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范婉玲 《学理论》2009,(31):36-37
文章主要运用社会学和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从参加医疗保障和实际享受医疗保障两方面考察了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实际享受医疗保障的主要因素,并从推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对农民工医疗保障改革与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医疗体制改革问题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而迫切的问题之一.以陕西省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保障体系为例,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全民免费医疗模式的可持续性,可以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实践运作和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4.
《行政论坛》2016,(6):88-93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既是整个农村地区农民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我国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及医疗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农村的主要医疗制度为近些年顺势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由于其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固有缺陷,从而使其仍会陷入保险市场中常见的"逆向选择"悖论中,不利于新农合在一定时期内普遍覆盖这一目标愿景的实现。而现实中所采取的通过将"自愿性原则"改为"强制性原则"的处理方式,短期内无法实现"人人参与"的目标,更有悖于"人人有保障"的发展战略。本文基于政府行为优化视角,提出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治理思路,并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提出政府行为的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梦婷  高静 《学理论》2020,(2):100-103
非公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党建工作的重要现实价值。当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困境包括:发展的滞后性、职工党员的党员主体意识的淡化趋势以及企业主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要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升党组织整合能力;践行党群工作一体化思路,回应多方主体需求;树立"党建融入型"的组织发展定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可以有效回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拓展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空间。通过对东莞市横沥镇这一本土实践对象进行考察,从关键主体、工具支撑和治理目标等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主体—工具—价值"分析框架,描绘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现实图景,阐释多元如何实现共治问题。研究发现,新时代下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现实图景,主要是围绕"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理念,推进异质性多元主体间的责任框定,构筑互动尽责的协同创新支撑保障,形成公共精神价值重塑与成果共享,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为理解现实中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9,(12)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改变,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变化,中央政府对完善社会治理从意识上的关注慢慢转变为政策上的落实。本文通过对农民工服务组织的数量增加、与政府媒体合作的加深等方面,运用政府放权思想、协作型社会治理理论和参与型社会治理理论探讨中国社会治理的日益完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公民参与意识增强,公共空间日趋拓展,从而构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治理的时代背景。基于绍兴地区的实践考查发现,这一方面要求调整冲突或纠纷的中间制度的存在,另一方面也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契约主体,需要有能承担政治义务、享受公民权利的主体。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治理机制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筹划公民社会统一体;开拓现代理性公共生活空间;建构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治理的现实机制。  相似文献   

9.
外部治理结构通过企业的创新动力、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三个方面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中国企业一直以来遵循的是"政府—企业—政府"的外部治理结构,但是在外部制度环境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传统的外部治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竞争的需要,而企业并没有及时改变外部治理结构,这导致了我国企业创新观念落后、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组织缺乏和创新成果难以转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重构中国企业的外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社区生活本质上是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博弈。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社区自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之间以社区场域为互动平台,实现着各自的目标取向和价值追求,也形塑着不同的社区治理实践模式。不管是调整改革中的上海、沈阳模式,还是正在兴起实践中的北京、广州模式,都反映着社区治理微观场域中,多元治理主体的关系建构和合作互助状态。真正契合当前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可行性模式选择,应该是通过明确边界、积极引导、培育赋权、参与共享,以实现社区治理实践中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式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以市场为中心的产权交易治理模式,还是以政府为中心的治理模式,都很难提供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和措施。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并不是在市场与政府间的非此即彼的简单选择,构建一种包含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多元主体治理模式十分必要。如何在市场和政府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实现治理成本和产权划分间的平衡,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不足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环境与制度的关系,健全的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保障,有效的内部控制将有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应把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有机地结合,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遭遇严重的冲击和挑战。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来看,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模式中,婚姻的内在吸引力日渐弱化,婚姻替代吸引力不断增强,农村婚姻解体的社会成本有所下降,婚姻离散的风险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婚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学界已形成了农村治理和城市治理两大研究范式。然而,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城郊区域,尚未形成独立的治理体系。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城郊区域遭遇了多元异质的治理结构、边缘的治理形态、缺乏身份认同的治理对象等独特的治理困境。为了应对这种困境,本文拟以治理规则为着力点,对城郊地区的治理模式进行建构。认为当前城郊区域的治理规则有:技术推动的外生性规则、非正式制度的内生型规则与顶尖设计的核心性规则。通过利用这三种治理规则,有望形成城市和乡村之外的第三种治理体系——城郊治理体系。通过城市治理、农村治理、城郊治理在劳动力市场、经济发展、户籍管理制度、基础设施、空间结构等方面协调发展,方能真正迈向城乡协同的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社会转型逐步到位,特别是社区发展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因此,推动这些社区内部的有机化,并将之建设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就成为了这一阶段的社区建设的新任务,这就要求存在于社区中的各种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之间形成有机互动的结构性治理机制。但是,面对社区建设新任务的到来,人们的观念和能力都尚未做好充分准备,因此,在现实中就产生了社区治理特别是社区物业秩序建构中的线性模式,这一模式的后果就是出现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零和博弈或治理主体缺位的现象,从而导致社会治理危机。上海临汾街道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工作,就是在社区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下,通过建立了政党主导下的多元合作模式,使社区物业秩序建构走出了线性思维模式,推动了社区物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为将社区建设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奠定了组织基础和秩序基础,从而为我们展现了在多元共存条件下社区治理的政党逻辑。  相似文献   

16.
郑春勇  张苏敏 《公共管理学报》2013,10(1):98-106,142,143
网络世界里普遍缺乏宽容精神。如何提高网络宽容度、建设网上和谐社会是政府和学术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对"网络宽容"的内涵和类型进行初步界定的基础上,运用网络宽容度量表对强国论坛和天涯论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官方论坛网络宽容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体上要好于"草根"论坛,而网民的群体特征、商业利益、舆论氛围和现实社会矛盾则是影响网络宽容度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善网络社会治理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优化网络舆论引导格局,尽快打通"两个舆论场";强化规制,减低不正当政治经济因素的干扰;区别对待,对不同的网络群体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回归现实,重视解决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娴静 《学理论》2013,(13):98-99
在"村居型"社区内部存在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三大治理主体,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以各自利益为结点的网络。以北京市"村居型"社区为个案,分析社区内外不同性质权力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这些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建构并维持社区内外的各权力主体之间的有效协调与合作,从而实现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的稳定秩序与和谐。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解我国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情况,从如何发挥基层组织的服务职能视角对湖南省芦溪县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强烈,但由于资金、技术缺乏,加上没有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与培训,农民工返乡创业率并不高。根据现状并剖析其原因,从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官的服务职能,以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效果与公司治理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表象看.各大公司信息失真及其财务丑闻的迭出无不与内部控制弱化有关.但更深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局限性不仅要依靠内部控制系统本身的完善.更要依赖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局限性的克服,不能仅仅依靠内部控制机制本身的完善,还必须依赖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