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红 《八桂侨刊》2014,(4):53-53
来自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李红):12月22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侨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4)》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何亚非,国侨办有关司局领导,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教授,华侨华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历史系吴小安教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教授,华侨大学校长、蓝皮书主编贾益民教授,华侨大学副校长曾路教授等出席发布会。《华侨华人蓝皮书(2014)》分人口分布篇、财富变化篇、投资发展篇,  相似文献   

2.
李鸿阶主编的《华侨华人经济新论》,全书27.2万字,由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撰写,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这是一本新书,是近年来我国华侨华人经济研究领域中一本不可多得的力作。该书具有下列特色。  相似文献   

3.
彭丽 《传承》2010,(30):94-95
通过对1999-2008年出版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中的东南亚部分进行了梳理,以此得出近年来我国对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研究趋势以及不足之处,并着重进行分析和述评。  相似文献   

4.
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一书的内容架构,实际也可以说是华侨华人学的内容架构。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他正在架构华侨华人学。  相似文献   

5.
华侨华人体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祖国体育的发展,密切了华侨华人与祖国的联系.体育增强了华人的凝聚力,把全世界的华人团结到了一起。体育增强了华侨华人的民族自信心,强化了民族感情。体育加强了华侨华人之间交流,在华侨华人坚持华人认同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祎 《八桂侨刊》2015,(3):72-76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抗战史学界和华侨华人历史学界开始重视和加强华侨华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研究。苏联华侨华人是全世界华侨华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俄两国专家学者也对华侨华人与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进行了研究,不仅在期刊上发表了研究文章,而且也有相关书籍出版。但根据已发表作品显示,有关华侨华人与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有关的研究作品有限,研究学者也有限。研究内容主要以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共领导人子女和参加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国军人为主,对普通华侨华人群体在当时的活动和抗战情况研究有限。对苏联华侨华人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尚有很多内容值得专家学者去挖掘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华侨华人经济处在一个转变过程之中,其自身特点没有完全丧失,自然有其特定的涵义;正确认识华侨华人经济性质,关系到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存发展;东南亚华人经济、华人企业集团和华人经济网络在所在国经济,以及在东盟国家之间,尤其在东南亚与中国的双向交流合作中,扮演着极为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长崎是日本华侨的发祥地,但是随着时代的演变,长崎的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新兴的工商业城市,这势必会对长崎的华侨华人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又因华侨华人团体是伴随着华侨现象而出现的产物,所以长崎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也必将导致长崎华侨华人团体产生一系列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华侨华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日益强大的中国仍然需要提升华侨华人的民族情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新时期华侨华人学生的特点,探讨中国大陆华侨高等学府对华侨华人学生民族情感培养的意义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
出使越南的清朝使臣的出使笔记或文集是研究越南华侨华人的绝好材料。1905年,奉命出使越南的严璩游历越南各处两个多月,其见闻汇成《越南游历记》,其中记录了河内、安拜等北圻地区华侨华人的数量以及经商情况,从其记载当中可见北圻华商力量相当强。但是北圻华侨华人也面临着一些不公正的政治歧视和经济剥削。  相似文献   

11.
面向新世纪,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涌现出许多新侨情需加以研究?本文还简介了上海龙脉华侨华人研究所成立缘起及短期规划。  相似文献   

12.
郑和下西洋对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以及华侨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西洋形成的郑和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东南亚乃至世界华侨华人中传承与发扬,从而形成华侨华人所具有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和睦相融、合群随众,团结互助、共谋发展,爱国奉献、恋祖爱乡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13.
关于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三十而立",值得回顾思考。三十年来,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研究经历了提出问题、率先探索,理性争鸣、主流共识,深入研讨、开拓专题三个阶段,在理念与实践结合中,拓展了新的局面。近年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根""魂""梦"论述,这是侨务思想的新发展、新理论,明晰了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的脉络和渊源关系,为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理念研究和工作实践指明了方向。同时,文章对学术界关于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研究中存在的某些论调进行辩驳,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14.
《八桂侨刊》2011,(3):69-69
【据中新社北京8月15日讯】中国国务院侨办所属华侨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5日在北京联合发布的首部《华侨华人蓝皮书》指出,近年来世界“汉语热”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冲击着海外华文教育的诸多领域,甚至导致华文教育陷入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八桂侨刊》2010,(4):80-80
<正>《八桂侨刊》(前身为《八桂侨史》)创刊于1987年,由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刊发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成果最多的专业期刊之一,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享有声誉。自2000年以来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CNKI)  相似文献   

16.
傅尔基 《中国发展》2012,12(2):74-84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经济、全球首位型城市经济,是"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和必由之路,贯穿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海外华侨华人推动下,尤其是海外华侨华人新一代、由海外留学人员和投资移民等构成的新华侨华人推动下,海外华侨华人经济已经转型投资高新产业、扩展跨国经营和依靠人才创新,并正在加速转型。海外华侨华人将是推动上海改革开放30年后向创新型、全球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先锋队和重要力量。创新引导、鼓励和支持海外华侨华人参与、促进上海向创新型、全球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上海"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一个重大战略任务、力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是一支素质高、潜力大、富有生机与满活力的新生力量。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侨力资源,是侨务部门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新华侨华人应是我们海外侨务工作中的重要对象。本文认为做好新华侨华人的路径主要有:支持新华侨华人在海外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推动海外和谐侨社的构建与完善;增强新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和祖(籍)国的认同感;鼓励新华侨华人为翻开两岸关系新页做贡献,充分发挥新华侨华人在民间外交和民间关系中的作用。总之,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侨务”战略,借助社会力量,聚合侨力资源,切实加强对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社团新力量的工作,培育侨力新资源。  相似文献   

18.
黎力 《八桂侨刊》2021,(1):78-8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的华侨华人研究得到极大重视,呈现出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的新面貌。但由于华侨华人地区分布广泛,研究领域众多,因而研究布局极不平衡。有的地区、领域趋近饱和,有的则依旧十分薄弱,加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的侨情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华侨华人的研究亦需进一步跟进研究。美洲地区(含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是多年来华侨华人研究较为繁荣和成果较多的地区,也是急需跟进刷新的地区,尤其是拉丁美洲的中国新移民研究十分薄弱,急需充实。《世界华侨华人通史:美洲卷》(上下卷)(下文简称为《美洲卷》)一书的出版,是高伟浓教授多年来不辞劳苦、默默耕耘而撰写的又一力作。这部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增添了大量新材料,提出了不少新见解,有效地刷新和填补了美洲地区华侨华人研究,尤其是中国关于这一地区新移民研究的空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高教授长期从事东南亚地区和美洲地区的华侨华人研究,笔耕不辍,新作不断,在《美洲卷》之前已出版了《世界华侨华人通史:东南亚卷》(上下卷)①、《在海之隅:委内瑞拉与荷属加勒比地区的华侨》(上下卷)②等著作。《美洲卷》的出版,为后人对国别和区域华侨华人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华侨博物馆作为华侨华人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展示的专门机构,其兴建主体、捐赠主体、展陈内容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华侨博物馆在促进华侨华人乡土文化认同及中华文化认同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方法,它通过具有地域特点的藏品和展览为海外华侨华人的乡土文化认同构建提供了基础和途径。基于这些优势,华侨博物馆将在促进华侨华人乡土认同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今年四五月间,作者访问了缅甸四市一镇,深入华侨华人社会,把耳闻目睹的事与感触忠实地记录来,涉及华侨华人社会和华文教育现状,可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