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苍茫时代     
张可的结婚更像是一场逃亡,从每天互相争吵不休的父母家逃离出来,那一年她23岁,大学毕业一年间.而生活不急不徐的告诉她,所有的逃亡最终都无处可去.陈源是漂亮男子,有趣,会所有市面上流行的娱乐,用张可当年的话说,就是他"fun".她就这样嫁了,妈妈给了一万块钱,她穿着廉价的婚礼服,说着"嫁得很满意"踏上妇人历程.  相似文献   

2.
爱就是希望     
他爱上了她。她是小镇里的小学教师。她没了主意。回家告诉了父母。她父亲摇头说:你是教师,他是农工,你们之间差距太大。她母亲也反对地说:他与你根本就不在一个起点上。她看着父母更没了主意。她也认为他缺少点什么。他在那个迷人的黄昏,在小学校的树林边等她。他想要个结果。她下班和上班时都要经过这片树林。她看到他脸红了,有点不知说什么才好。她知道他在这里的意思,可还是问了句:你在这里干什么呢?他说:等你。  相似文献   

3.
罗西 《新青年》2005,(3):44-45
于菊有一套自己的公寓,不大,但非常精致。她是个有主张的女孩,所以从父母那里搬出来独住,不过周末都回郊区老家陪侍父母。她说:“我是翅膀硬了,喜欢拥有单身的感觉。”可是,原先快乐无忧的她,最近要告别单身,因为她“不得不提前结婚”!27岁的于菊,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还留有清纯学生的模样,一袭白裙子,有出水芙蓉的干净与脱俗。3年前,她认识了刚,并与他恋爱至今。他们很相爱,双方父母也认可。于菊本想在2008年与男友结婚,在她看来,爱情长跑才有意思,到时去北京度蜜月,看奥运会比赛……那是她内心最甜美而神圣的一个梦。3个月前的一个有…  相似文献   

4.
小荷 《新青年》2004,(7):24-25
和她最爱的时候他说,你说爱情能永恒吗?她说,是的,我会永远爱你。那时他们已经论及婚嫁了。他开玩笑说,那我们就再去试着爱别人,看看我们是不是还能爱上别人,这也是对我们爱情的一种考验。如果考验通过了,说明我们的爱是永远的,是刻骨铭心的,如果我们变了心,我们就不是真爱。他  相似文献   

5.
薛楠 《新青年》2013,(2):33
他以为他们之间还有甜蜜的爱,可是一夜之间她就默默收拾行李离开了!和别的女人闹得人尽皆知的分手方式不同,她的分手竟是一记闷棍,说消失就消失。放纵的青春麻木了身体尹贺十岁的时候,因为小三的介入父母闹了半年就办理了离婚手续,所以尹贺从小就比别的孩子早熟——中学的时候开始谈恋爱,大学时就跟男朋友出去开房。父亲每次说她,她都会  相似文献   

6.
瀑瀑安 《新青年》2005,(5):11-12
1你就回去吧,妈她……”苏浓一路上都跟在我的后面。“少跟着我,别给我提这个人,你让我回去看她的脸色吗?”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终于,他站在了原地低着头不再看我,许久,我才听到他远去的脚步声。我叫苏琪,苏浓是我弟弟,我们在一所学校念高中,我比他高两个年级。我们的父母离婚了,在我12岁那年。我恨我的妈妈,从小到大,她对苏浓总比对我好。即使他们离婚了,仍是如此。她每个月会给苏浓带很多东西,却不会和我讲任何一句话。今年的冬天来得特别的快,夏天刚过,似乎就有漫天的落叶了。我火红的头发在这个季节里像燃烧的树叶,耳朵上两只大耳环“…  相似文献   

7.
彩票的梦想     
他和她在一场招聘会上相识,他来自乡下,大学毕业,她的情况也不比他好到哪儿去,出生在农村,下有弟妹,大学四年是靠亲戚接济读完的.离开校园后的头二年,他们不停地跳槽,是为找一个能多发几百元工资的单位,这样,就不用愁房租了,还好,上帝很眷顾他们,很快找到不错的单位.  相似文献   

