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高调慈善、暴力慈善,2011年陈光标的诸多作为不单为慈善一词平添了些许前缀,更引发了公众热议。一时间,挺陈的,贬陈的,众说纷纭。纷纷扰扰中,公众亦开始认真反思:慈善的真意到底是什么?现代慈善理念为何?被慈善者的尊严该如何保护?在中国慈善发展的初级阶段要不要设定一个道德规则?是否只要捐出的是真金白银,手段和结果都可以忽略?等等。这些问题的思考意义重大。本期争鸣栏目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入手,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此抛砖引玉,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正>慈善不仅仅是钱,更是人心,是每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一道亮光。《慈善法》树立了慈善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善时代"。中国慈善联合会倡议发起"中国慈善总动员"活动,以"多彩善带"为标识,以行动为特征,在全社会掀起全民关注、全民参与慈善热潮,旨在全面展示慈善风采,充分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积极营造现代善生活。让我们动员起来,联合一切慈善力量,推动慈善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  相似文献   

3.
正慈善不仅仅是钱,更是人心,是每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一道亮光。《慈善法》树立了慈善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善时代"。中国慈善联合会倡议发起"中国慈善总动员"活动,以"多彩善带"为标识,以行动为特征,在全社会掀起全民关注、全民参与慈善热潮,旨在全面展示慈善风采,充分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积极营造现代善生活。让我们动员起来,联合一切慈善力量,推动慈善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  相似文献   

4.
自2008年国务院将"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职能明确赋予民政部以来,在民政系统的一致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全面支持下,我国的现代慈善事业不断加速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关于慈善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即,究竟什么是慈善?慈善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慈善的边界在哪里?慈善和公益的关系?也有一些更具挑战意味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例如,作为民政部门具体"管"慈善的内设机构,——不管它是叫作慈善办、福利慈善处还是救灾慈善科,究竟管什么?再深一步,我们的行政对象如何界定?行政权力的尺度和刚性如何?行政方式或行政手段有哪些?行政绩效如何考评?  相似文献   

5.
"慈善"探源     
中国的慈善理论和实践源远流长,这些思想在我国的史籍中屡见不鲜.关于"慈善"一词的源头还应当追溯到两千年之前的文献史籍--<管子>中.  相似文献   

6.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和7月两度在重要讲话中提到"新常态"以后,"新常态"一词很快就变成了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最热门词汇,也已经成为了人们对当下中国经济形势的一种基本判断。到底"新常态"概念的涵义是什么?产生于一种什么样的背景?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什么特征?只有认真思考和解答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新常态,更好地适应新常态,实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9月,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而言,是一个重要节点。《慈善法》立法历经10年,开始实施,成为从传统慈善走向现代慈善的转折点;首批10支慈善信托落地,社会企业受到极大关注,中国经济进入"善经济"时代;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下文称"慈展会")举行,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港澳的2600多个慈善组织、企业和个人,以及75家国际公益组织齐聚深圳,聚焦公益慈善事业创新与发展。新时代的慈善,不但有着传统的乐善好施,而且有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慈善,不仅是帮助困难群体、缩小社会差距的"第三次分配",更是培育现代公民意识、涵养社会公德的重要载体。江苏早在2010年就出台了慈善事业促进条例,在全国率先实现慈善地方立法。在连续三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评估中,江苏获评"慈善七星城市"、百强慈善城市的数量均居全国首位。江苏在发展慈善事业中,注重公众参与和专业运作相结合,依靠遍布各级各地的慈善  相似文献   

9.
正社会工作在美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开始使用"社会工作"一词,当时的社会工作以慈善事业的形式出现。1877年,在布法罗成立了美国第一个慈善组织协会,并迅速扩展到其他城市。到1892年,美国建立了12个慈善组织社,对社会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17年,美国学者玛丽·理查曼的《社会诊断》一书出版,标志着社会工作在美国正式成为一个专业。20世纪30年代开始,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慈善捐赠不仅需要"爱心",还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自从我国首部慈善法(草案)公布征求意见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热议不断。那么,作为我国首部慈善领域的一项专门法律的形成,其经历了什么过程?具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公众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将要解决哪些问题?一、慈善立法过程慈善法的制定和即将出台,弥补了慈善领域基本法的空白,是慈善事业立法的一个里程碑,对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具有极为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6,(3)
正尽管北京慈善超市与过去相比有了不小的变化,但仍然存在商品种类不齐全、价格波动大以及对品牌掌控力不够的问题。如何将慈善超市打造为一个扎根社区的慈善航空母舰?如何使慈善超市实现华丽转身?最终,都有赖于它自身的不断革新12月5日是"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简称"国际志愿人员日"),在2015年"国际志愿人员日"前一周,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街道与福  相似文献   

