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深入了解和研究矿区青年思想文化状况,把握他们文化行为的特征,最近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具体指导下,安徽淮北矿务局青少年思想工作研究会对矿区的数千名青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社会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本文拟根据材料就矿区青年闲暇生活方式的若干问题加以探讨.(一)矿区青年闲暇生活方式究竟呈何特征?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调查数据.在"你最苦恼的事情"一问中,有41.2%的青年认为是"缺乏业余文化场所",下班后没有去处.由于娱乐场所的缺乏,大部分青工把业余时间消磨在打牌、聊天、遛街、逛商店上.矿区青年社交文化不发达,青年社交文化活动比较少.比如舞会,它对于城市青年来说是一种较受欢迎和正常而又普通的一种文化交际方式,在矿区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问卷表明,有78.8%的青年"从未参加过"舞会,在一线青工中比例还要大一些.在观念上,仍有相当一部分矿区青年看不惯这种"城市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今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组织了一次青年热点调查.调查显示:1990年广州青年最为满意的是市场供应,其次是文化生活.对市场满意者的比例为62.5%;在职青年更高,达79.6%.对文化生活满意的人为45.1%.对社会治安满意的仅占6.7%.广州青年目前最为关注的是海湾战争,占75.7%.其次是社会治安,占38.2%;其中在职青年55.6%,青年学生27.8%.再次是物价上升问题,占22.9%;其中在职青年37%,青年学14.4%.其他最为关注的问题依次是住房改革(16%),文化生活(7.  相似文献   

3.
在近两年的"文化热"中,青年文化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如何正确评价青年文化?青年文化有何特征?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本文就此谈一点浅见.(一)什么叫青年文化?青年文化可以从三方面来界定.一指历史比较短的文化现象.比如电视文化与电影文化相比,电视文化即可视为青年文化;二指文化的创造者是青年.比如青年哲学、青年文学.三指在青装已成为汉民族文化的象征.再如,30~40年代,中国"旗袍"已发展为民族文化,青年、中年、老年都穿,被世尽喻为"东方女性美"的象征.可50~60年代被淘汰,80年代以来在一部分青年中又出现,"旗袍"又转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迅速崛起的中国青年中,"海派"青年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一群.这些生活在昔日大上海——"冒险家乐园"中的年轻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使他们无论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还是在行为特征上,都表现出与内地青年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海派"青年文化.本文试图概括"海派"青年文化的特点,并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作一剖析.开放性的"海派"青年文化与内地青年的正统、保守和相对封闭相对照,"海派"青年文化则表现出新潮、现代和开放的总体特征.本来,上海就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曾接受过西方文化的长期熏陶,对西方文化的开放和较强的吸收能力是"海派"文化的固有特征."海派"青年无疑承袭了  相似文献   

5.
身心机能与社会化状况的不平衡性从根本上决定了青年是一个具有一定质的规定性的独特文化群落.青年文化与成人文化密不可分.不可更改的生命节律昭示着两代人文化继承的必然性;而迅速多变的生活又在逼迫成人时刻追求"跨代"的完成(接受来自青年人之新异刺激的催化,从而完成观念的变革).于是,青年文化与成人文化只能携手共游.这种关系可进一步表示为:1.成人把生活的若干准则传给了年轻一代(主要是以其理论文化来影响青年,内容多具传统色彩).2.青年人则更多地用其行为文化来影响成人(青年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青年文化对社会发展影响的机制不在它的内容本身,而主要通过其行为文化的新异性对成人文化的刺激与催化来完成).3.理论文化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观察发展中国家,我们发现,在我们的青年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不对称.有些青年生活富足,有些青年却饱受贫穷之苦.而且,贫穷又衍生出其他很多问题.关于青年发展我们讲了很多,什么"青年是我们的未来"、"应该把青年看作是社会的有功之臣而不是问题制造者"、"今天多数国家的政府都相信青年方面的政策并不是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美艳 《人民论坛》2010,(5):200-201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所承载的电视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生活、习惯等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电视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审美影响主要是负面的。要从家庭途径、学校途径、社会途径这三个方面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美育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客观、全面、科学认识电视文化,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便开始了在这个纷纭复杂、多姿多彩的社会中的生命历程.人在婴儿时期,还只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经过一个从"自然人"演化到"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社会化是贯穿人的终生的,但人的社会化有不同的阶段.青年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指的是,社会用生活、生产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文化、价值观、行为模式、法律道德、习俗等教化青年,推动青年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促使青年能动地内化和发展社会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活动过程.青年社会化的内容大体包括四个方面:(1)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2)掌握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9.
钟红 《青年论坛》2004,(4):23-25
青年文化作为具有鲜明青年特点的文化现象在当代青年社会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而青年文化与青年现代人格形成的关系问题正成为21世纪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青年文化为青年现代人格的自由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当前值得关注在"文化工业"现象影响下的青年文化可能导致青年现代人格的异化问题,青年文化的主流属性,精英属性,大众属性等亚文化特点影响着青年现代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卡拉OK"作为一种无乐队伴奏的自我参与、自娱自乐的大众化娱乐形式,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近年来在我国迅猛发展,不仅深受青年的欢迎和喜爱,而且以自身不可抗拒的魅力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千家万户,成为众多青年文化生活与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透过这一新的文化现象,探讨其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从青年文化参与意识的变化中为人们认识当代青年洞开一个新的视角.青年与"卡拉OK热"的兴起"卡拉OK"起源于日本."卡拉OK"是日文的音译."卡拉"在日文中是空白的意思,"OK"是英文管弦乐队  相似文献   

