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起,曾经名闻海外的"赤脚医生" --71岁的覃祥官,现在又成了包括央视在内的媒体追踪的对 象。纷沓而来的记者,把这位土家族老人早已尘封的那段传奇经 历又翻了出来。 赤脚医生首创合作医疗 覃祥官出生在鄂西长阳土家山寨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因为根子正,解放后,他成了乐园公社卫生所一名"吃皇粮,拿工 资"的医生。 有年冬天,当地流行麻疹、百日咳、脑膜炎等疾病,因无钱及 时医治,有个大队一天就死了4个患病儿童……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创始人覃祥官的传奇人生,众多媒体均有报道。本文作者是覃祥官的忘年好友,他向笔者首次披露了最新情况:当年毛主席亲笔批示合作医疗的内幕;一双草鞋背后的故事;覃祥官晚年的生活情景与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3.
他的首创惠及亿万农民,得到伟大领袖的赞赏和批示,《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 他只读过3年私塾,却由一名农民“赤脚医生”破格提拔为省卫生厅副厅长; 他当了几个月厅长便辞官还乡当农民,作为平民百姓又当面进言省委书记;他4次受到毛泽东接见,几度出国访问,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就是被新华社记者誉为“中国合作医疗之父”的——覃祥官。  相似文献   

4.
《江淮》2007,(3)
小县盘子难转动2003年开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县、区为单位进行的,是把一个县或区参加“新农合”的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医疗互助。人口越多的县运作起来越有利,若是人口过少,互助资金太少,就很难支撑起合作医疗的“盘子”。而在全国,小县、穷县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5.
《前线》1966,(5)
编者按:城市人民公社工业,是大跃进的产物,有重要的意义。毛主席说:“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学会组织群众的劳动”。解放以来,在组织城市街道居民进行生产方面已经获得很大成绩,但是,完全把这部分群众组织起来,我们仍要做许多工作。怎样进一步把城市居民组织起来,加速街道的社会主义改造?办诚市人民公社工业是一个好办法。积极地、有领导地发展城市人民公社工业,必将促进街道居民进一步劳动化、集体化、革命化,把街道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障地。靠好城市人民公社工业,我们还缺乏经验,许多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现在介绍建国门人民公社组织城市公社工业分散生产的经验,供有关同志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1925年12月,湘潭籍青年共产党员贺尔康从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回到长沙。1926年2月,被委派到衡山担任农运特派员,随即到柴山洲(今衡东县境内)一带开展农民运动。他一边发动农民组建农协;一边帮助农民从经济上摆脱地主的高利贷剥削。4月,成立了“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合作社思想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奇的合作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1·合作社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2·应重视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优先发展;3·供销合作社的办社方针是必须忠于农民。4·应通过法律形式来规范合作社。刘少奇的合作社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其根本出发点和本质是前后一致的,即引导广大农民最终走向社会主义。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解决农村问题有着重要启示:进行合作,是解决我国农民问题的基本方向,但应该“使”广大农民组织起来,而不应“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可以是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国家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共产主义道德就是精神文明的一个方面。列宁说过:“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这是指共产主义道德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当今,我们已经摆脱了劳动剥削制,生产资料公有制把每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就为我们社会“升到更高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五讲”“四美”的中心问题是道德问题。加强道德教育是“治国育民”的大事,我们要把它深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广阔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9.
《前线》1959,(3)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必须大办工业”。这是一个新问题。怎样办工业?办什么样的工业?依靠谁来办工业?公社工业如何经营管理?这些我们都还没有经验。现在,怀柔县城关人民公社办工业的经验证明,人民公社不但能够办工业,而且也需要办工业。只要党委重视,加强领导,坚决贯彻群众路线,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公社办工业的方针的指示,公社是能办好工业的。这篇文章值得大家阅读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华 《求是》2005,(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2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偏低,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的客观事实,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策,要求在2010年建立基本覆盖全体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健康素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  相似文献   

11.
潜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启动,运行两年来,共有24.75万人获得补偿,补偿金额达5987万元。2009年,潜江市参合农民有63.93万人,参合率97.73%。市合管办于4月进行了合作医疗民意调查,内容涉及到农民对合作医疗政策的认可和了解、就医观念、合作医疗补偿等方面共20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民对合作医疗有一定了解,并对其政策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12.
再过一天就是覃祥官75岁大寿,但他终究没等到第二天就匆匆走了.他一生最崇拜毛主席,并以自己首创合作医疗制度而引以为荣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前后①,在旧社会受尽剥削与压迫的广大农民渴望从苦难中摆脱出来,获得更好、更广阔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因此,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恢复发展生产等方法,对农民的生产生活进行了全面调整与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们经常用“翻身”一词来表现这一过程,“翻身”及“翻身感”也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那么,学界常用的“翻身”和“翻身感”是指什么?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民如何实现“翻身”并生成“翻身感”的?农民实现“翻身”与生成“翻身感”有何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芳 《共产党人》2007,(12):I0011-I00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启动。目前,已有6.2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坚定落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国才 《奋斗》2005,(7):19-2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险体系,使农民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试点工作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规律,努力挖掘潜力,大胆改革创新,强化科学管理,争取在短时间内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16.
“只交10元钱,看病不用愁。” “如今政策好,我们农民生病也可以报销医疗费了!”平坝县高峰湾子头50岁的农民郭显俊说,今年3月他家交纳了30元的合作医疗费“投保”。没想到,交费3天后他就患急病住院。出院后,他报销了1814元的医疗费。“合作医疗只交10元钱就可报销40%的医疗费用,真是减轻了我们农民的负担。”这是息烽县养龙司年近古稀的新街村村民毛家珍老人在为患肺炎的老伴报医疗费时欣喜地告诉笔者的。  相似文献   

17.
·全省88个县(市、区)全部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比全国提前一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目前有2608.7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4.91%“农民看病,国家报销”,在今天的贵州已不再是梦想。  相似文献   

18.
喻丹 《当代贵州》2007,(11):28-28
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群众100%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64%的群众认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基本解决了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61%的群众对定点医院的服务基本满意,98%的群众表示继续参加合作医疗;62%的合医办工作人员认为农民受益很大,59%的合医办工作人员认为本地区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基本满足群众需要,57%的合医办工作人员认为最需要提高村级卫生所医疗服务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看病。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构想。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于2003年1 月10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中提出: “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3个县(市)先行试点”。新一轮的合作医疗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县为统筹单位,二是政府要大力支持。因为有了政府资金的注入,所以这次的合作医疗明显是一种政府行为, 目的是为了改善农村看病难的问题,加强农村的卫生保健工作。地方政府如何理解和运作这种新型合作医疗体制?农民的反应到底如何?这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行性有多大?实施中可能会发生那些问题?2004年10月我们对青海省进行实地调研,综合干部和农民的视角,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土地改革后农村阶级变化的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一般认为,在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农村出现了两极分化。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原因如下: 第一,土地改革后我们对富农经济中的剥削部分采取了限制措施。 1.开展互助合作运动。早在1951年9月,南方还刚进入土改反霸斗争阶段,中共中央就制定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3年12月,经中央批准的中宣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提纲》中指出:“逐步发展互助合作,逐步由限制富农剥削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到1954年,全国的临时互助组织和常年互助组织已发展到993万个,参加的农户达6847万户,约占全国农户的62%。这时,互助合作发展较慢的湖南省,组织起来的农户也已达到总农户数的55%,实现了半数乡有初级社。地处湖南西部的黔阳地区(今怀化地区)虽系山区,到1955年夏季以前,组织起来的农户不仅已达到了总农户数的62.5%,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