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小娟 《人民公安》2013,(18):71-71
根据美国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小说改编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第5次被搬上大银幕后,终于也和中国观众见了面。  相似文献   

2.
刘海杰 《前沿》2014,(23):67-68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以现实主义手法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痛下针砭,也通过浪漫主义想象寻求着人类自我拯救的希望。盖茨比为美好的爱情理想而崛起、奋战、陨落,菲氏忠实记录了物质理性的完胜及其灾难性后果;然而,同是死亡赐英雄以永生,菲氏寄望道德理性的复归和长存能够引导人类臻于光明。盖茨比的象征性内涵即精神自省及救赎自觉为人类恢复文明时代的自由之身保留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郑茗元 《求索》2012,(3):203-205
"小说诗学"作为一个文学理论的概念,是对小说的创作风格和叙事形式进行研究的审美策略,或者说是一个以接受理论作为雏形的研究方法。而意识流小说中隐含的诗学品性则彻底打破了人们基于传统、保守的文学观而作出的种种误解,启示着人们努力思考小说的可能性限度以及小说能够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人类象征性的存在图景。意识流小说超越文体、结构等具体手法,不仅预示着小说创作在技术层面的革新,还意味着小说在功能使命和精神品质上的变迁。小说的未来在意识流诗学的启示下正不断地走向对话与多元:一元化思想的退位、复调性精神的张扬。  相似文献   

4.
高长  夏延华 《求索》2012,(6):209-210,204
《等待戈多》凭借荒诞的艺术形式实现了戏剧史上对亚里斯多德经典戏剧理论真正的革新。它不仅诠释了毫无意义的世界以及人在其中的有限地位,更重要的是为战后盛行的存在主义哲学找到了戏剧表达的方式。贝克特的反戏剧手法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救赎和振奋。  相似文献   

5.
萨缪埃尔·贝凯特(Samual Beckett,1906—)是爱尔兰血统的法国籍剧作家和小说家,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于欧美的荒诞派戏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由于他所写的戏剧,以其违反戏剧传统的惊世骇俗的面貌轰动一时,被人们称为“反戏剧派”和“先锋派”戏剧;同样,他所写的小说,一反小说的传统写法,因此有人称之为“反小说”或“新小说”。  相似文献   

6.
鹿丽萍 《理论月刊》2010,(7):139-141
本文分析了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即小说的灵魂在于小说是对被遗忘的存在的思考,小说的智慧在于它是对"不确定性"的探寻,小说的精神实质是幽默。在昆德拉的小说观中包含着对个性、独立思考、相互理解和反抗媚俗的呼唤,这便是其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7.
王艳萍 《前沿》2013,(10):162-163
通过对英国18世纪小说了解后发现,哥特式小说是当时风靡一时的重要的小说创作形式。哥特式小说以其对阴森恐怖环境的描写,以及主人公的冒险精神,往往能够带给读者心理上的刺激和快感,这是哥特式小说经久不衰的要素所在。为了深入研究哥特风格,对《简·爱》与《呼啸山庄》这两个小说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研究了哥特式的创作手法,达到对哥特式小说创作的全面了解,提高小说创作技能。目前来看,哥特式小说的创作重点在于营造惊悚的氛围和揭示人物心理冲突。  相似文献   

8.
曹洁萍 《求索》2014,(10):132-136
对日常现实的密切关注和对小说艺术的诗性思考是毕飞宇近年来小说创作的重要特点。对现实的关注与情怀是毕飞宇小说现实主义创作的起点,以现实之心去体验与思考,为毕飞宇小说把现实精神与诗性意蕴的统一、融合提供基础,并展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与强烈的现实关照。介入现实成为1990年代中期以来毕飞宇小说创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叙事伦理,而具备诗性特质的叙事表达是其小说具备高度鉴别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作家刘醒龙的小说《天行者》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力作,展示了我国乡村教育和民办教师的现状。作家在现实主义的叙事中植入了象征手法,起到了诗化小说的意境和语言的作用,有助于小说的主题提升和人物刻画。  相似文献   