11.
青年文化是不同于社会主导文化,区别于老人和儿童文化,具有独特的思维特征、价值选择、行为趋向、生活方式等在内的社会群体文化类型.青年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青年的素质,靠文化提高;青年的思想,受文化启迪;青年的情操,需文化陶冶.一句活:青年需要文化,文化引导青年.  相似文献   

12.
A.从文化的视角认识青年、理解青年、教化青年乃至研究青年,是近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的一个热点.有人说,这与中国前几年兴起的"文化热"有关.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即"文化热"为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青年,提供了一个契机;但更主要的是青年本身确属一种文化的存在,各种青年现象既有它得以产生的文化缘由,也有它寻求发展的文化旨归.B.文化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伴生现象,它的产生与人类自身的起源与生俱来并协调发展.而"只要作为一段生命历程的'青年'一出现,就可能出现一种青年文化"(〔美〕理查德·弗拉克斯:《青年与社会变迁》中译本第53页).青年文化属于人类文化中的一个方面,是社会文化主体结构中的一个次生层面,因而它的产生和后来的发展,也将遵从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因为如此,我们对青年文化发  相似文献   

13.
青年文化体现和构成了青年一种特有的社会存在方式,并有它内在的运行机制。这种结构、机制对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构成一定的价值功能。青年文化和青年政治社会化是青年社会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文化是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载体,青年文化的社会运行构成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文化背景;青年政治社会化又丰富和发展了青年文化,青年文化是青年社会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二战以后,青年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人们开始运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来广泛研究青年的本质和青年问题.一个较为突出的标志,就是"重新界定青年的意义".尽管在这一点上,学者们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但已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局限于把青年看作"青春期的心理侧面",而是认为青年"首先是一个文化的实在."在他们看来,青年不仅仅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时期,而且还是一种与其他人有深刻差别的社会范畴.与这一范畴相认同的人们都具有与众  相似文献   

15.
一、西方思想文化影响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先导 通常情况下,对于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人们更关心的是西方思想、意识形态对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然而,饶有趣味的历史事实是,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打开国门后首先进入的,却是那些看似没有意识形态色彩和非思想性的商品以及音乐、歌舞等文化产品.西方以及港台地区仿制的时尚商品成为当时中国青年赶时髦的追逐对象,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喇叭裤"、"摇滚乐"等.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文化与现代青年生活张力,黄振平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传播手段,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被人们所广泛接受,并且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电视以其声、画合一的优势,决定了其手段的现代性,收视的简捷性,受众的消遣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又...  相似文献   

17.
一定时期内青年的读书趋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年们的文化心态.在迷茫和痛苦中徘徊的青年,总是垂慕诸如《悲剧的诞生》、《存在与虚无》及宗教方面的书籍,然而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青年对此类书籍则往往弃之如草芥.可以讲,青年的读书倾向是其文化心态的晴雨表.那么,当代青年的读书趋向有哪些?青年的文化心态又是如何呢?1991年6月7日,中国青年出版社对北京、广州、武汉、广东南海县、湖北江陵县等地的青年、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读书趋向调查.8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村青年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是:青年难组织、活动难开展.这一难题突出表现为青年工作的舞台缩小了,共青团联系青年的纽带松弛了.就在全团上下苦苦探索振团兴团良策之际,河北省邢台市内邱县兴起了周末文化经济夜市这一新生事物,团县委及时抓住这一机遇,正确引导、精心组织、艰苦工作,终于建立了一个青年工作的宽阔舞台和活跃纽带.对此,我们以极大的兴趣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文化经济夜市中青年群体的起因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对象是青年群体,而目前农村共青团工作"雷声大雨点小"的症结正是在于共青团工作缺少青年群体依托,在团组织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因其地域的关系,并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复合性.因此,小城镇的青年文化除与城市青年文化和农村青年文化有共性之处外,更具有诸多既不同于城市,又不同于农村的"个性".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和研究,我们认为小城镇青年文化有如下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20.
1992年3月至5月,为了比较全面、准确地掌握当前青年的政治思想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共青团天津市委组成"加快改革与青年工作"课题组,运用分层定比,随机抽样;专题调研,综合分析;座谈调查,典型剖析等方式,对全市青年进行了广泛的调查.青年对加快改革步伐的态度此次调研活动,恰逢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天津市决定加大改革份量之际.因此,满腔热情地为加快天津改革开放步伐"鼓"与"呼",是当前天津市青年政治生活中的"最热点".调查中,有79.4%的青年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提高了";仅有2.6%的青年认为"降低了".由于改革开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以及青年普遍希望尽快改变目前社会分配不公、平均主义"大锅饭"、收入不高、部分企业效益不好等现状,因此,从宏观上讲广大青年对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尽快把天津市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