12.
慈善是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个体道德发展的必备条件。中国慈善传统的核心是以"慈悲为怀"为基本理念的"爱"的价值观,以及以"行善立德"为社会准则的"善"的行为模式。考虑到青少年的年龄结构和社会发展状况,当代中国青少年的慈善行为多以志愿活动为依托,同时体现了时代的新特征。在慈善文化基础上发展中国当代青少年志愿服务需要从一些基本建设抓起。首先,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创建独具特色的中国志愿服务文化。其次,要通过志愿服务促进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慈善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再就是以"慈善法"发布为契机,依法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行为,推动青少年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薛森 《中国民政》2013,(6):48-48
近年来,郭美美、高管名表、汶川帐篷等事件的发生让公益慈善机构的公信力遭到了质疑.捐款时轰轰烈烈,但是,所捐善款是真真切切给了灾民用到该用之处还是落入私人腰包占为己有?捐款人却不得而知.面对一再受到社会舆论的慈善机构、面对诚信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慈善机构将何去何从?慈善机构将如何脱去公众心目中的"伪慈善"外衣,还民众一个"明白账"呢?有关专家指出,一座城市想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大力挖掘全民慈善潜力,就必须打造出公众满意的"阳光慈善"和"透明慈善".这不光是慈善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13亿人共同的呼声.完善慈善工作的每一个链条,完善慈善体系的每一个环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颁布实施,由此开启了"依法行善,依法治善"的新时代。一年春华秋实,一年辛勤耕耘。站在2017年9月的时间关口,回望走过的历程,慈善事业的每一步都在按照法治中国的蓝图,奋力前行。一年来,慈善事业取得了哪些新成果?相关部门为了慈善法落地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今后又如何促进慈善事业更好地发展?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  相似文献   

15.
围绕官办慈善组织与民间慈善组织的关系线索,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慈善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官办"慈善"垄断与民间慈善消失阶段(1949~20世纪80年代末)、官办慈善主导与民间慈善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2011年)、官办慈善危机与民间(网络)慈善壮大阶段(2011年至今)。2011年以后的慈善变局,是官办慈善与民间慈善的历史纠葛在网络化时代的集中爆发,是机会建构的产物。通过雅安地震灾后官办与民办两种慈善组织的募捐行动对比,能够管窥这一变迁过程。面对线上新格局,中国慈善事业将向何处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在两种慈善组织的互动中,可以探索"三步走"的规划,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能性路径。  相似文献   

16.
"愤青"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对外关系有内在的联系。什么是"愤青",中国千年外交史上有"愤青"现象吗?古代"愤青"与现代"愤青"有哪些相似和相异之处?怎样看待现代"愤青"现象?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大国外交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什么是"愤青"现象】"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  相似文献   

17.
你会坚持十几年,甚至一辈子去做善事吗?你会把小时候老师常表扬同学时用到的一个词"做好事"当成人生的"必修课"吗?无论是怎样的天气,你会风雨无阻地按照约定去看望高龄残疾老人吗?只要一个电话,你会放下所有事情去对重度残疾病人进行人生最后的人道临终关怀吗?你会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帮助那些重度肢体残疾青年重新树立生活的坐标吗?你会自己拿出资金为盲校的学生录制有声读物吗?用更多的问句也讲不完他的慈善故事,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大诺的爱心之旅告诉我们——人人都慈善。  相似文献   

18.
让捐款人满意是慈善业最高目标,我国慈善业面临着结构性缺陷,现代社会呼唤现代慈善,而5~10年时间中国就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现在慈善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近期的中国,"慈善"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热度不减的话题。以下这一幕恐怕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一个年仅20岁的女孩,在社会上掀起一场慈善大波澜,甚至说引发了慈善"地震"都不为过。中国红十字会和商业相联系,商业总经理和20岁女孩相联系,20岁女孩和玛莎拉蒂跑车相联系,豪宅、名包和慈善捐款相联系……这一个个敏感的字眼持续拨动着公众的神经。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腾讯"99公益日"以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项目开场,走过7年历程,日益发展成为一个全民性公益节日。7年探索实践,为慈善事业插上了数字化翅膀,向人们展现了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巨大力量。回顾7年探索,"99公益日"为慈善事业发展带来了哪些经验启示?面对助力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这一时代考题,腾讯将如何作答?本刊特约记者专访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