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夷岩茶缘     
茶文化使者2007年8月5日,左能典代带着70位日本民间茶道爱好者,到福建探访武夷岩茶和了解武夷茶文化。这是她第22次武夷之行,也是她在日本东京创办中日茶文化交流沙龙"武夷岩  相似文献   

2.
初访武夷,置身碧水丹山之间,心绪灵动.思潮万千。记者走访武夷,为的是调研福建省部分地区组织部门的工作情况。在调研过程中,该市倡行的“五信并举”全面打造诚信社会的举措,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共武夷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庆生同志。  相似文献   

3.
12000年5月20日,路过河南兰考。我下车径直来到焦裕禄的墓前。我怎么能不来呢!几十年间,穆青同志的报道,我看过听过。电影《焦裕禄》看了不知多少次。在突出政治的年代,对学习的要求是要反复进行的。一天,通知地方全体干部集中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再学焦裕禄,请播音员再读穆青同志的那长篇通讯。她抑扬顿挫,感情投入,使焦裕禄无私的情怀,再次打动人们的心扉,不觉叫人流下眼泪。那时很快又有一个歌子流行起来:古道黄河东流去,留下了一片黄沙地。党为咱们除三害,派来了焦裕禄好书记。……当时觉得,大家都像焦裕禄这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无往而不  相似文献   

4.
我与倪木荣先生,未曾谋面却神交久矣。日前,他将介绍武夷山的文化内蕴、山水神韵的专集《武夷岩韵集》惠赠于我,自然是喜出望外。我供职的《政协天地》杂志社,前身是《政协通讯》内刊。早在2000年,时任省政协副主席的陈增光同志亲临编辑部,说他写了一首赞扬倪木荣同志的诗,希望《政协通讯》能够刊发。陈副主席在诗后附言写道:"愚二度进山陪客,均得木荣同志作导游,深感他热爱文化,精通武夷,收益非浅,特草几句以示谢意。"陈副主席意犹未尽,还当着我们的面夸奖倪木荣的博学广识。从此,倪先生在我的心目中留下了印象。只是无缘,迄今未曾一睹倪先生的风采,多少是个遗憾。  相似文献   

5.
杨红春 《传承》2005,(2):31
穆青是我国当代著名记者,新闻界巨擘,曾任新华社社长。穆青的笔端刻画了一个又一个体现时代精神风貌的人物典型,有模范工人赵占魁、“铁人”王进喜、绿化荒山的潘从正、植棉模范吴吉昌、建红旗渠的任羊成……这些典型感染教育了几代读者,成为激励人民群众努力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的宝贵精神动力。穆青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宁 《求索》2010,(5):192-194
典型报道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典型报道并非穆青首创,但其在典型报道方面的工作和实践却十分突出。他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树立了许多不同时期的重大典型人物形象。焦裕禄、吴吉昌、王进喜、潘从正、任羊成……穆青笔下的典型人物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穆青通过多年的不断摸索和总结,归纳出了一系列具有个人特色的典型报道理论。时至今日,穆青的典型报道思想仍对当前的新闻实践活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要重点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要见贤思齐,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习近平谈焦裕禄"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多次泣不成声。特别是念到焦裕禄同志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  相似文献   

8.
千古流年的山水衍生出的温雅气息是用来行旅时细细品味的。武夷的灵秀山水带着时间的厚重,九曲十八弯律动着百转千回的节奏,也回转着亘古至今的文人、行者的足音。武夷岩茶、下梅古居,无不带着亦动亦静流转的余韵……  相似文献   

9.
修身与气节     
前不久出版的《穆青书法集》前言中,引用了宋代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正气歌》的头四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浩然正气正是穆青人格的写照,作为一代名记者,他不仅写下了“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等大气磅礴激奋人心的佳作,而且敢于在“文革”中冒着生命危险揭露江青一伙的丑恶行径。人们在怀念穆青时,无不钦佩他的气节。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20,(1)
正武夷山作为福建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已成为台湾同胞旅游考察、寻根探访的热地,不少台湾媒体近年来也慕名前往采访报道。我作为对台宣传的一分子,几年来先后陪同接待近百名台湾新闻界人士,他们不仅钟情于闻名遐尔的武夷山水,而且更热爱博大悠久的武夷古文化,先后在台湾电视、报刊中多次撰文报道,在台产生广泛影响。1993年,台湾影视制片人林源先生两次来到武夷山观光旅游,返台后写出了剧本《武夷传奇》,之后,林源  相似文献   