8.
她和他认识,是很庸俗的相亲的方式.约会、见双方父母、买房、装修、购置家具,一直到结婚,平静得像流水线上的程序,按部就班.他没说过爱她,她也没有.奔三的年龄了,谁的心口上,还没有一道伤?像<倾城之恋>的范柳原和流苏,都将各自的心,掩了一半.他们真正像两个搭伴过日子的伙伴,彼此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她会每天早早起床,给他准备可口的早餐,把要穿的西服衬衣熨得笔直挺括;他的父母,她亦侍奉得安适妥帖.他把抽了多年的烟戒掉了,每个月,他按时把薪水交到她手里,家里的米袋永远是满的,下水道总是通畅的,头天坏掉的电脑,第二天打开,照样可以安然地上网写字.  相似文献   

9.
玛丽亚·赫尔托赫(Maria Hertogh)是一位荷兰女孩,在日本占领荷属东印度群岛前夕,当时她仅4岁,就被其父母送给了当地一位养母以保平安。太平洋战争结束后,其父母在马来亚找到了她,她已成为穆斯林并只说马来语。他们为了重新获得对她的监  相似文献   

10.
包利民 《新青年》2015,(3):32-33
从此是孤儿在一次聚会中,有一个新来的朋友,三十多岁的样子,大家对他都不熟,他也沉默,且有几分伤感的样子。他的自我介绍也很简单,说了名字,又补了句,我是孤儿。我们释然,怪不得他有几分寥落,也能理解他的沉默。记得上小学时,班上就有一个孤儿,也是很沉默。她父母早逝,从小就是吃百家饭长大,住在村部的一个屋子里。虽然那个年代,我们都心里很单纯,并不存在歧视或者别的什么,可她依然很少与  相似文献   

11.
她喜欢他,暗恋他的样子,这个男子,好似前世见过. 于是她和女友说,我喜欢他,哪怕两三个月看到他一眼就行-她要求并不高,只要能看得到他,听到他的声音就够了.  相似文献   

12.
永远     
澜涛 《新青年》2005,(6):18
他和她青梅竹马,为了能够和她不离不弃,在人们的诧异和父母的哀叹中他放弃了保送北大的幸运,报考了和她相同的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她去了苏州因为她喜欢苏州;于是,他也去了苏州,因为他爱她。多么美满的爱情都会有不愉快的插曲。一次,她因为陪所在公司来的客人吃晚饭,很晚才回到两个人租住的地方,一直等她回来一起吃饭的他抱怨了几句。借着酒劲,她揶揄着他:“一个男人整天围着女朋友转,算什么出息啊男人更应该以事业为重。她说完,发现他的脸绷得紧紧的,就有些后悔了,但话已经收不回来。第二天,他决定离开苏州,去外面的世界,他叮嘱着她,药放…  相似文献   

13.
我总以为,我爷爷和我奶奶是没有感情的。他们是父母包办,结婚之前没有见过一面。当一顶小花轿把奶奶抬到爷爷家时,他还躲藏在屋里写大字,因为他说过,书法是他的情人,他可以不结婚的。但他们还是拜了天地。洞房花烛夜的时候,爷爷不见了,他去找少时朋友聊天去了,两个人研习王羲之的兰亭序。奶奶一个人在新婚夜里独自在灯前坐了一夜。那一夜,奶奶想她唱戏时的搭档,在梨园里,唱青衣和唱小生的总是有些心照不宣的秘密。奶奶也有,被奶奶的母亲看出了端倪,所以,早早地把她嫁了。这次找的人家是一个书香门弟——与唱戏无关,也与爱情无关。在父亲的记…  相似文献   

14.
他坐在教室的右后角,她坐在教室的左上角,他们的成绩也如教室排位一样差距南北,三年来他们的名字却一直连在一起,不过一个是正面榜样,一个是反面教材。他喜欢她,她不知道。她喜欢他,他不知道。两个人桌上都有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一条线,她用小刀刻了好久,他也是。想彼此的时候她从左上角摸到右下角,他从右下角摸到左上角。好像这样能穿越空间的限制离彼此近一点点。高考之后,他还没来得及拿  相似文献   

