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今天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模式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目的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目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使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摆脱贫困,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那么,采用什么样的经济发展形式能迅速提高生产力呢?从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看,采用的是市场经济形式;从我国周边国家看,亚洲“四小龙”的出现,采用的也是市场经济形式。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缓慢的状态与之后逐步取向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对比的巨大差别。说明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对建国头七年的历史进行深刻反思和研究,就建国头三年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学者们取得了基本一致的认识。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问题成为学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焦点集中在当时进行以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目的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否正确。以下是对这方面研究成果的介绍。一、转变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决定社会转变认识的前提,由于对这一问题的分歧,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第一种观点即是《历史决议》的观点,认为过渡时期社会的主要矛…  相似文献   

3.
云南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实现的,并表现出特有的矛盾构成与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4.
5.
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在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还允许个体经济存在?保留个体经济并允许它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哪些积极作用?我们就这两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个体经济是一种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与个体劳动相结合,劳动者自己养活自己的经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对这一事物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机器整体论还是有机整体论这种客观必然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自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整体性特征的新认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从理论到操作,  相似文献   

7.
王瑞 《求实》2006,3(Z3):13-14
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提出来,是中国共产党对政治发展规律的主动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发展。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能力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这一提法为我们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新视角,体现出了我党在发展民主政治的思维上有了重大转变,由原来的制度(客观)层面转向能力(主观)层面。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科学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彻底胜利,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伟大的飞跃。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继续运用这条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实现了从走“俄国人的路”转向走“我们中国自己  相似文献   

9.
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个过渡性的社会,赋予了经历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的中国社会以强大的经济动力,为继续走向社会主义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通过对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价值的原因、实质、认识的变化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要注重实践性、战略性和价值性三方面的启示,进一步提高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早在上个世纪末,马克思就具有历史预见性地写道:“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但是东方国家的现代化异程,并非是西方现代化的简单重复,而具有东方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不可能也不应当是“西化”。在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还要处理与“异质的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在面对外域异质  相似文献   

11.
城镇个体经济是我国多层次经济结构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生产者自筹资金,自备生产资料,依靠自己劳动,分散经营,通过市场交换其产品和劳务。它们经营的是凡是社会有需要国家又包不下来的行业,如小型手工业、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客货运输业、建筑修缮业等。它属于小商品生产性质的经济形式,是一定范围内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小商品生产又叫简单商品生产。马克思指出:“劳动者私有他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及其划分的客观标准,并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准确地分析和把握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排除“左”的或“右“的干扰,卓有成效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的出现和迅速扩展,是当代信息技术革命与世界范围内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相互动的产物.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存在着重复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开发应用领域窄、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篇著作中说:“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不论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或小资产阶级的政党)能够担负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事情本来很清楚,大体说来,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一共七年,这时的中国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6.
石仲泉认为,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29年,是中国共产党近80年历史的第二个大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历史主题是解决怎样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两个问题。前一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后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从“三个代表”角度来反思这段历史,前者的实践比较好地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后者的实践则没有如愿地体现“三个代表”思想,在一个时期甚至违背了“三个代表”思想。 前一个问题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头八年解决的。前三年,在全国范围全面建设新民主主义取得了  相似文献   

17.
根据马列主义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必须从本国的具体条件出发,经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形式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原理,中国共产党结合本国的实际,创造性地制定了一整套由新民主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路线和方针政策,顺利实现了革命的转变。而在这个转变的实践过程中,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一贯认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即是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时期,因而始终坚持边建设边过渡或既建设又过渡的指导思想,在积极进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和各项社会改革(改造)与建设的同时,不断准备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全面贯彻党的革命转变战略尤其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表现了独到的思想建树。  相似文献   

18.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我认为,赵紫阳同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的科学界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一举划清了两个理论界线,防止了两种错误思想倾向。一个理论界线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我国过渡时期,即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和联系;另一个理论界线是,我国社  相似文献   

19.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中国成功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历史性转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相继写入党章,越发激励人们对当年所提出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理论及其改变原因作出新的思考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竞争的平等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扬弃,促进并将实现竞争与平等的有机统一,标志着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