11.
武夷茶香连两岸闽台茶侣浓浓情──第五届国际无我茶会暨第四届武夷岩茶节追记杨瑞荣国际无我茶会是由台湾陆羽茶艺中心首倡的,已经在中国福建武夷山市举办了两届,在日本和韩国分别举办了一届。此外,武夷山市从199Q年以来还先后举办了三届武夷岩茶节。1995年1...  相似文献   

12.
茶趣两题     
正岩骨与柔媚每年五月中,繁忙的武夷山茶区气候就会表现出两种特质:早晚的娇媚温婉和正午的烈日炎炎。这很自然地让我联想到武夷茶区的两类名茶:岩茶和红茶。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武夷山,不但有列入自然遗产的碧水丹山,也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文化名山。"大红袍祖庭"是永乐寺的禅茶;"茶烟  相似文献   

13.
杨瑞荣 《台声》2000,(2):44-45
武夷山是福建省的历史文化名胜。武夷文化以古越渔猎农耕文化为基础,以朱子理学为核心。融海洋与中原文化于一体,具有神秘、独创、兼容等特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山市去台人员近千人,武夷山籍在台人员超过500人,是闽北地区去台人员最多的县(市区)。人们常用“史缘久、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语缘通”来说明武台之间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关系,武夷山市政府发挥武夷山独持的武夷文化和武夷丹山碧水秀丽自然景观旅游胜地的优势,使之成为近年来促进闽台两岸各项交流的纽带,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交往活动,促进了闽台…  相似文献   

14.
武夷山酒记     
武夷山的自然文化和茶文化很多人都领略过了,其实武夷山的酒文化也是很渊远的。武夷山酒的种类不多,主要有米酒、蛇酒、杨梅酒。也有一些酒厂用酿米酒的方式生产了"武夷留香"、"天游飘香",口味也很地道。  相似文献   

15.
建设武夷新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精神,着力先行先试的重大部署;建设武夷新区,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融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大局,培育新经济增长极,实现闽北跨越发展的战略抉择。建设武夷新区,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在古代福建省,有一种将棺木或船棺悬架在高岩洞穴中的葬法,文献上称为“悬棺”,又称为“架壑船”。这种葬法除在崇安县武夷山发现外,在福建省其他地区(如建阳县栏杆山,安溪县鸟石岩等地)也有。在这些葬区中,以武夷山的悬棺数量最多,流行时代最长,保留时期最久,直到现在仍有少许悬棺留存下来。所以,武夷山的悬棺葬,不仅在福建,而且在分布广泛的我国悬棺葬中,是最有名的一个。武夷山的悬棺葬传说是武夷君留下来的。关于武夷君和武夷山悬棺葬的记载,最早见于  相似文献   

17.
金秋10月,丹桂飘香。1995年10月下旬来自台湾的陆羽茶艺中心总经理蔡荣章先生率20多位台湾茶侣怀着喜悦心情,与全国各地和来自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茶侣300余人,相聚在景色秀丽的武夷山下,欢度第五届国际无我茶会和第四届武夷岩茶节,为古老的武夷茶乡增添了欢乐气氛。由台湾陆羽茶艺中心首倡的国际无我茶会,先后在武夷山举办过三届。第三届、第四届国际无我茶会,是1992年和1993年分别在日本和韩国举办的。从1990年以来,武夷山还连续举办了三届岩茶节,台湾许多茶界知名人士应邀与中外茶友相聚武夷,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开始,武夷山每年举办海峡两岸茶博会,到2019年已是第十三届。台湾各界人士踊跃参加茶博会,两岸茶文化交流以武夷岩茶为纽带,呈现勃勃生机,前景十分广阔。台湾冻顶乌龙茶是从武夷山跨海移植台湾的。一部台湾的茶叶史,也是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肉相连的见证。地处台湾南投县鹿谷乡东面的冻顶山,四季如春,云雾缭绕,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其天然环境与武夷山可相媲美,武夷岩茶也就成为台湾冻顶乌龙的"祖先"。台湾盛产茶叶,以乌龙茶为最大量。  相似文献   

19.
夏日周末,在建瓯市的武夷根艺城,好一片繁荣的景象。神佛、山水、花鸟、虫鱼……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坐落于建瓯市徐墩镇的武夷根艺城,始建于2007年。是闽北最大的融根雕、盆景文化艺术与商贸、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城。该城规划面积近千亩,计划总投资近20亿元,打造总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的中国最大根雕专业市场。因为武夷根艺城所承载的文化,建瓯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正处于关键的战略提升期,既充满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我建议在武夷新区设立省级旅游经济综合改革实验区,理由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