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明确规定:“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和人员不得拒绝。”这一规定明确了身份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地位: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证明公民身份的证件。 然而,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身份证法,却在劳动部门的规定面前失去了法律效力,因发现档案中年龄记载有误,区百货公司女工谢亚鸣要求将档案里的农历出生日期,改为身份证,户口簿上的法定日期。  相似文献   

2.
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以来,居民身份证作为一种证明中国公民户籍及身份的有效证件,大大方便了群众.为加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随之而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伪造的身份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临时身份证与正式身份证具有相同效力,但其制作工艺较正式身份证简单,因此往往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伪造.本文介绍几种临时身份证的伪造及检验方法,供同行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3.
被告人在未能补办遗失居民身份证的情况下,雇佣他人以本人的真实身份资料伪造居民身份证,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行为,虽然违反身份证管理的法律规定,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应认定不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读者》栏目: 我是一名在外求学的中学生,我身份证上的姓名是错误的,而且错得很离谱,带有侮辱性.目前,我身份证上登记的名字是“罗本二”.我去发放身份证的派出所进行更改,工作人员说不能改,我该怎么办? 一名读者 2014年12月 法律解答 解答人 解答人:杨莉莎(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 同学,你好! 身份证上登记显示的姓与名一般具有对外的公认力和有效性.众所周知,身份证件是体现我国公民身份信息的有效证明文件,具有唯一性.据《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  相似文献   

5.
张世强 《中国司法》2005,(2):105-105
身份证书是证明公民法律主体身份及其社会关系的各种书面文件的总称,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护照等。它对于表证民事主体身份及其相关权益意义重大,故在许多国家的民法典或其它法律规范中多有规定。如《法国民法典》第二编"身份证书"共设64条规定了出生证书、死亡证书、结婚证书、有关军人与海员在某些情况下的身份证书、出生在外国、取得或恢复法国国籍的人的身份证书以及身份证书的更正等具体制度。《意大利民法典》也在其第一编"人与家庭"之第十四章  相似文献   

6.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人权与诉讼权利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奎 《时代法学》2005,3(1):41-55
基于人的身份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广泛的实体人权 ,基于被嫌疑的身份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实体人权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或剥夺。为了保障其实体人权免受不正当侵害 ,国际人权法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设定了许多诉讼人权 ,与此相应的是 ,我国法律赋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广泛的诉讼权利。但与国际人权法规定相比 ,我国法律规定仍有较大差距 ,有进一步完善之必要。  相似文献   

7.
自报身份案件是指在侦查过程中无法收集到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体身份的证据,在刑事诉讼的侦查、起诉、审判等程序中按被告人自报的内容认定主体身份的案件。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国公民,在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期间,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的,可以申请领取临时居民身份证。第三条临时居民身份证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第四条临时居民身份证式样为聚酯薄膜密封的单页卡式,证件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尺寸,彩虹印刷,正面印有证件名称和长城图案,背面登载公民本人黑白照片和身份项目。第五条临时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  相似文献   

