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探讨了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对家兔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硒后家兔外周血液非特异性酯酶阳性(ANAE~+)淋巴细胞百分率和E-玫瑰花环试验形成率均从试验第7天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这些变化可能与补硒后体内GSH—Px活性的变化有关。另外根据Ⅰ和Ⅱ组比较,VE和亚硒酸钠配合应用在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白点病”病毒人工感染雏番鸭 ,于感染后第 1、3、5、7、10和 14d测定了雏番鸭血浆中丙二醛 (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性。结果 ,雏番鸭感染“白点病”病毒后血浆中MDA的含量、SOD和GSH Px活性发生明显变化 ,其中攻毒组雏番鸭在攻毒后第 3dMDA含量开始升高 ,第 5和第 10d显著高于对照组 ;攻毒组雏番鸭SOD活性在攻毒后第 3d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 ,随后在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范围内波动 ;GSH Px的活性在攻毒后第 7d开始下降 ,攻毒后第 10d攻毒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 ,自由基可能在雏番鸭“白点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选用化学方法诱导驴产生浆液性膝关节炎为实验模型,用HeNe激光照射实验组膝关节,测定发病前、后血液和滑液的某些成分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滑液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在病后第16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下降均差在病后第7天和第16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皮质醇在病后第16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滑液总蛋白含量在病后第16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滑液β-球蛋白在病后第13天,增加的均差显著高于对照组,滑液γ—球蛋白在病后第16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滑液白细胞总数在病后第16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滑液淋巴细胞在病后第16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滑液多形核白细胞在病后第13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滑液单核/巨噬细胞在病后第13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铅(Pb)暴露对产蛋鸡卵巢的毒性损伤及酵母硒的保护效应。将90只40周龄海蓝褐蛋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只,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采用饮水染毒方式,对蛋鸡进行铅暴露(100 mg/L)和酵母硒保护试验(饲料中添加3%酵母硒),试验周期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Pb染毒组鸡血清E2、P4含量呈类似变化,自第4周显著下降(P0.05);卵巢组织中SOD、GSH-Px活性和GSH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卵巢铅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超微结构观察发现,Pb染毒组卵巢颗粒细胞染色质边集,线粒体嵴断裂,空泡化,内质网肿胀扩张,溶酶体集聚;卵母细胞微绒毛断裂。与Pb染毒组比较,Se保护组血清E2、P4含量自第6周显著升高,卵巢SOD活性、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卵巢硒含量极显著升高,铅含量显著下降,线粒体、细胞核、内质网、微绒毛等损伤均明显减轻。表明铅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是铅致蛋鸡卵巢损伤的重要原因,氧化应激引起的卵巢颗粒细胞内质网损伤和细胞凋亡可能是造成血清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酵母硒通过减少铅蓄积,缓解卵巢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对蛋鸡铅暴露引起的卵巢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实验病理学原则和分组对比方法,用1日龄雏鸡30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喂低硒(0.0289mg/kg)日粮、不同水平加硒(0.07、0.10、0.15mg/kg) 日粮以及以植株叶面喷硒玉米(含硒0.07与0.15mg/kg)为主的基础日粮,研究了8周龄内雏鸡对不同日粮硒的反应。结果表明:低硒日粮组雏鸡临床及病理学上呈典型的硒缺乏症病变,而加硒与喷硒各组均未见有明显变化,说明均有一定预防效果。