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金元时期中国传统市场体系快速发展,激烈变动,不断整合调适,既体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又保持着很强的连续性。在市场发展的推动下,宋金元三朝变革、调整货币政策,货币流通格局继"钱帛兼行"之后,先后历经"钱楮并用"、白银货币化,在金元之际废钱不用,白银全面成为楮币之本,中国北方市场上率先确立了"银钞相权"的货币流通格局。元朝统一南方后,南北市场整合发展,以白银为基准定价货币,发行和流通单一纸币,银钞"相权"而行的货币流通格局全面覆盖了传统中国市场。元朝"银钞相权"反过来促进了传统市场的整合与发展,继续推动着货币流通格局向"银钱并用"的方向演进。11~14世纪的传统中国市场—货币关系,也体现了阶段性与连续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宋代铜钱铸行陷入危机,宋元时期官方和民间分别通过发楮印钞、使用白银、短陌支付等方式应对铜钱危机.由于纸币信用崩溃,白银在宋代与纸币发生联系,入元后广泛用于价值贮藏和计价,明朝顺应市场发展,改用白银作为财政收入的计量标准.明中叶国内市场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货币需求.在官方发行的纸币贬值、铸行制钱得不偿费的情况下,民间市场的白银流通和私钱盛行,适应并支持了市场的发展.中国历史上官方垄断货币发行并通过货币发行驾驭市场的传统货币政策终结,国内市场的发展及其特性,决定着宋元明清时期货币制度的发展和变化.明中叶白银广泛使用,是晚明美洲白银大量输入的前提而非结果.海外白银输入对明清市场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对明清货币流通格局的影响及其所体现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不宜高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纸币体系价格总水平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马克思价值、价格与货币理论基础上构建纸币体系中的价格总水平模型,确定了价格总水平与相关因素的量的关系:价格总水平取决于流通中的纸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社会总商品价值量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倒数的加权和这四个因素;价格总水平的相对变化率取决于流通中的纸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社会总生产劳动人数、社会产品价值构成和劳动生产率这五个因素的相对变化率。  相似文献   

4.
在纸币体系中,市场价格机制具有三个特征:"纸币的被动性膨胀"、绝对价格"向下刚性"和"向上看齐"规律;在这三个特征的基础上,任何相对价格的调整,都会导致单向的"棘轮效应",不断震荡,使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这就是在纸币体系中的微观行为的价格总水平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中,我国的社会信用结构是一种特殊主义信用结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具有"差序格局"特点。"差序格局"导致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出现公共利益"私人化"、利益关系"圈子化"、公共权力"特权化"、国家法律"人情化"等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6.
金朝前期,北宋中叶以来的白银货币化持续推进。大定年间的商品—货币关系中,白银的社会身份从商品变成货币,白银货币化初步实现。金廷赋予白银征纳赋税的法偿地位,认可银钱兑换关系,形成了官方法定的银钱兑换价。金朝中期交钞贬值,银两全面成为官方法定货币,独立行使货币职能,铜钱的货币职能则日益式微,银钱两种金属货币的地位形成均势。大安、贞祐以后,银两逐步代替铜钱成为钞本,开始决定交钞价值,成为基准定价货币;铜钱则由停铸、限藏、限用到废而不用,全面逃离市场。金末的银钱钞关系中,钱退银进,货币白银化取得重大进展。银两逐步成为交钞之本,并借助交钞等分价值、投入流通。蒙元时期以银为本、禁银行钞的“银钞相权”货币流通格局,在金朝末年已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7.
大约是公元十世纪末叶,四川成都市场上出现所谓“交子铺”,发行楮币——交子。一○二三年冬,即宋江宗天圣元年十一月,宋廷诏置“益州交子务”,统归官中发行。这是我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初有纸币之始。其所以始于此时此地,已有拙文陈述管见。现在拟进面考究一下,益州交子务建置的经过,它的制度,以及北宋百余年间交子钱引发行和流通的状况。一、从交子铺到交子务交子铺始于何时,史无明文。据杨仲良《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十一淳化二年十一月已  相似文献   

8.
各期货交易所: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务院证券委、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期货市场监管工作请示的通知》(国发[1996]10号)精神,严厉打击操纵期货市场行为和期货欺诈行为,各期货交易所要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建立"市场禁止进入制度",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市场禁止进入制度"是指各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机构对被宣布为"市场禁入者"的机构和个人,三年内不得接受其从事期货交易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对于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一经查实,期货交易所要宣布其为"市场禁入者":  相似文献   

9.
通货膨胀是高一教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弄清以下五个问题。 一、通货膨胀存在的条件 一是商品经济;二是纸币流通。 首先是商品经济条件。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流通手段的产生,为纸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但不是只要有商品经济就存在通货膨胀。 其次是纸币流通条件。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金银凝结着人类劳动,本身有价值,它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能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  相似文献   