9.
6月28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居民身份证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居民身份证法》全文约3000字,共5章22条,分为总则、申领和发放、使用和查验、法律责任和附则。《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居民身份证是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的证件。凡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都应当依法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也可以依法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现役的人民解放军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同样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解读1 公民身份号码终身不变《居民身份证法》规定,…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明确规定: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和人员不得拒绝.这一规定明确了身份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地位: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证明公民身份的证件。然而,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身份证法,却在劳动部门的规定面前失去了法律效力。因发现档案中年龄记载有误,区百货公司女工谢亚鸣要求将档案里的农历出生日期,改为身份证、户口簿上的法定日期,遭到了劳动部门的拒绝《答复》,理由是部门规定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谢亚鸣出生时间以本人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即1956年12月为准.档案中最早的招工政审表记载的出生时间只有年,月,连具体哪天都没有填写,为什么就不能依法更改过来呢,谢亚鸣将黄山区劳动局告上法庭,要求撤销黄山区劳动局的《答复》,两审法院均以《答复》对她并未产生实质影响为由,驳回了她的诉讼请求。由于法院没有撤销黄山区劳动局的《答复》,对谢亚鸣的实质影响很快就产生了。在终审判决三个月后,与居民身份证法相冲突的劳动部门的部门规定占了上风,黄山区劳动局依据档案记载年龄,强令不满50周岁的谢亚鸣退休…...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实践中遇到过一批涉嫌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采取“提供本人照片 ,出资让他人伪造身份证”的方式,以每个二三十元到最多500元的不等价格购买伪造的居 民身份证(以下简称伪造的身份证);部分犯罪嫌疑人还意图利用伪造的身份证实施一定的 违法犯罪行为(如盗窃、诈骗等),还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则利用伪造的身份证掩饰其真实身 份进行合法活动,如旅游、住宿等。对这些案件如何定性、是否构罪,在司法机关之间、司 法人员之间产生了分歧。为此,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关于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的规定世界各…  相似文献   

12.
蔡君彦 《政府法制》2007,(12):38-39
公民身份号码是国家为每个公民编制的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代码,近来,接连有读者反映同一困惑:自己本该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号,因为重号被素不相识的人“共享”,所有和该身份证号码挂钩的业务和证件都受到影响,办不了驾照,开不了户,结婚证也要重新更换,甚至还被当成犯罪嫌疑人……身份证重号的尴尬该如何化解?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居民身份证的编号使用公民身份号码。 户口登记机关在为公民办理出生登记时,按照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为公民编制公民身份号码。 第三条 居民身份证式样和制证工艺以及申领居民身份证应当填写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公民身份号码编号工作使用的《公民身份号码顺序码登记表》,由公安部制定。  相似文献   

14.
一、律师会见权的变化和特点《律师法》第3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而所谓律师会见权,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律师根据犯罪嫌疑人或其家属委托,依法所享有的会见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陈舒 《中国律师》2008,(6):32-32
新《律师法》第31条规定:“律师担任辩护人的.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与《刑事诉讼法》第35条规定的:“辨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相比较,少了“证明”二字。作为提出这个修正建议的代表.在新律师法出台后看到自己代表广大律师提出的意见被国家法律所采纳,心情真是无比的高兴。  相似文献   

16.
信息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权威的身份证明,由公权力介入推行的身份证明制度满足了这种需要,并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但是只有通过法律规制明确公民个人信息自决权,并设定政府不侵犯和保护个人信息的责任,才能真正发挥身份证证明身份的权威作用.我国日前身份证法律规制的弊端在于政府没有履行必要的个人信息保护职责,公民的个人信息主体地位缺失,导致了政府滥用职权和个人权益受到损害.所以必须以保护个人信息为核心完善我国的居民身份证法律规制制度.  相似文献   

17.
李香梅 《河北法学》2001,19(3):84-85
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 ,社会有了很快的发展 ,人口流动急剧增加 ,据专家推算 ,全国每日的流动人口量 ,1978年底不足 150 0万人 ,1985年已经达到 50 0 0万人 ,目前已达到 80 0 0余万人。同时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完善 ,社会中需要鉴别公民真实身份的必要性越来越明显 ,居民身份证就是适应这种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对境内16周岁以上公民统一颁发的 ,公民个人持有的、具有证明公民身份效力的法定证件。居民身份证有着多方面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证明公民…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刑讯逼供罪严重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不仅使被审讯的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摧残和折磨,而且往往是造成冤假错案的重要原因之一,直接影响司法公正。基于此,2012年3月14日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相似文献   

19.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申领和发放 第三章 使用和查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相似文献   

20.
一、修正后的《律师法》存在一定立法缺陷 (一)《律师法》与上位法有冲突,易造成执法困惑《律师法》第3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而这一规定,明显与现行《刑事诉讼法》第96条所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