但从血硒、组织硒(心、肝、胰、骨骼肌、肌胃)水平和血液与组织(同前)Se—GSH—Px活力及增重效果来看,以0.15mg/kg水平硒,特别是其喷硒日粮组的效果最好。检测、统计结果:各组血硒与血液Se-GSH-Px、组织硒与组织Se-GSH-Px活力间均有较强的相关性,为硒与Se—GSH-Px的抗氧化学说及其在该病的病因、发病和预防机理提供了理论佐证。 喷硒与加硒日粮组比较结果:喷硒玉米日粮中的硒在雏鸡体内的吸收、蓄积以及有效地转变为Se-GSH—Px的量比加硒日粮为多;且对肉鸡的增重效果也好于加硒组。组织硒含量测定结果证实,喷硒日粮饲喂肉鸡8周间,其可食性组织硒含量符合人的食品卫生要求。进一步说明植株叶面喷硒的可行性。检测、统计结果还说明:不仅血硒、血液Se—GSH—Px活力可做为该病的病原和亚临床诊断指标,血清LDH活力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葛根素对镉致大鼠肝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葛根素组、镉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葛根素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大鼠以200 mg/kg剂量每日灌服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的葛根素;对照组和镉组大鼠每日灌服相同剂量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从第15天开始,镉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大鼠在灌胃的同时自由饮用镉水(50 mg/L),持续90 d。试验结束后,剖检采集大鼠肝,测定肝系数,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用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组大鼠肝组织发生明显病理学变化,肝系数和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MDA、GSH含量和CAT、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与镉组相比,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减轻,肝系数和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MDA、GSH含量和CAT、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果表明,葛根素对镉所致的大鼠肝毒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选取 2 0只羯滩羊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5只。第Ⅰ组为对照组 ;第Ⅱ组绵羊每 2 0d肌肉注射 2 g/L亚硒酸钠溶液 ,2mL/只 ;第Ⅲ组绵羊每日口服 1g/LGe 132溶液 ,5 0mL/只 ;第Ⅳ组绵羊同时补充亚硒酸钠和Ge 132 ,方法和剂量同上 ,试验期为 2个月。在试验前和试验后第 10、2 0、30、4 0、5 0d采取血样 ,测定血浆GSH Px和SOD活力 ,在试验前和试验第 6 0d时称量各组绵羊体重。结果 ,第Ⅱ、Ⅲ、Ⅳ组绵羊血浆GSH Px活力明显高于第Ⅰ组 (P <0 .0 5或P <0 .0 1) ;第Ⅲ、Ⅳ组绵羊血浆SOD活力极显著高于第Ⅰ组 ;第Ⅳ组绵羊血浆GSH Px、SOD活力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第Ⅱ、Ⅲ组 ;第Ⅱ、Ⅲ、Ⅳ组绵羊的增重率分别比第Ⅰ组提高了 3.7%、1.8%和 5 .0 %。表明 ,锗、硒可提高绵羊血液抗氧化酶的活力 ,并能提高其增重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铅暴露对鲫鱼抗氧化及免疫的影响,将180尾鲫鱼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Ⅰ组、铅暴露Ⅱ组(0.05 mg/L)、铅暴露Ⅲ组(0.5 mg/L)和铅暴露Ⅳ组(1 mg/L)。在铅暴露后第30及60天分别取样,检测鲫鱼肝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质量分数、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溶菌酶(LZM)活性及免疫球蛋白M(Ig M)质量浓度。结果显示,铅暴露后第30天与对照组相比,Ⅱ、Ⅳ组T-AOC质量浓度显著增加(P0.05),Ⅲ组质量浓度略微降低(P0.05);Ⅱ、Ⅲ、Ⅳ组SOD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Ⅱ、Ⅲ组GSH质量分数显著减少(P0.05),Ⅳ组显著增加(P0.05);Ⅱ、Ⅲ、Ⅳ组CAT、LZM及Ig M水平显著降低(P0.05)。铅暴露后第60天与对照组相比,Ⅱ、Ⅳ组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Ⅲ组SOD水平升高不显著(P0.05);Ⅱ、Ⅲ、Ⅳ组T-AOC及GSH水平显著提高(P0.05),Ⅱ、Ⅲ、Ⅳ组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Ⅱ、Ⅳ组LZM及Ig M水平显著提高(P0.05),Ⅲ组LZM活性显著降低(P0.05),Ig M质量浓度增加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铅暴露可诱导鲫鱼机体产生氧化应激,并对其免疫系统造成一定影响,不同质量浓度组抗氧化及免疫指标存在差异性。鲫鱼通过调节自身抗氧化及免疫防御系统从而降低铅暴露导致的机体损伤。  相似文献   

9.
