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芳 《今日上海》2008,(6):24-24
上海梅陇文化馆一直以建设社区文化发展为己任,建馆十数年来硕果累累。暖春五月,为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欣赏水平,同时满足他们对参加传统文化艺术的渴求,在全国人民喜迎北京奥运会的“倒计时”之际,文化馆结合凌云街道群文特色品牌活动,传承沪语、沪剧艺术,邀请了沪剧名家王盘声及沪上多位著名沪剧演员来到社区,在梅文影剧院拉开了“梨园芬芳迎奥运”沪剧艺术讲座暨公益演出活动的帷幕,为众多凌云社区的沪剧爱好者送上了一台有关沪剧艺术的辅导讲座和专业演出。  相似文献   

2.
入行只是因为爱 生在崇明长在崇明的钱思剑是一个来自海岛的农家子弟。天生一副好嗓子的他,从小爱好唱歌、唱戏,初中毕业后进入乡文化站工作,19岁时考取了崇明沪剧团。第一次演出便随着沪剧团的大卡车到了奉贤的星火农场,从此踏上了他真正的沪剧之路。  相似文献   

3.
上海的传统戏剧是沪剧。婆婆妈妈们哪个张口都可以给你来一段。然而沪剧对于新生代的70、80、90后来说,已经相当陌生,其受关注的程度甚至连京剧、昆曲都不如。  相似文献   

4.
上面所刊照片,是沪剧《芦荡火种》的剧照。沪剧《芦荡火种》于1960年由上海人民沪剧团集体创作,并由该团演出,在舞台上最早塑造了阿庆嫂形象。剧照中的阿庆嫂扮演者是著名沪剧演员丁是娥。丁是娥于1923年出生在浙江省吴兴县(现为湖州市吴兴区)一个缫丝工人家庭,9岁时在沪从师丁婉娥学戏,工花旦、正旦,兼演老旦。在儿童申曲班以小小婉娥艺名登台。18岁满师后,相继在鸣英、文滨、上艺等沪剧团参加演出。1947年在沪剧《铁骨红梅》和《何处觅返魂香》中扮演主要角色,受到观众和著名戏剧家田汉等人的称赞。新中国成立后,丁是娥致力于沪剧改革,特…  相似文献   

5.
昆曲,是一种高雅艺术,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被誉为“百戏之祖”。但在有些人眼里,总觉得昆曲不食人间烟火,不似越剧的小家碧玉,不比沪剧的家长里短,与她,隔开老远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6.
《上海支部生活》2012,(4):49-49
茅善玉以《一个明星的遭遇》在沪剧舞台上崭露头角,又以沪剧电视连续剧《璇子》风靡沪上,蜚声海内外,成为家喻户晓的戏曲明星。她就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  相似文献   

7.
一个,是在万里远的敦煌坚守了整整50年,用大漠的风沙写就了知识分子的伟大与平凡。一个,是在三尺长的书桌埋首了整整侣年,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了传统沪剧的灵动与婉转。一个女子为另一个女子写戏一在那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神秘的莫高窟依偎在敦煌的身旁我梦中的敦煌,岁月流淌千年长千年长呀,我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8.
瓷上肖像画的表现内容,多以人物肖像或人体为主,风格、技法多以写实为主。始创于19世纪末的江西,迄今逾百年。这个画种既是中国传统人物画、陶瓷彩绘和西洋写实人物画的有机结合,也是绘画艺术与火的结晶。这种江西特有的绘画艺术,以其造型准确、色彩丰富、生动传神,可永久保存,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瓷上肖像画制作工艺复杂,在洁白细腻的景德镇瓷胎上逼真地绘画人物肖像,再经过多次填彩、反复烧制,从而达到很高的艺术效果。冯杰创作的瓷上肖像—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首届和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大都市中仍然有粗朴的锣鼓书、田山歌余音流传。经过1年多初步调查,上海市目前已发现具有保护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40多个。其中,南汇民间曲艺锣鼓书、松江顾绣、青浦田山歌以及黄道婆棉纺技术和沪剧等将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20日~30日,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党外领导干部赴江西考察活动,历时十天,行程三千多里。通过对老区的考察,我们受到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一、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在江西考察的日子里,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老区人民当年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据介绍,当年只有23万人口的瑞金县就有5万多人参加了红军和地方革命斗争,有3.5万人参加了长征,有姓名记载的烈士17166人。同样…  相似文献   

