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贺 《就业与保障》2015,(Z1):64-67
按照国家部署,福建省2009年、2011年先后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试点,2011年、2012年分别实现新农保、城居保制度全覆盖。2013年3月,福建省政府发文将新农保、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2014年9月,根据国务院8号文件精神,福建省政府印发《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保”)制度进行完善。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省城乡居民保参保1473.01万人,参保率97.34%;其中,待遇领取人员387.34万人,累计发放养老金115.96亿元,基金累计结余84.36亿元,取得良好工作成效。2011至2013年,福建省城乡居民保中心连续三年被人社部社保中心评为经办管理服  相似文献   

2.
2012年是国务院提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要实现全覆盖的重要一年。鹿寨县在去年新农保试点工作参保率达85%的基础上,立足四个转变,切实抓好续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质量稳步提升。截至6月底,完成新农保续保缴费94894人,保费收入956万元,续保率达83.84%;发放养老待遇人数35900人,发放养老金1218万元,发放率100%。与此同时,经办机构把2011年15万参保人员和今年新参保人员资料全部录入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3.
尤溪县地处闽中,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辖9镇6乡、250个行政村和11个居委会。2011年全县农业人口35.98万人,财政总收入761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22元。2011年3月,尤溪县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试点县,出台《尤溪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暂行规定》和《尤溪县新农保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于7月1日正式启动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发放工作。采取边宣传发动、边发放基础养老金、边征收保险费的办法,使新农保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基金征缴、个人账户建账与管理、待遇核定与发放等工作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4.
青草 《就业与保障》2010,(11):14-15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继实现农民“种地免税”之后,努力做到“老有所养”而实施的又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新农保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相似文献   

5.
5月14日,福建省全省新农保工作总结表彰暨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副省长陈荣凯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6.
朱瑶 《就业与保障》2010,(12):34-35
在新农保的甘霖遍洒神州大地的时候,来自江苏省的最新消息显示,全省1500万农民,新型农保参保率已经达到94%,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亦达到90%,参保率、参保人数居全国之首。而位于江苏省最南端的宜兴市,新农保工作由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宜兴支公司承办,截至2009年底,当地新农保参保人数就已达到39.7万人,参保覆盖率高达97.7%,参保率、领取率均居处江苏省前列。  相似文献   

7.
“国家要给咱农民发养老金啦!”,这是十几亿中国农民对中央作出的建立由政府补贴的新农保制度的由衷欢呼。这次建立的“新农保”制度与原有的农村社保制度最大的不同点是以前政府基本不掏钱,这次明确由政府掏钱支付基础养老金,首次确定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凡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年人自己不交钱也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这是统筹城乡发展,让所有中国农民老有所养、安度晚年的一项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试行(简称新农保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1新农保政策试行至今,效果明显。其制度的效应涉及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农村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没有经济可持续发展,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也将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9.
木林 《就业与保障》2010,(11):18-19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的精神,由政府组织开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新农保的"新"是相对于早期开展的以农民个人缴费为主、采取个人账户储蓄积累模式的老农保而言的。新农保制度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二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政府对基础养老金全额补贴。  相似文献   

10.
袁妙彧 《理论月刊》2013,(2):164-167
我国新农保制度2009年开始试点,计划2020年实现农村全覆盖。分析农民对制度的理解与认知有利于探求制度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时揭示制度推进中的主要障碍,进而促进新农保制度的渐进式调整。以湖北省新农保试点的10个行政村600份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对农民的制度认知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认知水平受到个人特征、基层工作人员的宣传方式、农民对制度的信任等因素的影响。据此建议做实新农保的基层管理与推进,从编制和待遇两个方面稳定与激励基层新农保工作人员;在制度设计上增设对高标准缴费和长期缴费的激励津贴。  相似文献   

11.
日前,小桥镇际上村举行了新农保养老金首发式,建瓯市首批享受新农保养老金的50位农民代表领到了社会保障卡。  相似文献   

12.
海西快递     
《就业与保障》2011,(4):43-45
福建省2011年将实现新农保全覆盖从福建省政府了解到,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2011年福建全省在已开展的33个新农保试点县(市、区)的基础上,将剩余51个县(市、区)全部纳入新农保试点范  相似文献   

13.
林微 《就业与保障》2010,(11):16-17
通过各项措施的有力实施,龙海市新农保工作顺利推进。目前,龙海市已形成齐心协力强推新农保的工作格局,新农保工作氛围浓厚,农民参保意识强,积极性高涨。截至2010年九月底,龙海市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村居民44万多人中,8.21万60周岁以上的老人全部参保,共有将近41万人参保,参保率达到91.93%。龙海市的新农保的参保率一直居福建省前列。  相似文献   

14.
《就业与保障》2010,(3):54-54
新农保试点启动实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养老和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法陆续出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再次上调……2009年,我国在民生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继农村60周岁以上农民领到养老金后,城镇老无所依的居民也将实现"老有所养"。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福建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获悉,2011年7月1日起,福建省46个县(市、区)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全覆盖,这意味着福建省将迈入"全民养老"时代",养儿防老"的观念将逐渐淡化。  相似文献   

16.
洪涵 《云南人大》2010,(7):32-3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项事关三农的重要工作,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应有之义。在总结数十年试点经验基础上,国务院于2009年9月发布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确立了新农保的基本理念、制度,并要求在2009年将新农保试点覆盖到全国10%的县(市、区、旗),2020年以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充分领会新农保制度精神,成为开展下一步工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绝大多数。限于国家财力,农民的养老保障主要靠土地、家庭和集体。2009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两部分构成,而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也就是说,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这意味着,中国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2009年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新农保对应的老农保是指民政部1992年开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福建省至2010年约有145万农民参保。福建省政府要求各地按照"积极稳妥、保障权益、分类处理"的原则,做好新老农保制度衔接工作。目前尽管一部分农民已平稳实现新老农保的顺利过渡,但是在实际衔接工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且因为老农保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与保障》2005,(6):F003-F003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及各级政府的组织推动下,福建省农村社保工作自1991年8月起开始稳步发展。截止2004年底,全省已有153万农民参保,基金累积8.4亿元;已有13万人领取养老金,累计领取1480万元。  相似文献   

20.
夏颐 《就业与保障》2010,(11):12-13
由于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尚未普及,一些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的农村老年人在生活方面面临的困难愈来愈大。2010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来福建视察指导工作时就曾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当然包括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汉代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曾描绘了"老有所养,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美好愿景,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曾感叹道:"9亿农民就像希腊神庙里的柱子,他们托起了大厦!"而要让这"大厦"如泰山般安稳,则要从制度上善待农民。随着2009年以来新农保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与开展,"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修地球"的农民的"养老"之路渐行渐近,使得农民养老开始迈向社会化,为农村养老获得制度性保障开启了坦途,具有里程碑式的非凡意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建立新农保制度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