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一周要闻     
《当代贵州》2015,(7):6
<正>一号文件促"三农"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1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五个方面为指导"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观点、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09,(12):70-7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中最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中国农业银行在服务好城市市场的同时,以面向"三农"作为改革的基础导向,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户等信贷支持力度,利用横跨城乡的县域网点为广大"三农"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公共服务,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初下发的一号文件,侧重解决农民的物质利益问题.中央17号文件侧重解决农民的民主权利益问题.在我国能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民.目前多数人都从经济学视角研究"三农"问题,并把‘三农"问题归结钱、粮、地、人、权五个问题,有的认为五个问题主要的是"钱".本文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入手研究"三农"问题,认为"三农"问题的主要是"权",只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落实中央17号文件,才会极大地降低农村的制度成本,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加速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文化前沿,承担着全国80%以上人口的服务面,密切接触农村部门,与本地区农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其主要服务对象应是广大的农村读者和急需新技术、新思路的的农业及乡镇企业。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科技信息推广利用水平,关系到农村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一、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三农"服务存在的问题1、服务广度不够,缺乏一种涵盖农村的阅读网络。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满足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建设.为此,要进行金融改革,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信用社的力量,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基层书店,保定市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徐水分公司始终把服务广大农村,服务农民群众做为工作重点,立足本职,着眼文化建设,深受当地广大群众欢迎,曾先后获得了"全国新华书店精神文明示范单位"、"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农村图书发行先进单位"、"全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他们开展的"助教扶贫"、"军店共建"等活动均被做为先进经验向全省乃至全国系统推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先导和推动作用。河南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省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尤其是农村信息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服务农村,用快捷的信息服务农民,以农村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根据这一工作思路,近年来我们立足省情,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始终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开创了全省农村信息化工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学习月刊》2012,(20):113-114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农信联社)是我省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省农信联社紧紧围绕支持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政策要求,深入调研,认真规划,采取多种措施,深入推进农村的产业升级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做实"三万"活动推动新农村发展"办实事、促发展"是"三万"活动的宗旨之一,也是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是省农信联社"三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07,(1):58-58
吉林市政协信息员吴春梅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民就业问题,这也是当前影响小康建设的一个主要障碍。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切入点是转移农村劳动力,最首要的是提高农民素质,最需要的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近年来,省委、省政府  相似文献   

10.
朔州市金融支持"三农"发展优势明显,但也存在着农业发展基础薄弱、"三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滞后、农村信用环境较差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朔州市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必须优化金融发展生态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局面;推动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创新金融发展机制;加强组织协调,构建良好的信用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服务;加大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力度,加快农村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国家各项工作中的重点。"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的收入,破解它必须依托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分不开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必须要重视原有农村金融体系的二元结构,让其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服务。  相似文献   

12.
当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可谓是意义深远。司法行政机关担负着法制宣传、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等职能,面对农村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务必紧紧围绕“三农”需求,环环紧扣“法治、稳定、和谐”主题,准确对接服务结合点、切入点,强化职能,着力推进“法治、稳定、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从事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工作要求。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农村市场监管,优化农村市场环境,促进农村市场繁荣,服务“三农”工作,扶持农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一、认真贯彻一号文件,立足本职服务“三农”党中央、国务院于今年1…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民的载体是农村,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根本转向,即从“消灭农村”转向“建设农村”。就是要把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纳入新农村的全过程,以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通过一系列统性、综合性政策的落实,破解“三农”难题。  相似文献   

15.
王孝东 《前线》2012,(Z1):42-43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难点在"三农",潜力在"三农"。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必须深入研究、统筹推进。市委农工委、市农委认真学习贯彻  相似文献   

16.
《支部生活》2015,(3):29
(2015年1月29日至2月28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新华社2月1日报道,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份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  相似文献   

17.
正[核心提示]在成都举行的中国三农智库高层论坛暨四川农村改革研讨会论坛成果必将对今后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我省农村改革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11月4日,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三农智库高层论坛暨四川农村改革研讨会在成都圆满闭幕。本次论坛以"打造新型三农智库,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为主题,专家学者畅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就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型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先锋队》2015,(8):60
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洽建设五个方面提出若干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瑾 《党的建设》2010,(12):52-52
今年以来,高台县在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三管齐下"。一是加强财务审计。重点突出对农村土地征用补偿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村级集体财务等专项审计。二是加大涉农信访案件查处力度。充分发挥"12316"三农服务热线、信访举报箱等平台的作  相似文献   

20.
一、明确和坚持"农村书屋"公共产品定位"农村书屋"是政府部门主导推出的一项服务"三农"的图书出版工程。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大多数村都要有一个"农村书屋",为农民群众送去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的各类图书。实践表明,"农村书屋"的建设,就好像农村粮食种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