累,节省司法资源,从而增强对必须追诉的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但是由于对其内涵、适用条件等缺乏深入研究,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  相似文献   

2.
尹巍 《天津检察》2009,(3):22-23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0条规定,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根据该条规定,公安机关应当依法行使刑事撤案权。但在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的刑事撤案活动却并非尽如人意。存在着以下两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刑事撤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刑事撤案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一项重要司法制度,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做到不枉不纵,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节约诉讼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高婕 《天津检察》2009,(3):20-21
在审查起诉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定罪证据不足,却也不能证明无罪的案件。对于此类案件的处理方法一直是检察机关公诉工作的难题,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0条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2条的规定:在审查起诉阶段如果案件经过补充侦查之后仍然证据不足,可以作出存疑不起诉的决定。  相似文献   

5.
最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1款确立了在重大立功或者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情况下的核准撤案制度,由此提炼出的撤案核准模式是刑事撤案制度发展的重要创新,撤案核准权也是公诉权能的重要延伸。现有刑事撤案制度所确立的自行撤案模式、通知撤案模式、建议撤案模式并未发挥应有的效果,亟待变革。撤案核准模式具有扩展适用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因而在刑事撤案与监察撤案的制度建构中,撤案核准模式取代自行撤案模式是撤案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取消建议撤案模式,强化撤案监督,实现撤案制度的法治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中的撤案是与立案相对的概念,指侦查机关对于已经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在侦查中发现没有犯罪事实发生,或者虽有犯罪事实发生,但不是犯罪嫌疑人所为,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不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将案件予以撤销,终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的诉讼活动。侦查机关能否在第一时间正确撤案,事关犯罪嫌疑人能否及时摆脱刑事诉累及可能带来的利益损害、人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撤案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没有为撤案提供具体可循的程序,实践中侦查机关的撤案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撤案没有设置监督程序。由于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导致撤案行为缺失有效控制,办案中缺乏权力制约,容易滋生腐败,给徇私枉法者办关系案、金钱案、以罚代刑等违法行为留有空间;  相似文献   

8.
刑事撤案依不同的情形可以分为三类,即绝对撤案、微罪撤案和疑案撤案。每一种撤案形式都会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9.
苏毅 《天津检察》2009,(2):41-42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5条“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作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自行侦查的案件在侦查终结后,发现:1、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2、没有犯罪事实的,或者依照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和不是犯罪的:3、虽有犯罪事实,但不是犯罪嫌疑人所为情形之一的,应当由侦查人员写出撤案意见书,经侦查部门负责人审核后,送人民监督员评议,再报请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撤销案件。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法的总则中规定了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在分则中还规定了一些监督和制约的具体措施,但作为刑事诉讼中一个重要环节的撤销案件却未体现出任何的制约或监督措施,从而在撤销案件这一过程可能会出现本不该撤案而撤案了,该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追究了的情形。首先,撤销案件是在实体上表明不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在程序上诉讼终结。对于案件的情形,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了应当撤案的六种情况,即: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②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③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事撤案监督不力甚至无法监督,侦查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又往往存在案件应当撤销而不及时撤销和案件不该撤销而撤销两种现象。本文在分析我国刑事撤案及监督立法现状及缺陷的基础上,试图从主体、内容、方式和程序以及法律效果方面提出构建我国的刑事撤案监督制约机制,以完善我国的刑事撤案检察监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诉讼法定证据之一,它是刑事诉讼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证据。证人出庭作证问题,是长期困扰审判工作和公诉工作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从刑事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现状的分析,指出这一现状的存在对刑事诉讼的影响和危害,从立法层面、证人自身原因等方面剖析根源,指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制度,在立法上,证人心理意识上、执法上存在缺陷,同时,从建立证人保护保护制度、财产救济以及证人不履行义务的惩罚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对策。以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尽快完善中国的证人权利、保障制度,以促进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建议公安机关撤销案件的情形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检察机关受理的审查起诉案件中也占有较大比重,但公安机关是否最终决定撤销案件则情况不明.目前,建议撤案存在处理方式泛化、程序隐形、游离和缺乏强制力等方面的问题.鉴于此,建议撤案应当从明确适用条件、规范运行程序和逐步增强法律强制力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黄玮 《天津检察》2009,(3):18-19
撤销案件是一项影响刑事诉讼进程与结局的诉讼活动,但目前对撤销案件的监督却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在检察监督工作中,我们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立案监督上.但是对于与立案相对的撤案,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完善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历史背景(一)概论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发现事实真相,这就是说,要查明是不是犯了罪,又是谁犯了罪。查清了事实真相——有罪或无罪——之后,就依法给予处理。一切刑事诉讼制度都以发现事实其相为目的,问题在于采用什么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刑事撤案的适用范围 依照《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刑事案件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对案件有两种处理方式:1、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2、对于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撤销案件。  相似文献   

17.
赵海斌 《法制与社会》2011,(32):131-131,133
超期羁押是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违法问题,是对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侵害,并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必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刘磊 《法制与社会》2010,(24):270-270
本文在分析证明标准的概念的基础上,对两大法系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作了简要的论述,以期对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正新《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下简称《刑事诉讼规则》)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反贪初查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既对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初查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又为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加快转变初查模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需要对反贪初查工作尤其是基层检察机关反贪初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完善相关对  相似文献   

20.
吴东良 《法制与社会》2010,(17):292-292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体系中,证据理论的建立与完善是十分必要的。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不断完善刑事诉讼中的证据问题,要从立法角度、理论研究角度和司法实践中汲取精华,从而使刑事诉讼的价值和程序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