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借鉴台湾经验发展海南精致农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台湾的精致农业 台湾自1980年代以来,面对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与农民收入偏低等严峻形势,在发展农业、建设农村与照顾农民的三项政策目标驱使下,提出了发展精致农业的重大措施。可以说,台湾的农业已初步实现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张大为 《台声》2011,(8):48-49
前段时问,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来台参访,听说台湾蕉农为香蕉贱价所苦,立即宣布采购台湾香蕉500万公斤,豪气的作风和帮助蕉农的心意,令人印象深刻且感动。这也让我联想到,大陆采购团每每在台大手笔采购台湾农产品的盛况,既然台湾精致农业深获大陆好评,当局何不导引陆资来台湾投资精致农业?或许可以纾解陆资来台的干旱。  相似文献   

3.
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体系。发展精致农业,不仅是我省农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承接台湾农业产业转移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两岸农业合作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农业是精致农业,产品优质、高档、产量大,热带水果、花卉、蔬菜、种子等都是具有优势的农产品。但是,台湾本土市场狭小,而水果等农产品不宜保存,一旦滞销,经常造成农民血本无归。台湾农民非常期望能够有一个稳定、广阔的大市场来消化岛内过剩的农产品;而近在咫尺的大陆是台湾农产品的理想销售地。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5,(5)
<正>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粗放的农业受到贸易自由化的冲击,内外销皆不景气,农民收入偏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流。面对严峻形势,迫切需要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农民收入,台湾提出了"发展精致农业,促进农业升级"的应对之策。台湾经济学界认为,精致农业是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卫生安全要求、有市场潜力、可提高农民所得的农业,也是生产、加工、运销及乡村旅游一体化的多环节盈利的农业。台湾科技界认为,精致农业是技术密集、高品质、高附加值、高安全性并有利于生态养护的农业。概括言之,精致农业的基础是高投入和高科技,核心是高标准和高质量,特点是精和特,目标是高竞争力、高价格和高收益,基本形态是"三精农业"。  相似文献   

6.
精致农业:海南“三农”建设的方向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第五次党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热带特色的现代农业是富裕农民的基本途径,是海南长期的历史任务。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农产品出岛出口、直接进超市进宾馆为目标,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精致农业。"精致农业是台湾等 地区在上世纪80年代根据自身农业发展需要提出来的,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实践,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收获和经验。此次党代会报告依据经济全球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谭丰  朱翰朝  熊文 《台声》2013,(8):64-64
7月9日,由台盟中央联络部、江西省农业厅主办,台盟江两支部、江西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局承办的“赣台休闲农业发展研讨会”暨“台湾精致农业高级讲习班”在南昌举行。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忠贤,全国政协常委、台盟吉林省委主委王天戈,台盟中央联络部部长潘新洋,江西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黄小华,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初期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的发展更是受到普遍的关注。目前台湾农业生产和贸易呈现出平稳发展的状态,本文对近几年台湾农业政策的调整进行评价,并认为农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和国际大环境的变化是影响台湾农业发展走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小农制与台湾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台湾土地改革所形成的“小农制”是一种受限制的现代土地制度。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在60年代中期以前对经济起飞和农业发展起了巨大促进作用,而在台湾经济实现转型后,却逐渐变成了台湾农业发展的制度障碍。本文主要考察“小农制”在经济转型后对农业发展主体的影响,进而探讨了“小农制”的困境、出路及其对祖国大陆农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张明飞 《群众》2023,(10):59-60
<正>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近年来,为找准句容市后白镇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我实地走访合作社、企业和种植大户,通过交流座谈和分析思考,确立了“农业高质、服务都市”的发展导向,依靠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精致农业,加速后白由农业大镇迈向农业强镇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林萍 《台声》2005,(12):64-65
2005年10月18日~20日,“2005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是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与连宋会谈达成的共识,务实推动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举办的一次海峡两岸农业盛会。论坛由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主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农业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支持,台湾省农会协办,四川省台办、四川省农业厅承办,受到了两岸农业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响应。与台湾省农会联手举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是此次论坛的一个重要特色。台湾农会作为台湾农民的主要服务机构,是联系农民与农户的纽带,在台湾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4月17日,由四川省农学会、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台湾《旺报》社、云林县农会主办的第六届川台农业合作论坛在台湾云林县举行。四川副省长尧斯丹,旺旺集团副董事长胡志强、云林县长张丽善出席论坛并致辞。川台农业合作论坛是两地农业交流品牌活动,自2014年开始,每年在四川和台湾轮流举办。凭借农业资源丰富、基础良好、市场巨大、政策优渥等比较优势,四川与台湾在精致农业、现代农业方面开展有效对接,合作领域广泛。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16)
正近日,台盟安徽省总支主委、省台联会长陈清海,省台联副会长仲宏斌陪同台湾农委会前副主委、中华农业领导人协会理事长黄钦荣,台湾中州科技大学校长、海峡两岸中小企业联合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曾庆瀛,中华精致农业发展协会首席顾问、台湾长荣大学传媒学讲师、媒体人叶华镛前往蒙城县进行考察。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蒙城县的投资环境和有  相似文献   