10.
曹淑萍 《求索》2011,(7):221-222,25
作为现代主义小说开拓者,詹姆斯小说在语言、文体、叙述策略上都有重大创新。语言结构句式冗长,盘根错节、结构繁复、大量使用圆周句和悬念式结构,且欲言又止、用语典奥,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现代小说艺术的认识。他把小说作为一门艺术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大量的实验,建立了一整套从创作到批评的小说理论体系。涉及小说与现实的关系、小说创作、小说的功能、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小说的叙事手法等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11.
流浪汉小说的语言形式是其叙事内容的需要,也是时代风尚的反映,它既具有真实、质朴、明晰而生动的特征,又蕴涵着浓烈的幽默意味。典范的流浪汉小说在对种种人生境遇进行嘲弄时,常常运用反讽这种修辞技巧,而反讽手法的艺术效果,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说隐含作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杨丽 《前沿》2007,(1):229-230
尤金.奥尼尔的《漫长的旅程到黑夜》不仅是他杰出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同时是表现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作。本文主要分析了奥尼尔在此力作中所运用的表现主义手法,即象征和奥尼尔式意识流式的独白。  相似文献   

13.
施锦芳  吴怡 《求索》2012,(6):60-62
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与社会形态的现代进程一致的,文学作为一定时期内的思想启蒙,其体现的是文学的现代性质和现代性精神,这种精神多向的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包括作家的创作动机、创作手法、文学观念在内,这正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现代性的一种表现。所以,本文写作选取"现代性"这个理论,以此作为一个基本思考和阐释的角度,考察沈从文湘西小说的创作在审美理念层面的内容,进而说明沈从文湘西小说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现代性的价值体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学强 《前沿》2013,(4):141-142
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其独特的意识流小说表达方式,对传统小说写作手法造成一定的冲击,其意识流小说的表达方式使作品中任务的意识、心理活动与情境进行完美的融合,并以意识流的小说构架表现出作者独特的生活观和对生命价值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王正杰  芦海英 《求索》2008,(11):197-199
王蒙和白先勇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率先采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都因对意识流手法的创造性采用而具有了“现代主叉”色彩,同时又在小说的结构、情节以及人物塑造和主题、内容等方面共同突出了“传统”的根基作用,其意识流文学也因为传统与现代的较好融合而顺利实现了东方化进程。当然意识流文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东方意识流文学也是如此,王蒙和白先勇的意识流小说在具有共性的基础上也具有鲜明的个性,二人在众多方面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傅毓民 《理论月刊》2005,2(9):131-133
<儒林外史>是我国小说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不但在思想内容上有所创新和发展,而且在艺术上也以其独创的讽刺手法,突破了前人的藩篱,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说--听模式,确立了性格结构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开创了古代讽刺小说的先河,成为古代小说向近代小说过渡的标志和转折点,从而最终确立了其在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老舍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身兼小说家与戏剧家的双重身份。他的小说创作的某些特征明显地渗透在他的戏剧创作之中,从而以他独特的创作思维和美学追求,创造出了独具老舍风格的戏剧文体,给读者和观众以全新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8.
梁红艳  ;刘志红 《求索》2014,(4):150-153
摘要:斯蒂格·拉森是当代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推理作家之一,2001年他开始创作的“千禧三部曲”系列小说,以类似电影蒙太奇的叙事手法组织故事情节,显示出一种双轨并行、交飞叙事的结构特点。与此同时,他将电影叙事中的“梦幻般的真实感觉”融进小说刨作,以梦境的虚幻镜像映射小说主人全现实人生以及自我存在的种种困境与假象。另外,他又用一种类似电影“摄影机”般的修辞技巧,使小说在“可视化”的描述中形成带有鲜明个人印记的情绪氯围。拉森小说的畅销经历说明,资本主义消费主义至上的大众文化对于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并非只有消极面,在阅读的愉悦之后读者更能自然地获得发自内心的思考和体悟。  相似文献   

19.
康普生家族悲剧与基督教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位在艺术手法上大胆创新者但同时又是最因袭传统的伦理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之作《喧哗与骚动》将基督教伦理的"爱"、"信"主德纳入小说创造,通过对康普生家族成员"爱"的缺乏和"信"的丧失的刻画揭示了这个家族悲剧与基督教伦理之间的渊源,表达了他对美国南方在发展和变迁的历史中所遭遇的生存困境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巴金一生的创作深受俄国文学的影响,在诸多作家中,对其影响较大的要数屠格涅夫.屠格涅夫不仅是巴金文学创作上的老师,而且在小说、散文诗等领域都对巴金产生过巨大影响,特别是屠格涅夫作品中的"第一人称"手法、"多余人"形象、对比手法、反专制主题及梦幻象征手法等,更是在巴金的作品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