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党校承担着基层培养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重任,近年来,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党校利用中青年干部培训契机,近距离、长时间、集中性地对中青年干部开展"培训展示、考察识别、分析推荐"工作,探索出在党校培训阶段考察培养干部的新模式,有效拓展了干部培养链,做实了干部培养的"前端管理",起到了与区委组织部考核使用干部衔接联通的作用,为培养和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提供了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开县县委把培养锻炼中青年干部放到造就一支“再干二十年”干部队伍的高度来考虑、来部署、来落实,坚持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创新中青年干部培养锻炼的新方法。特别是2005年以来,抽调数百名中青年干部充实到移民攻坚第一线,在实践的“战场”上锤炼干部、考察干部,探索出了一条在中心工作中培养锻炼中青年干部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陈云关于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认为,培养选拔成千上万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他不仅指出了培养选拔中青年听紧迫性和重要性,还提出了“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设计了培养原途径和方法,重温陈云关于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的思想译于进上步搞好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力培养中青年领导人才,是当前和今后摆在我们各级党委面前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学习和把握正确的培养领导人才的工作方法和艺术,对于搞好干部培养工作并出色地完成培养中青年干部的重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高校中青年干部承担着高校的稳定、发展和为民谋利、促进校园和谐的重任。本文通过对高校中青年干部队伍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提出加强高校中青年干部队伍建设,需推进中青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以人为本,完善激励、帮扶机制,激发中青年干部活力;不断完善干部队伍竞争、轮岗、退出机制等举措,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具有广博知识和较高水平的中青年干部队伍,确保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郭永坤 《学习论坛》2005,21(2):12-1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关键是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尤其是培养和造就一支年富力强的高素质的中青年干部队伍。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 ,结合实际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努力做好中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06,(1):20-20
海原县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重点,从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丰富手段入手,切实提高干部监督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一是强化监督机构。明确组织部门为干部监督职能部门,与纪检、审计、计生、信访等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干部监督网络,为干部监督工作齐抓共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求贤》2007,(7):21-21
为了加强对中青年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河北区委组织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完善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锻炼中青年干部,以提高他们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和应对突发事件、特殊事件的能力。日前,河北区委组织部联合区委党校、区人防办,针对当前国际形势多变和各类突发事件增多的实际,在2007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开展了应急行动情景演练课,并在河北区地下应急指挥中心进行了实景演练。  相似文献   

9.
干部考核工作是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了解、培养和使用干部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干部工作考核体系,是为了使干部任用、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通过考核,激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使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优秀青年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大,从而为推进事业部内部改革,促进新一轮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一、“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标准的定…  相似文献   

10.
提高干部培训效益是干部培训工作的生命,必须坚持以中青年干部为主要培训对象,使课程结构更趋合理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干部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做好学员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校(行政学院)社会地位,增强党校(行政学院)权威性。  相似文献   

11.
我省各级党校在培养造就党的干部方面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就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校“要为党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而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是新时期党校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不断培养造就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始终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党历来十…  相似文献   

12.
中青年干部是最具年龄学历优势、最富工作激情、最有创新潜能的干部群体,是推动我们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能不能不断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这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总书记第四次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表达了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成长的高度关注。此前,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和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也都花了大量篇幅强调了做好年轻干部工作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鲜明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些深刻变化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培养和用好中青年干部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对中青年干部的形象问题十分关注,而影响中青年干部形象的道德素质是中青年干部形象的灵魂。加强中青年干部道德素质培养对实现“以德治国”、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对中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嵩明县自2016年起开办了"嵩明县青年干部夜校",利用每双周星期四晚上,以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双翼",以培养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为核心,以训用结合为关键,帮助优秀中青年干部强素质、补短板、壮筋骨、长才干。据了解,每期夜校培训班学制1年,每个月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在参选学员方面,采取单位推、谈话选、组织定的方式,高标准确定培训班学员。  相似文献   

16.
正当全党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按照十五大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之际 ,我们迎来了党的 80岁生日。中国共产党 80年的历程是光辉灿烂的。这要归功于党的正确理论和路线 ,归功于党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我党历来重视对干部的培养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我们党更需要一大批建设跨世纪的中青年领导干部。党校在培养和造就适应新世纪中青年干部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充分认识造就培养适应新世纪的中青年领导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世纪之交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党校…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22,(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曾提醒中青年干部:“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忙忙碌碌虽好,却不能碌碌无为。怎么忙、忙什么、为谁忙,既是摆在每一位党员干部面前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少桦 《大特区党风》2002,(10):24-26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一批领导干部违法乱纪案件受到严肃查处,其中不乏一些被称为“政坛新星”的中青年领导干部。据统计,全国1993年受到党政纪处分的中青年领导干部中地厅级干部205人,县处级干部2793人,至1997年分别上升为576人和6585人:全国1993年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中青年领导干部中地厅级干部7人,县处级干部1141人,而1997年分别上升为148人和2426人。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胡锦涛同志到西柏坡考察时再次强调要牢记“两个务必”,这对中青年干部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青年干部只有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经受艰苦复杂环境的锻炼和考验,才能成为善于治党治国、能够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越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越是要把他们放到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去经受锻炼和考验。1.把中青年干部放到生活条件艰苦、工作基础薄弱的地方和单位经受锻炼和考验,提高他们艰苦创业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干部的成长也是这样。中青年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经历艰难险阻,不经过各种困难和风险的…  相似文献   

20.
熊国平 《求实》2004,(6):30-32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 ,中青年干部必须加强学习 ,提高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要求相比 ,中青年干部还存在面向书本学习不全面、面向实践学习不充分的缺陷。中青年干部必须进一步改造自己的学习 ,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切实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要积极改进学习方法 ,切实弘扬科学学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