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民是社会成员的法律身份,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公民意识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反映.没有公民意识的主体自觉,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对公民意识的重视.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正步入新的历史起点,主要呈现为公民意识教育的新发展、新视野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升公民政治素养,是党的十七大以来重要思想之一。《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这一精神,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提出:"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相对于原来课标(实验稿)观点,第一次出现了"公共精神"概念。什么是公共精神?它与教材中提到的公民意识有何不同?我们可以从其产生、概念、内涵、性质和特  相似文献   

3.
聂艳红 《福建乡土》2015,(3):177-17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这是"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让孩子们从小去体验和感知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是教育者需要研究的新课题。一、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问题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变化,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影响与学校德育的滞后以及家  相似文献   

4.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的这一重要论述,引发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民意识"和"表达权"。长期以来,政府主导性发挥过度,市民主体性相对缺失。如何更好地唤起公民意识觉醒,发挥市民主体作用,从而让社会共享文明发展成果是一个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时代、社会和国家对我们中学德育工作者和政治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新课题。它对培养和造就我国现代和未来社会合格公民有着特殊意义。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应该成为德育工作者特别是政治课教师的基本职责、义务和追求。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由于市场消极因素的影响,已经造成社会的道德失范,"信用缺失",直接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公民诚信意识教育,是时代所需,当务之急。通过教育培养公民的自觉自愿精神,形成公民的诚信意识。党员干部应以高尚的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公民,感染公民,率先垂范,做好表率。通过宣传教育、开展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以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执政党在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中正式肯定并倡导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政治价值理念。这既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涵,也为政治学研究指明了新的切入点。研究政治价值,对建构当代中国的政治价值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姜瑞荣 《江苏政协》2010,(12):40-4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也是中共十七大提出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七大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意识在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各个阶层的公民意识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特别是农民阶层的公民意识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提出未来公民意识发展的对策,对于提升农民阶层的整体素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08,(5):43-45
无公民则无法治之国。塑造现代公民,既是建设法治国家、提高民族素质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要求,也是我们成功举办“人文奥运”所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七大报告的这一阐述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充分体现了我党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高度重视。那么,当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存在哪些缺失?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今天我们怎样做公民?请看专家学者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正>自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之后,"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就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协同,是指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公众参与"是指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公民对公共事务充分、自由地表达意见,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不但是国家政治文明的体现,也是社会包容的标志。十七大对"表达权"的强调,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社会的政治进步和政治文明。保障公民的表达权是促进决策  相似文献   

14.
公民对公共事务充分、自由地表达意见,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不但是国家政治文明的体现,也是社会包容的标志。十七大对"表达权"的强调,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社会的政治进步和政治文明。保障公民的表达权是促进决策  相似文献   

15.
广大干部要认清形势任务,增强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服务"五位一体"建设的自觉性发挥工商行政管理"五大职能"作用,切实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建设一支"三个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服务"五位一体"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2年的工作,是在十七大以来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硕果累累的基础上向前推进、取得新成效的,是十七大以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职、服务发展丰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以  相似文献   

16.
许安标 《中国人大》2008,(10):25-2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要"进一步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  相似文献   

17.
蒋华 《新疆人大》2010,(9):39-40
近年来,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按照这个指导方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  相似文献   

19.
唐钧 《北京观察》2007,(12):7-9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题,提出了"民生六大任务"。这与社会政策理论中主张的公民的六项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闭幕后,不断有外地干部要求到浙江温岭市"取经"。近年来.这里一直围绕"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推动旨在"加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三者有机统一的基层民主改革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