15.
紫藤的忧伤     
蕙蕙从小就喜欢在紫藤架下捉蝴蝶,看蚂蚁。她是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发梢上系着粉色的蝴蝶结,甜美得天使一般。那时,她身边常常跟着小她三个月的枫,他们都是学校教师的子女,青梅竹马的伙伴。可枫除了顽皮还是顽皮,是个让人头疼的小家伙,他只有在跟蕙一起玩的时候才稍稍老实一些。蕙喜欢在他面前摆姐姐资格,枫却从不肯叫她一声"蕙姐"。他们一起在紫藤萝下度过了无忧的童年。后来,蕙的父亲调到城里的中学,他们就分开了。  相似文献   

16.
卫宣利 《新青年》2008,(6):14-15
接到她的电话,他简直欣喜若狂.尽管是一个求助的电话,她的语气却依然是淡淡的,是她一贯的冷漠和高傲.她说她在深圳,因为出了点意外,急需要一些钱.如果方便,能不能先借她一些?一个月就还……  相似文献   

17.
沈屠苏 《新青年》2008,(5):26-27
1. 他在日记里记叙了关于她的一切.只要是他能看到,听到,嗅到的.即使和另一个女人新婚燕尔,他也无法把她的忘记.因为他的肩部,锁骨的位置,至今还留着清晰的牙印,尽管上面的唇彩早已脱落.他选择了远足,在新婚妻子偷窥他日记的一个夜晚.其实是突围之后逃亡的掩饰,毕竟有父母,同事和领导的眼睛,事情再怎么难堪也不能做得太过分了.他决定逃避.  相似文献   

18.
那一年,哈尔滨流行过年送挂历,我父亲看到了这一商机,就筹借了一笔钱,在南方订购了一大批挂历。谁知,货刚上路,就遭逢百年不遇的洪水,通往北方的铁路和公路全部中断了。等几个月后交通恢复,挂历辗转运到哈尔滨,已是新的一年了。满满一车皮的过期挂历,卸下来就直接被送到了废品收购站。父亲的十几万块钱,一下子全赔光了。已是春节临近,得知父亲亏本的债主纷纷上门讨债。尽管父亲给他们打保票,春节前一定还上,会让大家过个好年,但他们就是坐着不走。那些日子,父亲被弄得焦头烂额,我看到他满嘴都是水泡。每到晚上睡觉时,他老对母亲说,枕头太硬,…  相似文献   

19.
阳光大嫂     
在采访一个被拐10载的少年寻找到生身父母的故事时,我听到了一个细节:一位环卫大嫂知道了少年的经历后,掏出身上仅有的50元钱,捐给了少年。也许有人感到这钱并不是很多,可我想这对她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留下钱后她就走了,人家请她留下名字,她说这给孩子凑些盘缠,好让他回到父母的身边。我也是做母亲的,我也有孩子,我不知道少年的心是不是被这片母爱所感动,会不会是他以后漫长人生路上的一缕阳光?  相似文献   

20.
姐姐和妹妹     
刘军 《新青年》2005,(12):10
妹妹总是会得到父母多一点的关注,但往往只能穿姐姐的旧衣服;姐姐有更多的自由和责任,但她还是不喜欢无端多出一个人来和她分享父母的爱。其实姐妹之间的关系还不止于此,扮演姐姐或妹妹的人都会有她自己的故事:25岁的叶霜。每次碰到的熟人都会欣喜地看着妹妹说:“小妹真漂亮,长大了可以去做空姐(一个公认的专为漂亮女孩保留的体面工作)。”然后他们会看看我,说:“这是姐姐吧,挺文静的。”所以从小我就认为“文静”是个贬义词,人们用它来敷衍那些貌不惊人,也没有任何出众之处的女孩。同样的话从外人嘴里听得多了,我也就习惯了。从父母眼中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