11.
三清神韵     
神奇的造物主孕育了无数的名山胜水,雄峙于中国江西上饶地区境内的三清山,就是大自然精雕细凿的一件艺术杰作。  相似文献   

12.
邱伟 《中国减灾》2010,(10):27-27
江西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季节性明显、连锁反应强等特点。防灾减灾工作是民政工作中一项重要传统业务,关系着灾区群众的冷暖安危,关系着老百姓的民生大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相似文献   

13.
历史辉煌     
《江西政报》2008,(18):I0002-I0002
江西是人民兵工的发祥地。1931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兵工厂就诞生在江西兴国县官田村。新中国成立后,江西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基地。江西军工人以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新中国军工史上的十多个第一。进入新千年,江西军工人以九天揽月的豪迈激情,在航空、船舶、汽车、军工电子等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并积极参与探空火箭、南极科考、载人航天、服务奥运等国家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不断创造江西国防科技工业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当前江西老区农民致富社会心态及对策黄昌保,黎清荣为了了解当前农民的致宫心理,寻求解决农民思想问题的对策,我们于1995年7、8月份,到江西老区的万载、铜鼓和寻乌等县,对500多位有代表性的农民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怎样消除老区农民的致富心理障碍进行了探...  相似文献   

15.
江西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简称“赣房景气指数”)是对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和变化程度的量化反映。2002年至2006年,我省按季编制和发布“赣房景气指数”。为了更准确、全面地描述江西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况,2006年底,我省对江西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进行了重新编制,新“赣房景气指数”对原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进行了完善,由房地产景气指数和预警指数构成,不仅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景气评价,而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预警、预报功能。  相似文献   

16.
1月28日早晨6点多,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大会会场——江西艺术剧院的大门口,活跃着一群人忙碌的身影,他们正挥舞着铁锹、扫把,奋力清除路面的冰雪。原来,昨晚南昌一夜暴雪,  相似文献   

17.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杨之光、鸥洋夫妇,以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各自不同风格的艺术造诣,为中国画坛所推崇。杨之光一九三○年生于广东揭西。鸥洋比他小七岁,江西龙南人。夫妇俩性格迥异,杨之光稳重干练,鸥洋热情坦率。在艺术探索上,杨之光执著于在中国传统画中追求西洋画的色彩和光线,鸥洋则致力于在油画中融入中国画的底蕴。亦中亦西,亦西亦中,也许正是性格和艺术上的互补,才使他们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共度了三十余年的绘画生涯。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派文艺理论和作品越来越多地介绍到我国来,如何认识和评价现代主义艺术已成了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了阐发,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已有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但是由于各人所站的立场、所选的角度不同,因而往往会得出许多互相矛盾的答案来,从而使这一问题呈现出一种迷离惝怳的局面。如有些人认为,现代主义艺术是一种彻底反传统的艺术思潮,而另一些人却引经据典证明它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大多在传统艺术表现中都能找到;一些人认为现代主义艺  相似文献   

19.
洪涛激浪铸忠魂本刊记者张明海初夏6月,江南滴翠。赣鄱大地却多了一番风雨一度磨难,也凭添了一番豪情一首壮歌。在洪涛激浪面前,江西人民经受了严峻考验,全省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也接受了战斗洗礼。狂飚急电6月上旬开始,历时10多天,江西各地普降大暴雨,降雨量超...  相似文献   

20.
对于江西诗派中的成员之一的韩驹,很多学者都只有大致的印象,觉得他无非是江西诗派中的一员。其实,韩驹虽属江西一脉,他的诗却表现出许多新变因素来。本文立足于韩诗的文本,结合其诗论,对其诗细致地分析探讨,希图更准确地把握其在江西诗派中的地位。一韩驹对江西诗派的因袭韩驹处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下,他的诗学观点与诗歌创作受黄庭坚影响,有深刻的“江西诗”的痕迹。1.饱参诸家。江西诗派侧重于阐述诗歌艺术的本质,注重探索诗歌创作的规律。黄庭坚经常强调“无一字无来处”,“脱胎换骨”“点铁成金”,就是要求多读书,掌握创作的“法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