将18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3个组,即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3个组每天分别按每千克体重1、5、10 g剂量饲喂甘肃棘豆,连续饲喂120 d,试验前和试验期间每2周测定一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并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分析。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家兔的血清总蛋白和α球蛋白均无明显变化(P0.05);球蛋白在试验开始后第14天起各试验组有升高的趋势(P0.05),第84天时Ⅱ、Ⅲ组与试验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β球蛋白从试验的第14天起升高(P0.05),第70~98天与试验前比较显著升高(P0.01);γ球蛋白从试验开始后第14天起出现升高现象(P0.05),而白蛋白在试验开始后第42天出现降低趋势(P0.05);白蛋白与球蛋白含量的比值在整个试验期间3个组均有降低的趋势(P0.05)。结果表明,试验家兔的肝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抗氧化酶在硝基苯中毒小鼠睾丸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将10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硝基苯染毒组(26 mg/kg、52 mg/kg、105 mg/kg)、花生油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对各组试验小鼠进行处理后,于第30 d检测小鼠血清和睾丸中SOD、GSH~Px、CAT的活性及MDA含量,并通过DNA Ladder条带和透射电镜检测睾丸细胞的凋亡.结果,染毒组血清及睾丸中SOD、GSH-Px、CAT的活性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低于溶剂对照组,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高于溶剂对照组,染毒组均显示DNA Ladder条带;电镜下细胞核皱缩,异染色质边聚,呈现典型凋亡现象.结果表明,硝基苯中毒能够诱使睾丸发生氧化应激,进而导致睾丸细胞发生凋亡,抗氧化酶在睾丸细胞凋亡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将24头健康DLY仔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2组,采用鼻腔喷雾法分别接种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含3.8×107 CFU/mL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稀释液(试验组),研究了APP感染对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液生化指标由Airone-200R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猪相比,试验组猪血清中TP含量略有升高(P>0.05),GLB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ALB含量、A/G值极显著下降(P<0.01);ALT、AST活性升高,其中AST活性升高极显著(P<0.01),而LT/ST值下降显著(P<0.05);IBIL、TBIL浓度及IB/DB值极显著升高(P<0.01),DBIL浓度略有下降(P>0.05);BUN、CRE浓度均略有升高(P>0.05);GLU浓度、AKP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Ca浓度及Ca/P值极显著下降(P<0.01),P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引起了猪严重的肝功能代谢障碍,血糖和血钙显著下降,肾排泄负荷增加。  相似文献   

12.
通过饮水对大鼠进行了镉染毒(Cd 50 mg/L)和乙酰半胱氨酸(NAC)保护(Cd 50 mg/L+NAC1 g/L)试验,8周后检测肾皮质中抗氧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观察其超微结构,以探讨镉对肾的毒性损伤及NAC的保护效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染毒组及NAC保护组肾皮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升高,肾皮质中的铜、硒、锌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染毒组比较,NAC保护组肾皮质SOD、GSH-Px活性和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肾皮质铜、锌、硒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镉染毒使肾皮质中的细胞核仁破碎溶解,线粒体肿胀变形,部分嵴断裂;NAC保护组病理变化不明显,表明NAC对镉暴露所致的肾毒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驯鹿狂蝇蛆病与机体氧自由基代谢的关系,分别对感染驯鹿和健康驯鹿血清中的微量元素硒(Se)、锌(Zn)、铜(Cu)、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脂质过氧化终末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感染组驯鹿血清Se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Zn、Cu含量差异不显著;感染组驯鹿血清GSH-Px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uZn-SO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T活性差异不显著;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机体患病后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导致抗氧化能力降低,引发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4.
大量研究证实,硒—VE缺乏不仅与畜禽的白肌病及许多重要缺乏病有关,而且也是人克山病的重要原因。硒—VE缺乏病的病因是复合性的,不是单一的营养物缺乏,不仅包括硒、VE和含硫氨基酸等的缺乏,而且还包括一些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他一些元素的过多。在这些因素中,硒是首位的,且它的缺乏是由土壤和植物中硒含量过低引起。硒在体内是一种强氧化剂,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与VE相互协同,对细胞膜性结  相似文献   

15.
