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手”辨     
我们一直强调不唯书、不唯上而要唯实.“唯上”是错误的、有害的,而从“唯上”走到“抗上”也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唯上”与“抗上”是一个问题的两种反映,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都是只讲主观而不讲客观,只讲人治而不讲法治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陈云同志领导艺术的思想精髓。不唯上。“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陈云同志强调,在党内,个别党员的利益必须服从全党的利益。一个共产党员,他的责任在于坚决执行党的决议,而且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在工作中萎靡不振和用雇佣劳动的态度来对付党的工作,是绝对不允许的”。做到“不唯上”,一要讲真理。二要论事不论人,讨论和解决问题,如果大家都能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问题的看法就容易一致。不唯书。“不唯书”,不是说文件、书都不要读。陈云同志指出,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不读书,不学  相似文献   

3.
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1990年1月24日,陈云同志曾给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同志写过一幅条幅:“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同志说:在延安的时候,我曾仔细研究过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当我全部读了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之后,感到里面...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15):19-19
在2003年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四不唯”人才衡量标准,提出要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刷新了中国的人才观,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极大的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陈云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体会最深的学习心得;既是通俗易懂的唯物主义,又是独具特色的思想方法。目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建设学习型政党,坚持正确的学习方法,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我们要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九个大字贯穿到工作中去,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
陈云同志说过,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唯书、唯上,比较省力,唯实难。难在实际情况是错综复杂的,且千变万化,要正确地认识它,如实地反映它,特别是要把握它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做到认识符合于实际,主观符合于客观,不仅  相似文献   

7.
于若木含情忆陈云(本刊节选二)李健编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提起陈云,很多人会对他的这样一句名言脱口而出,这就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再要加一句的话,就是:交换,比较,反复。党内许多干部把陈云的这15字格言当作座右铭,受益终身。陈云是党内的理...  相似文献   

8.
在金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强调,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努力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创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9.
论邓小平同志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纵观邓小平理论,处处闪烁着新的思想光辉。“创新”就象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始终。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邓小平理论,没有创新就没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如果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那么,创新就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今天,我们研究、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创新思维,对于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指导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既不唯书,也不唯上,在求是、求实中创新不唯书,不唯上…  相似文献   

10.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陈云同志对我党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精辟概括,也是他对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原则性贯彻与创造性发挥的集中体现:文章通过对"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本质与要求的探讨,揭示出这一论断在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它既是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补充和创造性发挥,又是构成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部分.深刻理解这一论断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及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执政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载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离不开人才。要找到人才、留住人才、使人才发挥其最大作用,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和人才运行机制。合理科学地选聘和使用人才。在人才的选聘上,要坚持能力适合的原则,不求最佳,但求实用,为企业所需。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尤其要采取多种途径选聘企业紧缺的实用人才,如优秀管理人员、技术尖子、学科带头人、技术工人等。在人才的配备上要科学合理,要符合单位的发展实际,既不能搞一刀切,也不…  相似文献   

12.
“实事求是”是我党的光荣传统,电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了辩证唯物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事情,这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坚持实事求是?陈云提出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不唯上,绝对不是不听上级的话,而是不要不顾本地区、本单位的特殊情况,唯上级的指示才办。从组织原则上来讲,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然而上级较之下级k有局限性,上级不一定全面了解厂级的具体情况,l:级的决定,主要指导一般,不可能包括全部个别。因此,…  相似文献   

13.
李广 《发展论坛》2002,(6):50-50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一大法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党上下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在坚持实事求是的问题上,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和一些领导干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唯书唯上。陈云同志在延安时期就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但是,现在有些同志却不这样。有的是“收发室”式地贯彻上级指示,上级…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党内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有的党员干部不敢讲真话。有的唯“己”是说,从个人私利出发,什么有利说什么;有的唯“上”是说,投个别领导所好,什么需要说什么;有的唯“好”是说,专门报喜不报忧,什么动听说什么。一句话,唯“需”是说,唯独少了唯民情、民意、民声是说,不去有心反映基层群众和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却着意虚报浮夸、欺上瞒下,造假政绩、编假数据、做假情况、搞假作秀。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5.
龚维斌 《党建》2009,(4):64-64
唯上和媚上。领导的指示和讲话常挂嘴边,上级文件照抄照念,政治一贯正确。信奉的原则是上级领导永远是对的,紧跟领导即使错了也是上级的责任。唯领导马首是瞻,不顾群众意见和反映;唯上级指示是从,生吞活剥领导指示,不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只要领导一句话,不怕群众万人骂;只管领导高兴不高兴,不管群众满意不满意。  相似文献   

16.
一个经济学家的追索──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卫兴华宗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一生致力于人类生产、经济活动的奥义阐释和社会经济成份、组织的探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发现,自然是一件幸事。但是,倘能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实事求是,服从和坚持...  相似文献   

17.
唯能力不唯年龄、唯成效不唯地域、唯经历不唯学历 。“我这一票就是要投给愿意为我们办事、点子办法多、能带领我们发家致富的人。”11月18日,官汉县下八镇平原村党员曾荣直截了当地说,“县上推行的‘四倾斜一补充’,目的就是为村里选出能干人。”宣汉县结合农村发展所需,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向年轻党员、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人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十部倾斜,对无合适人选的村(社区)通过跨村交流和干部下派进行补充的“四倾斜一补充”模式,大力推进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形成了唯能力不唯年龄、  相似文献   

18.
党建动态     
人才观和政绩观不能搞绝对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最近指出,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也要按辩证法办事,不能搞任何片面性、绝对化。 曾庆红说,强调“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决不能同讲学历、讲职称、讲资历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7,(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子恢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领导全国农村积极开展农业合作化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农业思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邓子恢农业思想具有自己的特色,研究这一思想特色对当今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云送人一条幅,上面.他写了15个字;“不 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 的语言风格一向简约中肯,一两个字就可揭示事物本质,切中问题要害。这个条幅也是如此。他解释道: “不唯上”。不是说上边的话不要;“不唯书”,不是说书不要读;“只唯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意见;“比较”就是上下左右进行比较;“反复”,不是反复无常,而是反复研究。不难看出,陈云这15 个字条幅.前9个字是讲唯物论,后6个是讲辩证 法。综合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简约中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