10.
张艺 《岭南学刊》2012,(3):12-13
面对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抉择,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改革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停滞和徘徊,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对宏观调控的依赖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体制性的障碍使得市场的力量相对较弱,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变得模糊不清,出现了不少缺陷和问题,如改革缺乏有效的整体推进,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政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公共资源配置的行政化,在土地、矿产、公共服务等资源配置时遇到过多行政干预而得不到效益最大化的合理配置;政府与市场行为约束的反向最大化,即该约束的政府行为被扩大,而该放开的市场行为被限制;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尤其是缺乏由公共力量推动的社会化市场秩序。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着力处理好市场与企业、与政府、与社会的三重关系,整体推进,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不仅包括微观主体(主要是企业)的市场行为,也包括市场思维下的政府行为。以市场机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正确把握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的关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竞争法则,科学实施政府行为。为此建议:第一,坚定市场之"心",加快政府转型政府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行为方式,而不同的政府行为又决定了市场机制的实现程度。一是充分认识市场力量。针对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2.
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许多外部性问题的产生都与产权界定不清有关.许多由政府执行的功能,其实由市场来完成更好,政府在界定产权和配置资源时所犯的错误可以用市场中的自由交易方式加以纠正.武汉市以赎买方式"禁麻"成功即是显例.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价格总水平模型基础上,本文对"纸币膨胀与流通中纸币量增长"、"纸币贬值与单位纸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以及"主动性纸币膨胀与被动性纸币膨胀"等重要的基本范畴予以辨析,确定了量的关系,为研究价格总水平上涨及其治理建立科学的基础,并说明了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日租房"是教育部"禁租令"出台后在高校校内和周边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大学生租房模式.本文调查和分析了大学生"日租房"现象的普遍程度、形成原因、利弊因素及其应对策略,呼吁提高对大学生"日租房"现象的重视程度,规范和加强对大学生"日租房"行为的管理,出台关于大学生"日租房"的相关规定和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5.
韩文渊 《春秋》2015,(3):16-17
帝国主义侵略他国的目的,主要是经济掠夺。经济侵略的先决条件就是设置银行,建立金融网络。不过日本侵略军在侵占禹城的初期,日伪傀儡政权尚未建立,禹城市场货币流通,曾出现一段混乱状况。当时国民政府的金融机构,已被日本接管,禹城市场上主要使用着国民政府金融机构遗留下的“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发行的法币,和少量的农业银行法币,以及山东省地方金融机构印制的辅币。日军也抛出大量日币,和从东北来的伪政府官员带来的少量伪“满洲国币”,同时在禹城市场等价流通使用。当时流通的法币,“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的纸币,都有  相似文献   

16.
伴随中国的快速崛起,打着"美国第一"旗号执政的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以中美经贸问题为突破口,在安全、政治、航天航空等领域与华展开全面竞争,并不断以各种方式抹黑打压中国,为中国崛起制造障碍。中美间战略分歧加大、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发生重大变化、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出现动摇,是当前中美竞争程度加深的重要原因,也使两国关系走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作为对当今世界有着重要影响甚至是关键性影响的两个大国,中美竞争加深虽然有将世界经济格局推向两个平行市场的风险,但也会进一步促进世界政治格局的均衡化。  相似文献   

1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目前我国由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安全问题占到食品安全问题总量的一半左右,食品添加剂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政府以法律为依据,承担管制食品添加剂市场的重任。政府要发挥"掌舵者"的作用,在严格执法、加大违法成本、分析消费者行为等方面加强建设,充分利用媒体、行业协会、公众参与等多种监督渠道,在食品安全监控问题上要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降低管制成本,提高管制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过大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个人收入差距层面、行业收入差距层面、阶层收入差距层面和区域收入差距层面,而导致这一现状的关键原因在于政府的角色定位模糊,偏离了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理念,从而引发了资源分配不公,束缚了市场活力,削弱了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供给。结合国外调节收入分配的成功经验,文章认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关键在于革新政府服务理念,实现收入获取的能力与机会均等,破除制度藩篱;保证收入分配的机制与政策均等,强化"市场"力量;完善收入分配修正体系,规范政府行为,从而缩小日趋严重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谈市场主客体行为的法律规范问题崔娟根据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是主导地位,政府的行为是围绕市场来展开的,而政府和企业也不是被动地适应市场,政府行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市场的发展与优化,而企业行为的选择同样对市场的运行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只有把三者很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20.
鞠传宝  曹鲲 《桂海论丛》2014,(2):110-113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有效防止"市场失灵"现象,政府有必要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进行限制与调控,这就是政府规制的基本要义。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政府规制已然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文章基于政府规制的理论框架来分析"政府失灵"现象,并以医患关系为例来分析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失灵"现象,旨在透过对现有医患矛盾现象的剖析来找寻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政府规制在医患关系领域的失灵,是医患矛盾不断升级的重要原因,改善医患关系要通过创新规制措施,转变政府职能,稳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