旨在探究马齿苋水提物(aqueous extract of Portulaca oleracea L.)对热应激小鼠空肠HSP70含量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C)、热应激组(HS)、马齿苋水提物组(AEP)、维生素C组(Vc),每组10只。热应激组于40℃±1℃环境下每天处理0.5 h,其余时间置于30℃±1℃条件下,C组放置于25℃±1℃,连续6 d后,将小鼠置于25℃±1℃之环境给药治疗7 d。在给药治疗开始后第3天和第7天眶窦采血,处死后采集小鼠空肠、肝脏,测定各组小鼠血清HSP70含量、肝脏SOD、MDA及GSH-Px含量及空肠黏膜HSP70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热应激可显著提高小鼠空肠黏膜HSP70 mRNA表达量(P<0.01),提高肝脏SOD、MDA和GSH-Px的活性水平(P<0.01)。与HS组比较,给予马齿苋水提物后,可有效降低热应激小鼠血清HSP70含量和空肠黏膜HSP70 mRNA表达量(P<0.01)及肝脏MDA的活性水平(P<0.05),但对SOD和GSH-Px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马齿苋水提物能够通过降低热应激小鼠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热应激小鼠体内HSP70的表达量,达到良好的抗热应激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选用健康伊沙褐雏鸡250只,分为对照组、汞中毒组、3个水平的硒保护组,研究汞对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及硒与汞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汞可使血清中AST、ALT、ALP活性显著升高(P<0.01),使肝组织中GSH-Px活性降低(P<0.01),引发肝组织脂质过氧化,致使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且有时间-效应关系;硒可使血清中AST、ALT、ALP活性显著降低(P<0.01),使肝组织中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阻止肝组织脂质过氧化,致使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且有时间-效应关系.从而说明汞中毒损伤肝功能;硒对汞致肝功能的损伤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取10日龄海兰褐雏鸡240只,随机将其分为8组。在牛磺酸处理试验中Ⅰ、Ⅱ、Ⅲ、Ⅳ为正常给药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牛磺酸0、0.5、1.0、2.0g/kg。在地塞米松(Dex)牛磺酸处理试验中A、B、C、D组为地塞米松处理组(混饮,25mg/L),并分别添加牛磺酸0、0.5、1.0、2.0g/kg。在给药后第15天和第30天测定各项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在牛磺酸处理试验中,与对照组(Ⅰ)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第15天Ⅲ和Ⅳ组显著升高(P0.05);在第30天Ⅱ组显著升高(P0.05),Ⅲ和Ⅳ组极显著升高(P0.01)。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第15天Ⅲ组显著升高(P0.05),Ⅱ和Ⅳ组变化不显著(P0.05);在第30天Ⅲ组极显著升高(P0.01),Ⅳ组显著升高(P0.05),Ⅱ组变化不显著(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第15天和第30天Ⅱ组极显著降低(P0.01),Ⅲ和Ⅳ组显著降低(P0.05)。胸腺指数、脾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在第15天Ⅱ、Ⅲ和Ⅳ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第30天Ⅲ组胸腺指数显著增大(P0.05),Ⅱ、Ⅲ和Ⅳ组脾指数均显著增大(P0.05),Ⅲ和Ⅳ组法氏囊指数显著增大(P0.05)。抗体效价在第15天和第30天Ⅱ、Ⅲ和Ⅳ组均显著提高(P0.05)。在Dex牛磺酸处理试验中,血清SOD活性在第30天C和D组显著提高(P0.05)。血清CAT活性在第30天B组极显著降低(P0.01),C组极显著升高(P0.01),D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MDA含量在第15天C组显著降低(P0.05),在第30天B组显著降低(P0.05)。胸腺指数、脾指数、法氏囊指数和抗体效价各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上述结果提示,牛磺酸可提高正常海兰褐雏鸡的抗氧化作用和免疫功能,对经过Dex处理的海兰褐雏鸡,牛磺酸也表现出抗氧化作用,但对免疫功能影响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8.
西农所处之地为一缺Se地区,该区奶山羊的Se缺乏病常有发生。为了弄清西农莎能奶山羊血液中GSH—Px活性的正常参考值及注射Se和VE后该酶的变化,特提出本研究,它将对奶山羊的饲养、疾病防治及奶山羊的繁育推广工作提供可靠的参数。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联用对鸡肾的损伤机理,为防制其对家禽泌尿器官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将144只7日龄蛋雏鸡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低剂量组饲喂[(30mg三聚氰胺+10mg三聚氰酸)/kg]的饲料,高剂量组饲喂[(50mg三聚氰胺+16.7mg三聚氰酸)/kg]的饲料。分别在试验开始后第7、14、21、28、35、42天颈部脱臼处死对照组、试验组鸡群(每次每组8只),取肾组织,分别检测T-SOD活性和MDA含量、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以及凋亡因子Caspase-3的活性。结果显示,在试验开始后第42天,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联用导致高剂量组肾组织(与对照组相比)T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第42天高剂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核崩解、淡染、消失;细胞核浓缩、凋亡明显;上皮细胞与基底膜分离,细胞脱落到管腔内;肾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并伴有轻度充血;在试验开始后第42天试验组肾细胞凋亡数目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高剂量组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联用能引起肾脂质过氧化物程度增高,导致肾组织氧化损伤;从组织病理学方面来看,两者主要损伤肾小管结构,导致肾功能受损;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联合作用能诱导肾组织内Caspase-3的活性增高,进而引起凋亡细胞的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20.
将24头健康DLY(杜洛克×长白×约克夏)仔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2组,采用鼻腔喷雾法分别接种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含3.8×107 CFU/mL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稀释液(试验组),研究了猪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48h后血清及肺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血清中SOD、CAT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GSH-Px、MD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O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10.05)。试验组肺组织除CA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