14.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江苏农业高质量发展,省台办组织农业农村厅、南京农业大学、常州市、扬州市等单位赴台开展农业考察,走访了台湾高雄永龄杉林有机农场、台湾农友种苗、南投台一休闲农场等地,并与相关涉农机构进行了交流座谈。走访交流发现,台湾在发展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精致农业方面的成功做法,在农业的智慧化、多元化、优质化和机制化发展方面的路径探索,为江苏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坚持科技引领,促进农业智慧化。高雄永龄有机农场,是台湾最大且持续盈利的生产型农场,由台湾永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25日至30日,应民建中央的邀请,台湾布袋港发展促进会理事长、台湾中华嘉义大学校友会理事长蔡武璋先生率领台湾布袋港发展促进会访问团一行23人访问北京,就两岸农业贸易与合作等课题先后与国家农业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有关部委进行了交流座谈。访问团的成员来自台湾中南部的嘉义市、嘉义县、台南县、高雄县、台东县、屏东县等7个县、市,其中很多人是农业方面的专家,在中南部农民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京期间,访问团拜会了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并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韩启德的亲切接见。7月26…  相似文献   

16.
试论对台优势与建设厦门都市型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厦门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速城郊型农业的转型,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都市农业是厦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都市农业的建设有赖于现代物质技术条件的提升,生产技术和装备的投入以及相关设施的兴建等,所有这一切需要积极开辟投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厦门可以借助与台湾农业的合作和交流,通过汲取台湾发展都市农业的经验、引进台湾资金和技术来促进厦门都市农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李立 《台声》2008,(5):21-22
最近,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称,近年来在两岸农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交流与合作,为广大台湾农民提供投资创业的平台,农业部、国台办经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决定在福建漳平永福、广东珠海金湾、湖北武汉黄陂、江苏无锡锡山,新设立四个台湾农民创业园。而之前,为了落实促进两岸农业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国家工商总局研拟了《台湾农民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申办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这些都是大陆关心台湾农民的具体举措,预示着台湾农民在大陆创业将蓬勃发展,并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18.
刘树 《统一论坛》2003,(5):47-49
台湾的农业曾在台湾经济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台湾农业却逐步走入困境,由昔日有朝气的产业慢慢变成夕阳产业了。从2002年1月入世以来,台湾农业受到冲击虽不如人们预料的那么大,但从目前的状况看,在国际竞争日趋剧烈的形势  相似文献   

19.
台湾的农业合作社和产销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台湾的农业合作组织,主要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农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和80、90年代发展起来的产销班。合作社和产销班的合作都以农产品联合销售和共同运输为主,同时也共同采购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则由各家农户独立进行,偶有协作。合作社、产销班都是经营同类农产品的农民合作组织,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农业生产是建立这类合作组织的基础。农业合作社和产销班对推动台湾农业的进步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意轩 《台声》2006,(7):22-24
两岸经贸论坛的成功举办,使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大陆如何落实惠及台湾农民利益的一系列政策与具体措施?怎样加强两岸农业技术合作?台湾农产品能在大陆站住脚扎下根的关键在哪里?为此,记者走访了农业部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秘书长李永华。寿光模式直接、迅速、有效记者:刚刚闭幕的“寿光菜博会”非常成功。农业部在落实新推出的15项惠台政策,特别是7项惠及台湾农民利益的政策方面,打算采取什么举措?李永华:在“寿光菜博会”上设立台湾农产品展区,就是大陆积极跟进落实两岸经贸论坛有关共识和承诺的一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