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思想,明确提出:只有在全世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民族的最终融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的思想,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问题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提出了“平等的联合”和共同繁荣的观点;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提出了要尊重民族文化的观点;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提出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观点;从良好地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出发,提出了要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王静  白云芳 《党史文苑》2006,(6):42-43,58
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思想,明确提出只有在全世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民族的最终融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的思想,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问题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提出了"平等的联合"和共同繁荣的观点;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提出了要尊重民族文化的观点;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提出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观点;从良好地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出发,提出了要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6,(6)
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民族平等思想是列宁民族理论的精髓。列宁十分重视民族平等,认为任何民族一律平等,主张逐步消灭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提出民族联邦制度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体制,并高度重视民族语言文化的平等,主张运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平等权利。其观点具有深刻的当代价值,提供了实现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发展的方法和原则,对于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法律、制定科学的民族政策、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打破沙皇俄国这个各少数民族的“监狱”和创建一个新国家,列宁分别提出了民族自决权理论和“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理论.表面上看,民族自决权与“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似乎存在着逻辑矛盾,但事实上二者并不矛盾.二者之间的逻辑进路是:压迫之时求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就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自由;平等之时促联合,民族自决权的目的是促进“自由民族的自由联合”;联合之中有平等,民族自决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绝不是多余的;民族平等和民族联合统一而不可分割.本文认为,民族平等与民族联合统一而不可分割,推动“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乃是列宁民族问题纲领的核心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0,(9)
<正>我国的民族政策既在宏观上倡导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又在微观上对少数民族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这就正确处理了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的关系。宏观上的民族平等、团结与共同繁荣,是"法律上的平等"或机会平  相似文献   

6.
张惠 《实事求是》2002,(6):36-3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 ,民族问题是影响国家兴衰存亡的大问题。在多民族国家里 ,民族关系的和谐 ,各民族的团结合作 ,是社会稳定、国家昌盛、民族振兴的必要条件。民族团结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对各民族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实现民族团结 ,就需要广泛持久地向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宣传教育 ,从思想上、行动上进一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凝聚力。提倡和促进各民族平等相待、互相合作、互相尊重、互相学习 ,使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气 ,使各族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是坚持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与联合,因而主张多民族国家在民族平等联合的基础上,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并且提出了在单一共和国范围内建立“地方的和省区的自治制”的理论原则。我们党正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原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并贯彻落实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又如解决民族问题,中…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毕生致力于追求民族解放、民族平等和民族共同发展。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形成了毛泽东的民族思想。毛泽东民族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毛泽东民族思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民族平等的思想。民族平等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石,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原则,是中华民族内部团结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结合中国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9.
英国工党著名理论家克罗斯兰关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平等的观点是其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容。在克罗斯兰看来,平等不仅仅是单纯的机会平等,更不是片面的结果平等,而是综合了二者的"民主的平等",是一种无阶级社会。工党党内左派认为克罗斯兰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弱化了国有化和国家所有制的地位,坚持只有国家控制了生产和分配方式,社会才会更加平等;新自由主义者则从道德和政治、平等和自由的关系以及作为实现平等的重要工具的公共部门等方面对克罗斯兰的平等观进行了抨击。克罗斯兰的平等观体现了激进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工党的意识形态和策略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克罗斯兰将社会主义理解为追求平等的社会价值,而不是一种关于生产方式所有制的学说,就违背了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既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基本理论一脉相承,同时又跟随中国民族问题的发展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实践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深刻理解其中的特色,坚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1.
论毛泽东民族平等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中,毛泽东的民族平等观是我国民族关系理论中的基础,在处理民族问题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郑青 《求实》2011,(Z1)
人文关怀是指肯定和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和重视人的生存状态、生活质量,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文关怀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生存、人的本质以及人的解放的关注中,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和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坚持爱国主义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有着内在的联系。坚持爱国主义,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才能更好地坚持爱国主义。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 一、爱国主义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深厚而美好的感情,是动员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各族人民为祖国的  相似文献   

14.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自治州之一,藏族人口占一半。自1953年建州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加快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形成了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各民族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总结其经验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从促进民族团结出发,合理调处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部落、草山纠纷等矛盾,妥善解决和消除影响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问题,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团结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建立民族团结统一战线,建立健全民主协商制度;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中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公平正义的语义和内涵,认为公平主要是指地位平等、平等对待、合理决定之义,正义主要是指合理、正当、应该之义,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人类主要正义观。以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和纠正正义的分类作为分析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基本框架,借鉴罗尔斯正义论,对转型期我国社会正义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当代中国的公平正义问题虽然主要表现为财产分配不公,但分配权利和程序不正义,法律上、政策上对分配结果正义重视不够,是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分配正义,维护纠正正义,从法治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主张。  相似文献   

16.
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的界定、性质和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少数民族人民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往往会把对自己语言文字的尊重或歧视看作是对自己民族本身的尊重或歧视,把平等享有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看作是真正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权问题是关系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可以说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使用是民族平等的重要体现,是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在多民族的国家和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不仅是一项文化权利.而且是一项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马克思主义观,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看法或观点。它具有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或观点,二是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或观点。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集中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观基本问题的回答上。马克思主义观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正确观点和科学回答。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极…  相似文献   

18.
我出身于一个少数民族家庭,是党一手培养起来的少数民族干部。我忠心拥护党的民族政策。工作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一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促进了民族关系的顺利发展,保证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坚决贯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一般表述纵观各国历史和现实 ,教育不平等之现象普遍存在 ,教育平等从来就只是一种理想。尽管如此 ,人类还是为教育平等做出了许多努力 ,我国古代学者孔子就曾宣传过“有教无类”之思想 ,《独立宣言》和法国大革命更是确立了现代意义的教育平等之法律地位。教育平等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这一问题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 ,“教育机会均等”(thee qualityofeducationalopportunity)是指每一个学生 ,不论其先天禀赋、社会背景如何不同 ,其都有均等的机会参…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21,(9)
正党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人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党群观不断进行丰富和发展,为新时代处理好党群关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党群观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共产党代表各民族的利益,它的任务是解放全人类,应当掌握政权,成为领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