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易高生 《学习月刊》2010,(20):106-107
自湖北省委启动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建设以来,监利县福田寺镇抢抓政策机遇,创新工作思路,狠抓责任落实,全方位、多层次服务、服从于新农村建设,经过近两年的扎实工作.全镇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截止目前.全镇共完成建设项目13个,投资总额达到1.28亿元。  相似文献   

2.
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立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重要部署。中共洪湖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学习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刻领会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对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意义.并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胆地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探路子、做示范。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湖北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揽“三农”工作全局.把加快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战略和“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科学规划,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加强指导.循序渐进:扎实推进,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脱贫奔小康试点、全省新农村建设乡镇试点、  相似文献   

4.
刘长容 《学习月刊》2009,(21):20-21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其不断向纵深推进.面临的制约因素和新问题、新困难也在不断凸显。如何破解这些“瓶颈”障碍?仙洪试验区的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他们在破解新农村建设难题方面所探索出来的某些办法和智慧.给广大中西部地区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提出仙洪试验区、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鄂州城乡一体化、88个试点乡镇等新农村建设"四个层次"的战略布局,形成了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为实现湖北农村面貌"3年明显变化、5至7年大变化"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吉高 《学习月刊》2009,(14):64-65
为了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2008年5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立仙洪新农村试验区的重大决策,监利县毛市镇、福田寺镇被纳入试验区建设,为了把这一惠及广大农民的德政工程抓好,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和省委统一部署,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相似文献   

7.
自湖北省委启动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建设以来,监利县福田寺镇抢抓政策机遇,创新工作思路,狠抓责任落实,全方位、多层次服务、服从于新农村建设,经过近两年的扎实工作,全镇新农村建设取  相似文献   

8.
胥金普 《学习月刊》2012,(11):39-40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和副书记张昌尔。在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第17次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上提出:“要把监利县‘福娃模式’打造成全省龙头企业带动镇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同步发展的一面旗帜”;不久,湖北省委、省政府把监利县确定为全省10个农村体制机制改革试验联系点之一。监利县委、县政府积极主动,顺势而为,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实现“五至七年大变化”的发展目标.抢抓“壮腰工程”机遇,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强力推进监利由农业大县向_丁业大县、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中心城镇向中等城市跨越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临邑县在“三级联创”中大力实施“千百万”工程(千名干部帮扶、百村示范带动、万名党员参与),形成了“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链条效应.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2006年,全县完成GDP108亿元.增长26.1%;财政总收入8.3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05亿元.分别增长32.5%和17.9%;  相似文献   

10.
玛沁县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下辖6乡2镇,35个村委会、7个社区委员会。全县共有10个党委(机关党委2个,乡镇党委8个),14个党组,3个党总支,9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总数1715人(牧民党员881人,女党员296人)。根据省州委的安排,在连续三年“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玛沁县结合基层组织实际,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把基层组织建设放在夯基层、打基础的重要位置来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县8个乡镇有6个基本实现“五个好”目标,35个村党支部有28个基本实现“五个好”目标。在保护生态、维护稳定、改善民生的三大历史任务中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亿元,同比增长47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4707.16元,较上年增长18.75%。  相似文献   

11.
集安市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实际,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化蛹为蝶。去年全市共为14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投入资金6173.7万元,完成经济、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等项目279个。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476元,比上年增长10%。  相似文献   

12.
尚铁元 《实践》2008,(10):37-38
近年来.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鄂尔多斯市根据当地实际,切实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扎实稳步推进。2007年鄂尔多斯市粮食产量达27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头数达1350万头(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23元.比上年增长15.4%.全市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村牧区经济社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鄂尔多斯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成就的取得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贫困与反贫困仍然是21世纪青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全省农牧区贫困人口比例由2000年的197万人减少到2006年底的104.9万人,下降到53.24%。按现行温饱标准,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还有104.9万人。绝对贫困人口54万人,他们的收入上限(农区625元)仅是全国农民人均收入(3587元)的17.4%;低收入贫困人口还有51万人,他们的收入上限(800元),仅是全国农牧民人均收入的22.3%。  相似文献   

14.
杨德智 《学习月刊》2009,(11):23-23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的重要一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保证我省仙洪新农村建设实验区战略有序实施,就必须破解社会稳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支部生活》2007,(2):12-12
2006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主要有6个特点:一是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5%;财政收入达3.9万亿元。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粮食连续三年稳定增产,产量超过9800亿斤,畜牧业、水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中央确立新农村建设战略以来,西宁市委、市政府通过全面调研,科学地制定了西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13个村1个镇的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明确提出了建设“家富、村美、民乐、人和”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新农牧林区建设稳步实施。完成了190个村嘎查规划编制及8个部门的专项规划,环境整治、道路建设等进度较快。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样板村嘎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上半年,我市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108户,实现销售收入22.3亿元、增加值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64%;交易额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流通企业达到13户,实现交易额9.4亿元、销售收入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25.2%。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区畜牧业占全市畜牧业的60%。牧业年度,农区牲畜总数达到997.1万头只,占全市牲畜总数的64.5%。高产高效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18.
自2005年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以来,我省积极实施“百村引领、千村示范、万村行动”工程,各地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经过4年的努力,初步建成了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据统计,全省现有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1000个、市(州)级示范村2103个、县(市、区)级示范村3079个;  相似文献   

19.
陈场,一个远离城区的边远镇。2007年入库税收达到1006万元:综合经济指标排名上升到第7位.跨入全市“第一方阵”。骨干企业培育取得重大突破.信达化工、仙盟卫材2个企业上缴税收双双过百万。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市造林绿化暨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全市生态家园建设暨饮水安全现场会、全市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现场会相继选点陈场.多次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镇委被授予全省“五好”乡镇党委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民和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一城两区”建设.着眼“四个发展”.在民和这片广袤富饶的河湟大地上.奏响了一曲曲振奋人心的发展凯歌。截至6月底.全县完战地区生产总值9.46亿元.同比增长89%;完成行政辖区固定资产投资7.53亿元,同比增长44.64%;完成工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14.8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511万元.同比增长25.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85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111.37元,同比增长19.8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亿元,同比增长22.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